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12月27日讯)据electrek报道,本田首席执行官八乡隆弘希望为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设计一个全新的产品发展路线。他计划简化产品线,大幅修改生产流程,重新调整工程资源,致力于开发新技术,比如驾驶员辅助功能。
然而,纯电动汽车并不是本田的优先发展的对象。他本周对欧洲汽车新闻表示:“我认为电池汽车的需求不会大幅增加。”
与纯电动汽车相比,八乡隆弘将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目标是到2030年使公司全球三分之二的销售来自“电动”汽车。本田认为,其主要销量可能将来自混合动力汽车,而不是纯电动汽车。
“我相信混合动力汽车将发挥关键作用。本田的目标不是产品电气化本身,而是提高燃料效率。我们相信,混合动力汽车是遵守不同环境法规的途径。”八乡隆弘说道。
八乡隆弘明确表示,本田进军电动汽车市场——比如2020年在欧洲推出紧凑型本田e——是为了遵守排放法规。他对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表示怀疑,并质疑电动汽车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准备情况。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排放规定,我们必须遵守。所以继续研发电动车是必须的。但我不相信纯电动汽车会很快成为主流。”
“我认为电池汽车的需求不会大幅增加,这种情况在全球都是同样的。汽车电池的技术瓶颈,电动汽车的基础架构和硬件普遍存在难以克服的问题。”八乡隆弘说道。
欧洲市场将是本田电动化努力的重点,那里的排放标准将在2020年变得更加严格。按照规定,从2020年开始,欧洲的汽车制造商将需要满足新车每公里排放的二氧化碳不应超过95克。违反规定的可能面临巨额罚款。
10月,本田汽车欧洲公司高级副总裁汤姆·加德纳(Tom Gardner)说:“欧洲在法规、市场和消费者行为方面的变化速度意味着,这里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快地向电气化转变。”
复古风格的纯电动Honda E将于2020年夏天在欧洲市场亮相。但是,这款售价3.3万美元、电池容量35.5千瓦时、续航里程125英里的的小型电动车不会进入美国市场。
据报道,除了Honda E之外,本田还将推出第二款电动汽车。关于第二辆电动车的信息不多,只知道它将在2022年面世。
与其他汽车制造商相比,本田在电动汽车领域落后了,到目前为止,本田推出的电动汽车有限。大众汽车正计划展开电动化攻势,将在2020年推出纯电动ID系列的前两款车型以及其他6款新能源汽车。
不过,加德纳也补充说:“本田将进一步向市场推出电池动力产品。”他称,本田欧洲公司到2022年将只销售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比此前宣布的时间提前了三年。本田将在2021年前逐步淘汰所有柴油车。
本田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保守态度也适用于自动驾驶技术。本田将依靠与通用汽车旗下Cruise Automation自动驾驶公司等合作伙伴开发强大的自动驾驶平台。与此同时,本田将致力于将价格低廉的驾驶员辅助功能引入思域(Civic)和雅阁(Accord)等主流车型。
下个月,本田将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20上展示其未来愿景,届时将推出一款增强驾驶概念(Augmented Driving Concept)车,方向盘经过重新设计,没有脚踏板。要启动总是处于待命状态的概念车,你需要轻拍方向盘两次,将方向盘推开以加速或拉上以减速。
本田还将展示其能源管理理念。具体细节尚不清楚,但显然,这个概念是为了让社会使用无处不在的便携式、可切换的1千瓦时电池组来为家庭设备、送货机器人和小型移动车辆提供动力。在国际消费电子展上,该公司将首次推出一款名为“电动智能移动”(ESM)的电动滑板车。(张晶)
(责编:林嘉兴)
- 2025比亚迪美洲商务大会在浙江嵊州举办 20多国嘉宾点赞比亚迪科技实力
- 比亚迪持续打击黑公关,一造谣者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 深蓝S09携华为乾崑智驾于沪正式预售,“全维安全”成就最大的豪华
- 左手深蓝超级增程,右手华为乾坤智能:深蓝S09全球预售发布23.99万元起
- 华为发布乾崑智驾ADS 4等解决方案 携手伙伴共向未来
- SMG东方广播中心与斑马智行携手发布AI播客产品,引领智慧出行音频新纪元
- 传承经典 深耕中国 —— 保时捷携史上最大展车规模亮相上海车展
- 深度诠释科技、越野、全球化优势 长城汽车六大品牌闪耀上海车展
- 驭电·新境 长安马自达MAZDA EZ-60全球首秀
- 全球首款越野混动皮卡登场 山海炮Hi4-T全球预售22.88万元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