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秋:荣威i6 PLUS是“面包” B级车是理想

如果在3月评选出一条汽车圈的最具话题性的新闻,大众集团“单方面”表示正与中国合资伙伴就合资股比调整进行谈判的新闻一定榜上有名。然而单就这件新闻本身而言,可往下挖掘的余地似乎没那么大,相反上汽集团的回应才是此次事件迅速升温的催化剂。要知道,大众集团在中国有三家合资公司,事件发生后一汽-大众选择性沉默,江淮大众“充耳不闻”,而上汽集团则直接公开“回怼”迪斯,这波操作让外界颇感意外。然而,在冷静下来后,我们也不禁思考一个问题,上汽集团为何敢将问题公开化?或者说,在合资公司中相对弱势的上汽集团有什么资本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3月29日,全新荣威i6 PLUS的上市发布会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答案。“要买德味儿选择一汽-大众,要买适合国人需求的就买上汽大众”,这是消费者口口相传的一句话,这句话实际上也很好的体现了上汽集团的性格。从不甘于躺在现有的产品上坐享其成,而是吃透技术做自己的产品,一直贯穿着上汽集团的发展之路。而也正是这种性格,让上汽集团的自主品牌稳步前行。而此次i6 PLUS的发布,也再次印证了自主研发的力量。这或许也可以理解为上汽集团“硬气”的最主要原因。

当天的上市发布会上,上汽集团给与了很高的重视。包括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王晓秋,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以及上汽集团乘用车总工程师兼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觉慧悉数到场。新车8.98-13.98万元的售价,以及全车系购车时享受两万元现金优惠的政策,都让现场掌声不断。按理说,面对这样的情景,畅想一下未来,表达一下壮志雄心,似乎更贴切。但是王晓秋在发布会后,接受采访时说的最多的却是荣威要首先解决“活下来”的问题,这也让整个采访环节冲去了喜悦的情绪,增加了一丝严肃的气氛。

先解决“面包”问题

“今天的汽车市场已经非常严峻了,我们要先‘活下来’,‘ 活下来’永远是第一条”,这是整个采访中王晓秋说的最多的一句话。面对外界的称赞与好评,王晓秋却不断的给自己泼着冷水。而之所以王晓秋有这样的判断,首先是源自于市场下行的带来的压力,而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做是其保持进取心的“危机”意识。

尽管始终强调企业要 “活下来”,但是对于荣威i6 PLUS,王晓秋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担心。 “今年汽车市场表现都不太好,但是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说,虽然市场不好,我们还是要有信心,今天我们推出全新荣威i6 PLUS,就是希望能够以超高品质,给消费者带来操控、油耗等方面的超值体验,希望全新荣威i6 PLUS能在汽车工业的严寒里,迸出一点火花”

作为深知中国汽车消费者需求的企业,上汽荣威创立之初一直定位的是B级车市场,然而近几年却开始向SUV以及A+级市场转型,外界也开始对这个品牌的目标用户产生了疑问。对此王晓秋透露,荣威一直对用户的理解,对市场的理解在重新定义。采访中,王晓秋还透露了荣威i6在研发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张觉慧总当时在做荣威i6的平台,现在我们内部叫它A架构,我看了之后,把他们东西全部否定,因为他们当时没有考虑成本,没有考虑到用户和市场,如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不能面对市场,那么这个平台就没有价值。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大众的A+、B-级平台,这一点也体现在了今天上市i6 PLUS上”。尽管眼下荣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A+、B-级品台,但是王晓秋也表示,B级车始终是荣威的理想,但在此之前还是要先解决“面包”的问题。

亮剑合资品牌 展望海外市场

“我们是时候与合资企业开始竞争了”,在采访中王晓秋也毫不避讳这一点,尽管没说是哪家合资企业,但是联想到i6 PLUS上市的前几天,上汽乘用车公司组织了一场内部交流会上的场景我们也能猜测一二。在那场交流会现场,摆放着两辆车,一辆是即将上市的i6 PLUS而另一辆则是全新一代朗逸,“自家弟兄”面对面拉开架势的比武这在以往是不多见的。你可以说这是对大众集团单方面口舌之快有力的回击,但是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荣威i6 PLUS已经不惧与同级别顶级对手的正面对比。

张觉慧

对此曾在大众做汽车研发二十年的张觉慧也有体会,“这二十年的工作经历,使我对德国制造、德国品质有很深刻的了解,而且这种理解已经是深入骨髓的,同时德国人不断追求完美的精神也给我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所以,现在你让我做一个达不到德国品质标准的产品,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张觉慧说,在全新荣威i6 PLUS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延用了德国的品质,全新荣威i6 PLUS和朗逸比品质,绝对没有大的差距,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德国品质。

而在王晓秋看来,之所以敢把荣威与合资品牌正面比较,除了可靠的品质,还来自于看到了对手的不足和自身的强项。王晓秋说,在合资企业内部有很多限制,它们的决策链更长、效率更低。而本土企业的一个明显优势已经开始显现——人才红利。中国一年毕业的大学生有将近800万人,至少400万理工科,我们选最好的人才,里面挑20%,就是80万人才。但是德国不到一亿人口,一年毕业的只有几十万工,远远不如中国,人才数量上我们就占优势。而人才优势对于未来的汽车产业而言是最具有竞争力的。

王晓秋还透露,目前荣威已经开始不断试水海外市场,他预计十年以后,中国最少有一两家本土汽车企业做到全球化,那时候就没有所谓的本土企业了,大家完全在一个平台、一个跑道上竞争,国际化谁也阻挡不了。

(责编:林嘉兴)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