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年破局待考,乘用车销量榜单前十不见踪影
刚刚开启在华新五年战略的福特,正处多事之秋。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在今年5月的乘用车销量排行榜上,常年稳居前十的长安福特已悄然消失,被广汽本田所取代。而就在此前不久,福特还经历了经销商集体“反水”及高层震荡。近年来在华突飞猛进的福特隐忧凸显,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在华销量连续两月下滑
金牛座猛跌,翼虎、翼搏SUV车型明显走低
毋庸置疑,过去几年,福特进入了在华发展的鼎盛时期,一直呈现迅猛的增长态势,与多数汽车品牌在华发展放缓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凭借新福克斯、翼虎、翼搏及福睿斯等一系列新产品,长安福特的销量不断攀升。即使是在今年第一季度,长安福特还交出了销量增长逾20%的成绩单。
但是,从今年4月开始,福特在华销量呈现大幅走低。根据福特汽车发布的数据,今年4月福特在华销量为8.2万辆,同比下滑11%。其中,福特汽车在华乘用车合资企业长安福特4月销量为5.9万辆,同比大幅下滑了11%;福特汽车在华商用车投资企业江铃汽车,4月销量为2.2万辆,同比下滑7%。
对此,福特中国曾解释称,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长安福特重庆一工厂在今年第二季度进行生产线改造维护,福特翼虎、福克斯及蒙迪欧车型的生产将受到短期影响。
而到5月,福特在华销量继续下滑,常年稳居乘用车销量前十的长安福特也已不见踪影。数据显示,今年5月,长安福特销量为51117辆,同比下滑17.3%,环比下滑16.1%。
值得关注的是,其多款车型销量也呈现不同程度下滑。据搜狐汽车销量数据库显示,作为福特最新旗舰车型,金牛座的销量已从3月份的3758辆猛跌至4月份的403辆。而自去年10月份上市以来,金牛座销量一直处于攀升态势,曾达到月销5000辆以上。
此外,翼虎、翼搏等SUV车型销量也明显走低。数据显示,翼虎今年4月销量为7144辆,同比下滑46.13%。翼搏4月销量则仅为2252辆,同比下滑达58.52%。
而福睿斯则成为少数销量增幅明显的车型,其4月销量为22305辆,同比增长50.37%。但是,长安福特的看家车型——福克斯却开始显露出产品力老化问题,销量大幅跳水,4月销量仅有1万多辆,已无法与其月销3万辆的辉煌相比。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福睿斯增长的销量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是直接从福克斯上转化过来的,属于内部的此消彼长,“并不健康”。
产品质量问题频爆
经销商集体“反水”、高层震荡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福特销量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下滑走势,是其此前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发展隐忧在逐步显现。
近年来,福特在华备受各种负面信息困扰,包括不断爆发的产品质量问题,以及高库存所带来的经销商关系紧张。尤其是今年4月,24家长安福特湖南经销商因库存压力过大给长安福特厂家联合发函,称由于库存压力大、经营困难、亏损严重,一致要求自2016年4月7日起暂时停止从厂家提车,并一致要求福特汽车金融公司及其集团财务公司暂停信用额度授权。长安福特经销商的此番集体“反水”,也将其营销体系中长期存在的高库存问题直接拎到了台前。
与此同时,福特在华也在经历高层震荡。今年6月初,福特宣布了其在华发展历程中最大规模的一次高层人事调整。这一变动共涉及五名管理层的八项任命和职能变化,其中四名管理层的调整涉及中国业务。此外,福特旗下豪华品牌林肯也同时宣布了中国区高管的人事变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福特人事变动的力度不同以往,其特殊之处在于不再单设中国区董事长这一职位,中国区相关业务直接由亚太区总裁萧达伟兼任,管理中国区福特汽车中国进口车业务以及福特汽车在华乘用车合资公司长安福特汽车和商用车投资公司江铃汽车。同时柳青作为中国区副董事长辅助萧达伟。由此,福特中国区的地位得到升级。
而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这一系列高层变动的背后,也体现出福特在华正在遇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这些变动所将带来的影响,尚难以预料。
- 2025比亚迪美洲商务大会在浙江嵊州举办 20多国嘉宾点赞比亚迪科技实力
- 比亚迪持续打击黑公关,一造谣者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 深蓝S09携华为乾崑智驾于沪正式预售,“全维安全”成就最大的豪华
- 左手深蓝超级增程,右手华为乾坤智能:深蓝S09全球预售发布23.99万元起
- 华为发布乾崑智驾ADS 4等解决方案 携手伙伴共向未来
- SMG东方广播中心与斑马智行携手发布AI播客产品,引领智慧出行音频新纪元
- 传承经典 深耕中国 —— 保时捷携史上最大展车规模亮相上海车展
- 深度诠释科技、越野、全球化优势 长城汽车六大品牌闪耀上海车展
- 驭电·新境 长安马自达MAZDA EZ-60全球首秀
- 全球首款越野混动皮卡登场 山海炮Hi4-T全球预售22.88万元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