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董扬:中国电动汽车白璧微瑕 瑕不掩瑜!

董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参加完今年的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感慨万千!回顾笔者参与电动汽车发展二十多年的历程,想起桩桩件件往事,历历在目。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笔者在机械部汽车司工作,曾主管过电动汽车的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当时电池主要是铅酸电池,能量密度只有30wh/kg,远不如现在。镍氢电池仍在实验室研究阶段,锂离子电池才刚刚听说。美国成立了电池产业联盟,取名USABC,曾力推新结构铅酸电池,用铅丝编织正极,也称铅布电池,号称可以将能量密度提高到60wh/kg,后来被证明不成功。美国GM公司曾推出一款以铅酸电池为动力的全铝车身电动车,型号为EVl,后来也中止了。记得当时访问GM公司,人家让我试开EV1,我不会开车,只好谢绝。作为汽车行业的官员却不会开车,深感羞愧,于是回来后便赶快学了驾照。由于技术不成熟,当时的汽车大企业对电动汽车都不甚感兴趣。来自香港大学、曾组织过一届世界电动车大会的陈清泉院士还责怪汽车企业是由于发动机投资大,怕资产损失,所以罔顾人民利益,阻碍技术进步。当时也有一些特别热心于电动汽车的人士:一位机械部的老局长,是诚心从能源环境出发推动电动汽车。但他老人家“政治挂帅”,把不积极热心的人都看成政治上“反动”;还有一位“发明家”,号称有世界领先的技术,要求主管工业的国务院领导批准他破例设立整车生产企业,这位领导婉拒了他的要求,说“你的技术只能算一只袖子,离做大衣还差得远呢”。

十五、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部组织了全国范围的电动汽车科技攻关,构建了“三纵三横”的技术框架,取得重大进展。当时笔者任职北汽集团,正忙于带领企业“脱困”,几乎完全没有参与,回想起来甚感遗憾。

2009年,世界范围的电动汽车热潮又起。时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会长的上汽董事长胡茂元同志敏锐地感觉到技术进步、时机成熟,要求协会组织T10企业(十大汽车整车生产企业)联合调研。2010年,在调研的基础上,T10企业领导联名向国务院领导打报告,表明汽车行业共同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决心,直接推动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制定与颁布。至此,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发展轰轰烈烈展开。

到了2013年秋,虽然全国范围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又有重大进展,但政策不配套又成了电动汽车发展的短板。部分企业存在等待观望情绪,也有专家质疑科技部与财政部共同推动的“十城千辆”计划效果不佳。中国电动汽车发展似乎又到了关键时刻。记得在一次纪念中国汽车工业的开拓者、奠基人饶斌同志诞辰百年的活动上,一位老领导告诉工信部苗圩部长,国务院领导要亲自抓电动汽车,他认为这很重要,因为电动汽车涉及面广,需要产业间广泛合作,更有推广使用环节的众多问题,这些都不是工信部可以单独解决的。

果然,从2014年初开始,马凯副总理直接抓电动汽车工作。2014年1月,马凯副总理到广东深圳和安徽合肥、芜湖调研电动汽车生产。2014年3月,马凯副总理在广东深圳召开电动汽车试点城市座谈会。2014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20l4年9月,马凯副总理到天津调研动力电池研发、生产情况。2015年5月,马凯副总理到江苏常州调研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2015年10月22日,马凯副总理又亲自主持召开全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进工作座谈会。

在此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对推进电动汽车工作也有明确指示。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电动汽车发展迅速。2014年,产销量猛增至8万辆,跃居世界第二。2015年,中国更以产销37万辆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作为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参与者和国务院领导调研及政策制定过程的亲眼目睹者,我深切地感受到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

是的,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模式与美日欧不同,它们是市场为主、政府为辅推动,而我国则以政府推动为主。这两种模式当然是有差别的。市场为主推动的好处是技术发展扎实,也绝不会有“骗补”的发生,但坏处是易受市场条件干扰。比如去年油价大跌,美国电动汽车产销就有所下降,日、欧的增速也有所放缓。虽然技术发展在宏观上应跟随市场的需要,但在新技术产业化初期,市场波动却是极为有害的。相反,政府推动的好处是可以较快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坏处是技术发展不扎实。两者相较,对于产业化初期的电动汽车而言,形成一定规模市场更重要。而技术扎实问题,完全可以在政策退坡的过程中逐渐弥补。

在刚刚结束的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讨论十分热烈。除技术问题外,发展模式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主要有三点:一是认为政策拉动市场成效显著,下一步政府应更多关注技术进步。企业也不应紧盯补助,而应注重研究开发;二是政策还应细化,注重落实,调长补短;三是对钻空子、骗补行为要遏制。

回顾二十多年的电动汽车发展历程,笔者深切而由衷地感觉到,今天的大好形势实属来之不易!如果没有政府的推动和国务院领导的亲历亲为,不可能有今天的巨大进步。二十多年来,笔者一直期盼政府能真材实料、真金白银地推动电动汽车发展,今天终于盼来了、等到了。我们迎来了想要的一切,美中不足的是来者中还夹杂着一些原来不想要的东西,比如等靠思想和钻空子行为。笔者对当今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形势的评价是:白璧微瑕,瑕不掩瑜!

(董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01-29
中汽协董扬:中国电动汽车白璧微瑕 瑕不掩瑜!
董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参加完今年的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感慨万千!回顾笔者参与电动汽车发展二十多年的历程,想起桩桩件件往事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