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投资要看看!我们对寒武纪前CTO离职做了一场复盘

过去几年头部AI领域企业的纷纷上市,让一些行业困境更加透明地曝露在公众视野。其中,资本市场开始敏锐地注意到,技术层面攻坚克难有余、下游应用场景和商业化需求不明等问题,让人工智能技术及多数二级市场标的处在尴尬境地。AI的应用落地之殇甚至成为掣肘技术深入变革的重要因素。

在此行业背景下,寒武纪于日前宣布核心技术人员变动后,引起市场哗然。一时间,中小投资者对寒武纪研发后劲等问题的讨论,甚嚣尘上。

身披科创板“AI芯片设计第一股”光环的寒武纪,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做了哪些艰难抉择?企业硬实力的底气还有几分?如何理解核心技术人员的“损失”?

我们梳理寒武纪业务,采访相关行业分析人士后,得出了以下四点共识。

1.尽管近日人事变动引发了寒武纪二级市场动荡,但好消息是,其种种举措至少表明,此前的分歧或矛盾正在被解决。

2.寒武纪经过过去两个月的调整,内部管理结构应该已经趋于整合完备,人才、专利、市场资源呈体系化布局。

3.在科创环境优渥的大背景下,科技公司技术人员离职是常态。

4.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难免存在冲突,秉承大局才能促进行业的发展。

一、分歧显现 高管离职是问题正在被解决的表征

对于硬科技公司,在技术攻关与取得市场化效益之间,维持平衡并非易事。在科创大环境下、在国家制度层面,科创板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大幅提高了国内资本市场的包容性,让那些符合国家战略、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能够在研发投入的时候更有底气。

但这个底气并不是“为所欲为”,也不是“闭门造车”。对企业个体来讲,研发总是希望自己的产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出来,然后认为市场就会买单;但在市场层面,企业则势必需要解决客户的需求,根据客户的需求来技术攻关、研发产品。

在一个往往并不是“二者择其一”的选择题中,多年未实现盈利的企业,不免会在机遇和压力之下重新思考调整。

鲸平台智库专家、金融领域学者罗攀表示,市场与技术关系二者本为一体,但其中的关键,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一以贯之地投入巨量研发费用。技术型企业作为市场化经济主体,加强自身研发、激活国内创新潜力的同时,尤其是上市公司,还要对各类投资者及下游客户负责。

由此,一家公司积极调整自身发展战略、核心团队内部出现多样化观点的激荡,实为常有。一家公司要想及时抓住机遇、在与强手的竞争中取得先发优势,就要冲破纷扰的声音,透过分歧与表象,稳固住那些能与公司同声共气的人才。

与此相对,无法达成共识的高层管理或技术人员,留下会成为更大的阻力和隐患。鲸平台智库专家、方融科技高级工程师周迪也表示,如果战略思想是围绕着市场环境客观需要进行,则公司先整顿人员队伍、统一战略思想,有利于之后更好地抓住现实机遇实现扭亏。

某种程度上,在巨量繁复的舆论态势下,公众公司往往处于弱势,讨伐之下最先损害的是诸多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从寒武纪日前的公开表态来看,公司最终选择站在客户、市场和投资者的角度,更有针对性地侧重以市场需求为驱动,形成研发、应用再攻克技术难点的逻辑闭环。

值得注意的是,在维护投资者利益方面,寒武纪除了在人事上“杀伐决断”,近期公司实控人陈天石和财务负责人叶淏尹,还以真金白银回购股票的形式,表达对公司前景的看好。

尽管近日人事变动引发了寒武纪二级市场动荡,但好消息是,公司的种种举措至少表明,此前的分歧或矛盾正在被解决。

二、技术团队稳固,带头人与新任高管契合“市场+研发”发展战略

在“AI芯片设计”第一股的名头打响之前,寒武纪董事长、总经理陈天石博士早已是学术圈中的AI领域“大牛”,在中科院计算所担任研究员(正高级职称)、博士生导师期间,陈天石在人工智能和处理器芯片等相关领域从事基础科研工作十余年,积累了坚实理论功底和丰富研发经验。在创办并领导寒武纪在智能芯片方向发力仅几年,公司便跻身全球初创公司前列。

在寒武纪商业化发展方面,陈天石在创业早期便已有所兼顾,是商业化和技术并重的领头人。比如在产品部署上,寒武纪及早覆盖了云端、边缘端的智能芯片及加速卡、训练整机、处理器IP及软件,可满足云、边、端不同规模的人工智能计算需求。

至今,寒武纪多款系列产品市场化前景已然明确。比如最新发布的AI训练卡MLU370-X8,浪潮信息人工智能和高性能产品线负责人就评价称:MLU370-X8的性能优异,期待浪潮跟寒武纪双方可以继续加强合作,为更多的行业和客户带来优秀的人工智能计算力,未来在思元370系列产品上的合作还将在互联网、金融、制造等领域逐步落地。

公开报告显示,除产品层面,寒武纪当前在人才、专利、客户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明确的体系优势。专利方面,截至去年年中,寒武纪累计申请的专利为2291项,累计已获授权的专利为 453 项。此外还拥有软件著作权 58 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6 项。梁军在寒武纪任职期间,曾参与研究并申请发明专利138项、PCT10项,只占寒武纪累计申请的专利总量6%左右,且均为非单一发明人,专利所有权均属于寒武纪公司。

人才方面,寒武纪员工中有77.20%为研发人员,77.54%的研发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在技术研发、供应链、产品销售等方面均建立了成熟团队,并且核心骨干均有多年从业经验。

也就是说,完备的专利与人才体系下,寒武纪并不存在对特定核心技术人员的单一依赖。

其实从2021年年底有传闻传出离职谣言,到1月19日寒武纪发布公告宣布其辞任CTO,再到3月15日离职公告发布,寒武纪经过两个月的调整,内部管理结构应该已经趋于整合完备。

寒武纪此前宣布的新任副总经理陈煜、曾洪博,是在产品研发和商业化成果上均有成功案例的复合型人才。

其中陈煜有二十多年的芯片设计研发经验,在寒武纪工作期间主导团队完成边缘端芯片思元220的产品定义、研发、量产与市场推广工作;曾洪博曾在IBM中国研究院、微软公司等知名公司任职,是寒武纪云端训练产品线的负责人,对公司的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作出了关键贡献。

三、科创板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变动是常态

在科创环境优渥的大背景下,科技公司技术人员离职是常态。除了公司本身战略调整的因素外,在国内目前景气的硬科技创业环境下,许多科技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会选择抽身而退重新创业。

比如就在寒武纪今年1月公告其前CTO梁军递交辞职报告同期,一个月内累计有10家科创板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出现重大变动。据统计,2021年2月、3月、7月、8月、9月,科创板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变动事件分别为9、6、6、10、8起。

上海荣正投资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合伙人郑培敏认为,对刚刚突破400家的科创板公司来说,每年发生几十起核心技术人员离职事件属于正常的人员流动。

值得注意的是,石头科技、聚辰股份、华熙生物等炙手可热的科创板公司,都曾出现过上市后首席技术官离职或调整事件。目前来看,这些公司经营稳定,并且成长性强。

比如石头科技在疫情和全球海运紧张的背景下,2021年在国内市场推出多款高端口碑产品,年营收出现同比28.84%的增长;华熙生物营收同比大增87.93%;聚辰股份虽2021年业绩出现下降,但其作为EEPROM龙头,过去已在汽车和服务器市场取得突破。

郑培敏直言,对一家上市公司来说,“除非出现50%以上的核心人员离职需要特别关注外,其他要以平常心看待”。

尽管对寒武纪来说,过去的几个月里失去了一员核心技术人才,但就当前国内半导体行业创业氛围正盛的大环境来讲,企业自身思路和观点的多样化,是国内企业具有活力的表征,而观点的收束意味着能够求同存异,有助产业在今后形成合力。

四、机遇与挑战并重的半导体行业,应以大局为重

从消费端到服务器市场,多个国内外大厂纷纷布局AI芯片,这意味着寒武纪所处的AI芯片赛道前景被业界普遍看好。

比如在消费电子市场,行业龙头苹果偏好在其原有的A系列SoC上,集成了具备AI运算能力的独立处理单元,名为“仿生芯片”。国内厂商从华为到联想,也在通过集成NPU芯片实现个性化功能算法处理。

再比如服务器市场,国内外厂商间的竞争也已充分展开。值得关注的是,紧跟寒武纪发布AI训练加速卡新品MLU370-X8后,国际巨头英伟达也发布了其面向高性能计算和数据中心的GPU加速卡H100,而且H100采用了Hopper架构,比上一代安培架构更为先进。一周之内,国内外企业接连发布AI加速卡新品,其竞争态势可见一斑。反观国内大厂,近些年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公司也在推进AI芯片自研工作,可谓巨头扎堆、百家争鸣。

然而在看似繁荣的半导体行业发展境遇中,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当前半导体产业依然是机遇与挑战并重,且前路多艰。

以国产半导体设备为例,其处于局部有所突破,但整体较为落后的状态;功率半导体器件方面,国内市场规模发展较快,但总量仍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中高档产品仍一定程度依赖进口。

整体来讲,半导体行业是国家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当前承受着多方压力,正处在艰难攻关、迎头赶上的关键时期。

所以业内人士更倾向于把本次寒武纪前CTO离职事件放在行业的层面思索,经营的理念有分歧,大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一昧“占用公共资源”,在芯片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当下,不利于聚焦主业,摒弃杂音。科技企业和业内杰出技术人士,用实际的行动和商业价值来证实自己,这才是正确的行业及企业发展路径,外界也应该从“吃瓜”的感性认知,转向企业商业化的本质思考,理性看待。

在更高的国家发展角度,各方以产业共同利益为重,以大局为重,万众一心,共克时艰,才是市场、产业、国家及其中的企业个体健康成长的关键。

文章来源于财联社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