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电动汽车领域,‘创造性破坏’已经发生。”
这是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资深合伙人兼董事、著有《创造性破坏》一书的理查德·福斯特在去年12月份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如今,大半年过去了,这种言预测似乎越来越接近事实。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9月24日举行的常州论坛上也对这种判断做出了肯定的回应,并表示自2016年以来,很多重要的国内外企业纷纷向电动汽车转型,力度之大,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最迟到2025年,电动汽车的性价比将达到或超过传统燃油车。”
同样在这次论坛上,据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透露,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新能源汽车总规模将突破30万辆,提前实现预定的2020年发展目标,并提出了2020年的新目标是达到60万辆的规模。

随着一些国家和地区包括荷兰、英国、法国和印度等计划禁售柴油车,全球的电气化进一步加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中国也已启动传统能源车停产停售时间表研究。
可见,电动化之势已经势不可挡。
7月,沃尔沃公开声明称,从2019年起沃尔沃推出的所有新款汽车都将是纯电动或混合动力。 这一宣言就像一根导火线,紧接着几乎每一家主要的汽车制造商都宣布计划迅速扩大自家混合动力车、插电式和纯电动汽车车型。

在今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宝马、戴姆勒和大众也都纷纷公布了自己雄心勃勃的电动化方案。
传统车企纷纷加入电动化战略的根本动力在于,汽车产业已经进入创造性破坏期,如果稍微反映过慢,未来或都将面临巨大挑战合付出惨痛低价。

陈清泰认为,电动汽车的技术进步是双线作战的。一条战线就是电池、电机、电控,它们主要是保障电动汽车的基本行路功能,这是电动汽车的1.0版本;另一条战线就是信息化、网联化、智能化,主要是满足日益提高的消费者的体验要求,这是电动汽车的2.0版本。当然,电动汽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无人驾驶。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刘斌透露,工信部有七个司以及发改委都在研究自动驾驶的报告。自动驾驶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将使得整个出行方式、整个汽车生态以及整个产业量发生巨大变革。
据估算,电动加上共享和无人驾驶技术,可能会让交通服务的模式取代大部分的自有车辆,最极端的估计是汽车行业规模可能缩减90%。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炜曾表示,无人驾驶将使得汽车回归使用“本质”。
“未来路上通行实现无人化、智能化后,可能我们对车辆的使用会回归本质,就是说,以后车辆不再是个人炫耀的资本,而是回归到使用的本源。”
随着电子信息领域智能化新技术不断涌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纷纷向汽车业渗透,无人驾驶的实现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当然,目前自动驾驶汽车在技术、法律和人们的认知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 2025比亚迪美洲商务大会在浙江嵊州举办 20多国嘉宾点赞比亚迪科技实力
- 比亚迪持续打击黑公关,一造谣者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 深蓝S09携华为乾崑智驾于沪正式预售,“全维安全”成就最大的豪华
- 左手深蓝超级增程,右手华为乾坤智能:深蓝S09全球预售发布23.99万元起
- 华为发布乾崑智驾ADS 4等解决方案 携手伙伴共向未来
- SMG东方广播中心与斑马智行携手发布AI播客产品,引领智慧出行音频新纪元
- 传承经典 深耕中国 —— 保时捷携史上最大展车规模亮相上海车展
- 深度诠释科技、越野、全球化优势 长城汽车六大品牌闪耀上海车展
- 驭电·新境 长安马自达MAZDA EZ-60全球首秀
- 全球首款越野混动皮卡登场 山海炮Hi4-T全球预售22.88万元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