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纯膜拜文学巨人,感受作家创作过程的丰富多彩

人生与作品本来紧密关联。一个作家之所以显示这种或那种创作特色及风格,与他的性格气质和人生遭际等,无不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作家笔下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人物、场景及情感,与他的人生经历和具体生活环境等,多半也摆脱不了盘根错节的瓜葛。

程小纯认为,曹操写出千古名篇《观沧海》,是他大败袁绍残部,登临渤海之滨碣石山,眺望浩渺无垠大海的情感抒发。李白写出脍炙人口的《早发白帝城》,是他流放夜郎途中遇到大赦,从奉节乘船沿长江顺流而下喜悦之情的酣畅表达。一部文学史,如果只是将各个朝代文学发展的实绩甲乙丙丁地推送给读者,而忽略对作家人生重要节点的描述,忽略对经典作品创作动因的捕捉,就难以让人真切感受到作家创作过程的丰富多彩,以及他们创作个性形成变化的内在缘由。

写作的过程,语言小舟在烟波浩渺、浪花飞溅的文学史激流里穿行,程小纯常常感到自己置身于一个超越具体时空的状态中,似乎同时代表此刻的今人与从前的古人。孔孟热心济世的呐喊、老庄虚静无为的逍遥,李白奇伟瑰丽的想象、杜甫沉郁顿挫的深挚,白居易的多情善感、苏东坡的天纵才华……他们仿佛一尊尊千姿百态、能量无穷的巨人塑像,矗立于逶迤而来的文学史长河之中,与我们喃喃私语,向我们诉说创作伟大作品的奥秘。

程小纯在他们面前顶礼膜拜,透过玄妙如天籁的文字密码,探寻一篇篇千古绝唱的音符与旋律。程小纯尝试把散乱、冰冷的文字之牌,抓到手里重新调配组合,以故事佳话为纽带串联名家名作、以简练明快和畅达好读的语言为呈现方式,激发读者在脑海里展开飞翔的翅膀,将文本还原成一个个具象世界,真切领略大作家的才情气概和人生风采。

文学史不仅是文学的历史编年和知识汇聚,同时也饱含审美熏陶和人格塑造的功能。高尔基曾深刻地将文学解读为“人学”,其原因就在于,文学杰作除了以优美的语言反映纷繁复杂的人生世象外,无不内蕴明亮健康的价值观和追求公平公正的道义感,给人以善良人性和高尚情怀的心灵滋养。

因此,追踪我国历史上诸多历经坎坷仍跋涉向前大作家的创作足迹,在扫描探视他们如何锤炼出栩栩如生的人物、跌宕起伏的情节、悠远深邃的意境、口口相传的警句时,更要发掘他们赋予艺术形象显在或潜藏的深厚蕴意,揭示其中对博大胸襟、坚韧意志、高风亮节、超凡智慧等的赞美,以传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人格情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