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科力远年产100万台套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总成产业化项目首期工程在长沙正式开工。项目首期工程将于2017年正式投产,设计年产能为30万台套,建成后将使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简称“CHS公司”)成为中国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最核心的混合动力总成系统供应商和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
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简称“CHS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是由科力远股份与吉利控股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一家合资公司,注册资本6.59亿元、总投资规划100亿元,公司总部、研发试验中心和制造基地落户于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作为国内知名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供应商和知名民营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科力远股份与吉利集团强强联手,倾注双方多年的技术积淀,旨在打造一个国家级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总成系统技术平台,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人类环境友好作出贡献。
CHS公司成立16个月以来,由公司首席科学家张彤博士领衔,组建了由德国等外籍专家团队参与、国内行业资深专家、博士共计200余人的研发团队,在科力远与吉利多年技术积淀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一整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度混合动力总成系统。首款搭载该系统的吉利MR7184H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百公里油耗4.9L(NEDC工况),整车排放达到国V标准。
2015年11月,科力远CHS汽车混合动力系统通过了国家级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CHS混合动力总成系统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驱动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技术与产品全面覆盖EV、HEV、PHEV,普遍适用于乘用车、SUV、大巴等各种车型。
CHS公司成立短短一年多时间,已经吸引了几乎国内所有的自主品牌规模车企,受到了行业的高度认同与关注,并与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到目前为止,实际评估的车型超过了20款,已确定合作的有9个车企10款车型。
目前,该公司已经建成了混合动力先进变速器、BPS动力电池能量包及其管理系统的中试生产线,形成了相应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建立了质量控制体系,形成1.5万台套的批量生产能力。2016年,为了满足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发展的需要,CHS公司正式启动年产100万套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总成产业化项目。项目首期工程将于2017年正式投产,2018年全面达产,首期建成后将具备年产30万台套的生产能力。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使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成为中国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最核心的混合动力总成系统供应商和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
科力远董事长钟发平表示,CHS公司是一个开放性的混合动力总成系统技术平台,公司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吸纳整车和核心零部件企业入主、共同构建全国性技术平台的战略方针,2016年2月18日,首批两家上市公司——长安汽车和云内动力已经确定率先入股,拟与科力远一起,联手向CHS公司增资4.6亿元。可以预计,不久的将来,还将会有更多的整车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企业加入或共享CHS这个技术平台,开展技术合作、股权合资,共同构建一个全国性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深度混合动力总成系统技术平台,积极推动中国混合动力技术的产业化与商业化进程。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湖南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完善的产业链,是国家中部经济发展的重心,也是吉利集团未来发展的战略要地。我们相信,吉利集团与科力远紧密合作打造的混合动力技术必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们愿意把这项技术与其他中国汽车企业分享,从而推动对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美丽中国建设。
- 广汽零部件子公司诉哪吒汽车合同纠纷案开庭在即,新能源供应链博弈再升级
- 小米SU7 Ultra风波持续发酵:数百车主要求退车,品牌面临严峻考验
- 奇瑞高管评吉利新车:“烂车” 鉴定完毕?行业言论风波引关注
- 透视全球车企财报:为何中国车企活得更稳?
- 特斯拉预制式超级充电站技术“出海”,加速全球充电网络布局
- 比亚迪见证海狮07EV车主赵心童夺冠,全球销冠品牌再添星光
- 文远知行与Uber深化合作,加速Robotaxi全球化布局
- 保时捷在华销量遭遇“滑铁卢”:2025年Q1交付量不足万辆,同比暴跌42%
- 2025比亚迪美洲商务大会在浙江嵊州举办 20多国嘉宾点赞比亚迪科技实力
- 比亚迪持续打击黑公关,一造谣者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