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而有为 华为侯金龙:聚焦新型基础设施三要素“云、AI和5G”,打造数字经济的发动机

当前国内最火热的关键词之一无疑是新基建,它为整个产业界绘制出一幅宏伟蓝图,涉及到通信、电力、交通、制造等多个社会民生重点行业,将社会经济活动和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纳入这场产业变革之中。2020年5月21日,华为云与计算BG总裁侯金龙受人民日报客户端《问道》栏目组的邀请,就新基建的“新”内涵、新基建的发展机遇、新基建该如何建等话题,探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

进而有为 华为侯金龙:聚焦新型基础设施三要素“云、AI和5G”,打造数字经济的发动机

从“新基建”的核心抽丝剥茧,探讨“新”之所在

顾名思义,新基建的核心是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新型基础设施。信息网络是指包括云、AI、5G等在内的新ICT技术,5G是“信息的高速公路”,而云和AI是“发动机”。它们相互融合,赋能行业和企业、驱动产业变革,成为数字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侯金龙认为,新基建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云、AI和5G是新型基础设施的三要素,是数字经济的发动机

众所周知,传统基建以“铁公基”为代表,主要包含了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侯金龙表示,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的“新”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理解:

新世界: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数据快速增长,成为数字世界核心资产。

新动能:云、AI和5G与传统经济的结合,引发化学反应,加快数据流动,带动新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要素:传统经济时代,土地和劳动力是生产要素。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资料,算力是新的生产力,云、AI和5G成为先进生产工具。

新服务:云、AI和5G使能千行百业,提升生产效率,带来产业转型和智能升级,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能能源、智慧金融等新服务广泛推广和普及。

新模式:政务、医疗、教育,零售等行业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从传统IT转移到云上,改变人们生活和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  

云、AI和5G正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云、AI、5G等技术正帮助各行各业提质、增效、降本,促进企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释放企业的活力,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能源行业,河南鑫磊集团采用华为云打造了智能配煤解决方案。传统方案进行煤炭质量检测需要1天以上,而新方案可以实时检测。生产每吨焦炭配煤,成本节约20-70元,每年节省3000多万。

在纺织行业,北京三联虹普的传统检测合成纤维的方法主要靠工人眼睛检测,一天只能检测丝饼最后100米的质量,不仅耗费人力,而且容易造成错检、漏检。2018年开始,三联虹普携手华为云,用AI提升合成纤维质量检测,实现了从100米到1000公里的质检跨越,检测效率提升80%。

在电力行业,线路工人在巡检线路时,因山路崎岖,杆塔高耸,工作强度极大,危险系数极高。南方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采用了华为Atlas 200 AI加速模块推出智能巡检方案,实现输电线无人巡检,运维人员基本不再需要“爬塔走线”。  

新基建集结号吹响,企业如何参与建设?

新基建对千行百业的意义用产业升级换代恰如其分,各个行业、企业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参与其中,显得十分重要。侯金龙以华为为例,详细介绍了为新基建添砖加瓦的思考。

云、AI和5G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新动能”。华为与运营商一起建设5G网络,并积极将5G技术用于行业升级和企业转型。在宁波舟山港,操作员通过5G高清视频回传,对“龙门吊”设备进行安全监控、实时数据采集、远程处置调度等。以往,“龙门吊”采用光缆回传,要2000多元一米,寿命也只有2年左右。现在用了5G无线回传,不仅图像传输质量有保障,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光缆成本。5G作为信息高速公路进入各个行业,对整个新经济的拉动立竿见影。

除了信息高速公路,算力作为新生产力也举足轻重。华为致力于把鲲鹏和昇腾打造成新基建最强大的算力底座,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安全、多样性、充裕和可持续性的算力。华为以“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合作伙伴”的策略推动鲲鹏计算产业的发展,已与北京、上海、广东、湖南、河南等地区的本地伙伴成立了16个鲲鹏生态创新中心,一方面是助力当地的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共同孵化计算产业。

疫情期间,云上生活让我们感受到了云服务的便捷。华为云为政企上云提供最佳路径,支持政企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实现政企生产力全面提升。为了让企业方便上云、愿意上云、用得好云,华为云于5月15日发布了政企战略,并宣布华为云Stack系列新品正式上市。华为云Stack是位于政企客户本地数据中心的云基础设施,能为政企客户提供在云上和本地部署体验一致的云服务。例如,中国人寿基于华为云Stack,构建国寿“一朵云”,实现全集团的管理、资源、算力聚合,通过“国寿混合云”金融云平台,为全集团提供统一的云服务与生态,承载全年10万多次营销活动,节省30%以上IT开支。

此外,华为联合生态伙伴提供融合、智能、开放的数据基础设施,对数据的“采、存、算、管、用”进行端到端的整合和优化,致力于让数据“存得下,流得动,用得好”,让数据的每比特价值最大,每比特成本最优。

云、AI和5G与传统行业融合,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在交通行业,国内高速自由流项目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车辆快速识别,实现全国一张网,把省际收费站由487个减为0。高速收费站取消后,一台长途货车每趟可节约10到20分钟,一年可节约300到500升柴油,节省3000多元成本,全国有将近600万长途货运司机为此受益。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若干建议

在采访的最后,针对加速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侯金龙从数据中心建设、行业转型和升级、政企上云、生态人才等方面提出四点建议:

1、大力发展数据中心,推进计算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多样性、易获取、绿色、经济的算力。集约建设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将发挥规模效应,为各行各业发展提供澎湃算力。例如,华为与鹏城实验室携手打造了鹏城云脑II,计划建设1000P FLOPS AI数据中心,相当于50万台PC机算力。未来不仅用于科研院所的AI基础性研究,同时也把这些算力开放给企业研究人员。

2、加快把云、AI和5G等新技术引入传统行业,融合创新,使能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

3、支持政府和企业上云,提升办公效率和生产效率、促进业务增长,解决企业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问题。

4、以市场开放牵引生态建设和人才培养,包括高校配合新基建把人才储备好,各个人才机构加强人才培养的力度。

方兴未艾的新基建为产业界徐徐展开一片广阔的天地,是保民生、促发展的重要途径,它的建设与云、AI和5G密不可分。在“信息的高速公路”5G以及“发动机”云与AI的共同催化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打造数字高速公路,使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