因安全气囊召回导致经营状况恶化的日本高田公司26日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据悉,包括各汽车厂家为其垫付的召回费用,高田公司的负债总额或达约1.7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11日元),成为日本最大规模制造业破产案例。

随着日本高田公司申请破产,美国和日本的众多汽车厂商将不得不为问题气囊引发的召回和赔偿损失买单。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2019年底前,美国的召回范围将扩大至4200万辆汽车中的7000万个安全气囊。目前的召回范围约为4600万个安全气囊,日本和美国加在一起,总共还有约4000万个未回收的问题气囊。美国全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26日,已修理的安全气囊仅占最终召回总量的约五分之一。
此次安全气囊召回是美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汽车安全行动,涉及19家制造商生产的汽车,包括宝马、特斯拉、福特和本田。
有分析称,如果将各家车企未回收的气囊计算在内,召回费用预计将膨胀至1.3万亿日元。相比之下,涉事车企用于支付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协议的补偿金额也不过1750亿日元。
日本的汽车公司表示,将继续从高田购买替换件。这些公司在26日提交给东京证券交易所的备案文件中暗示,预计大部分召回成本不会获得高田的赔偿。
本田和丰田26日表示,已为高田公司垫付的召回费用大部分无法得到偿还。丰田表示,无法追回的金额可能高达5700亿日元。日产则表示,不太可能向高田追讨已支付的召回费用,但并未透露具体金额。据外媒报道,日产2015年度针对可能的召回成本,计提一次性税前费用900亿日元。本田在截至2016年3月底的两个年度内,已拨付5560亿日元用于召回和修理。
虽然本田和丰田都表示,无法讨还的召回费用对公司经营的影响有限,但资金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却可能因为高田公司的破产而陷入困境。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表示,已指示相关部门采取对策,必要时将为受高田破产影响的中小企业提供临时融资援助。
到目前为止,除了召回费用,汽车生产商似乎更担心,高田工厂能否继续生产替换件。
因免费回收和修理问题气囊,高田公司的财务状况已经急剧恶化,其2016财年(截至2017年3月)出现795亿日元亏损。近日受破产传闻影响,高田公司股价暴跌。东京证券交易所26日宣布,高田股票将于7月27日退市。
- 2025比亚迪美洲商务大会在浙江嵊州举办 20多国嘉宾点赞比亚迪科技实力
- 比亚迪持续打击黑公关,一造谣者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 深蓝S09携华为乾崑智驾于沪正式预售,“全维安全”成就最大的豪华
- 左手深蓝超级增程,右手华为乾坤智能:深蓝S09全球预售发布23.99万元起
- 华为发布乾崑智驾ADS 4等解决方案 携手伙伴共向未来
- SMG东方广播中心与斑马智行携手发布AI播客产品,引领智慧出行音频新纪元
- 传承经典 深耕中国 —— 保时捷携史上最大展车规模亮相上海车展
- 深度诠释科技、越野、全球化优势 长城汽车六大品牌闪耀上海车展
- 驭电·新境 长安马自达MAZDA EZ-60全球首秀
- 全球首款越野混动皮卡登场 山海炮Hi4-T全球预售22.88万元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