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取消“小目录” 新能源汽车将驶入“开放”之路

京沪取消“小目录”></p><p>2月24日,北京发布《北京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管理办法》,撤除了此前关于市内准入车辆必须“在北京完成备案”的限定,<strong>正式取消备案管理制,改为引导和指导。</strong></p><p><strong>北京正式取消“小目录”</strong></p><p>北京取消“小目录”的举措,是对2月12日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中关于“破除地方保护,建立统一市场”要求的积极响应。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普及的桥头堡,北京等重点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在政策方面的变化,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p><p><strong>地方准入“破冰”明显</strong></p><p>在北京取消“小目录”的同时,上海多年来一直存在的准入条件也有所松动。比如,取消了电池200次循环试验,整车涉水和高压部件沉水试验的样车样件抽检也略有简化。</p><p>多年以来,受车牌制度的影响,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享有不限行、免征购置税、专用绿牌等一系列政策优待的新能源汽车,已逐渐成为刚需市场,受到国内众多品牌的高度重视。如果上海能像北京一样取消“小目录”,简化乃至取消现行的“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受理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进口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设立或授权的销售公司及其车型申请”等准入程序,必将起到更好的示范效应。</p><p><strong>京沪已成新能源汽车刚需市场 国家战略稳步实施</strong></p><p>北京和上海作为全国推广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也都是国内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多年来坚持贯彻落实国家战略要求,不断聚焦社会资源,持续提供政策支持,为落实环境综合治理要求、促进节能减排、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p><p>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153万辆,其中,北京纯电动汽车应用规模达到17.1万辆,累计建成充电桩11.52万个,上海新能源车示范推广达到16.6万辆,车桩比提升到1.27:1。京沪两地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在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超过20%。</p><p><strong>京沪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在全国中的占比超过20%</strong></p><p>从京沪两地2018年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总体思路看,都是在积极响应中央的有关精神,坚持贯彻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继续发挥地方政策的推动作用。</p><p>《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的出台,虽然略早于国家四部委的补贴调整通知,但其内容和方向却是与中央精神保持高度一致。重点体现了“三个转变”,即:由以鼓励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为主向新能源汽车推广兼顾综合交通导向转变,由普惠政策向差别化引导转变,由引导新增投放为主向引逼结合调整存量结构转变。</p><p>作为全国最重要的两大中心城市,北京和上海在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普及的做法堪称全国表率,其积极消除地方保护政策的行为也必然会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从实质上引领中国新能源汽车驶入“开放”之路。</p><p><strong>“地方保护”渐已失灵</strong></p><p>事实上,北京、上海都已有诸多品牌进入。从市场层面来看,北京的北汽、上海的上汽在本地市场也并未处于垄断地位,市场占有率也并非“稳居第一”。</p><p>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和上海分别售出新能源汽车51958辆和61041辆,其中京外车企比亚迪2017年在京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6579辆,高于本地车企北汽新能源的15855辆。而在上海的纯电动汽车市场中,2017年排在第一位的是来自北京的北汽新能源,年度销量为8286辆,高于上汽等上海本地车企。这表明,新能源汽车市场自身具有极强的调节能力,过去即使存在“地方保护”政策,实际上也并未产生多大的效力。</p><p>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已成为众多国内外车企的必争之地。与此同时,自主品牌已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力,涌现出了比亚迪、北汽、上汽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诸多方面具备较强全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即便没有地方保护也能健康快速发展,而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有利于优秀车企追求卓越、实现新的突破。</p><p>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开放,才能发展。一如当年,中国加入WTO并没有人们之前担忧的负面效应,充分的市场竞争反而加速了国内自主品牌的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理应树立“产业自信”,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拥抱统一市场的合理竞争,让市场调节的无形之手助力中国品牌汽车真正实现“换道超车”。</p><p>(责编:李欣欣)</p>              		
						
						<div class=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专题报道
企业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