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自动驾驶2023年量产 特斯拉、集度技术路线之争呈两极格局

  享受过资本盛宴,煎熬过资本寒冬,逐步春暖花开到如今百花齐放的竞争形态,自动驾驶历经了坎坷的发展历程。站在L2级辅助驾驶已经实现乘用车市场占比22.2%的关口,自动驾驶即将迈入更高阶的发展阶段。

  有新造车大佬判断,“2023年会进入‘人机共驾’的新时代,并且2026年会向无人驾驶过渡。”

(集度“汽车机器人”概念车)

  在高阶自动驾驶阶段,未来可能将分化出两种路线:一种是从L2级辅助驾驶向L4级无人化突破,特斯拉就是典型代表,当然还有“蔚小理”等车企;另一种是,将L4级的无人驾驶能力拿到乘用车上进行落地应用,这条路线的玩家很少,近期备受关注的集度就是少有的一家。未来,这两种方案一定会形成最具标志性的两种竞争形态。

  高阶自动驾驶将量产,集度、特斯拉形成两极竞争格局

  在2019-2022年期间,特斯拉NOA、小鹏NGP等更为先进辅助驾驶接连面世,并且开始从高速场景走向更复杂的城市场景。当前的辅助驾驶正在不断向上突破,所谓的L2+、L2.5或L2.9的说法指的就是这种现象,自动驾驶的临界点已经到来。

  2023年起,自动驾驶会进入一个新阶段——乘用车开始冲击高阶自动驾驶。博世智能驾驶中国区高级副总裁郑新芬曾透露,“博世正在开发新一代高阶智能驾驶3.0平台,预计2023年量产。”这也印证了一个新时代帷幕的拉开。

  在特斯拉带领全球车企从L2级辅助驾驶向上冲锋时,市场上又出现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那就是将L4级全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到乘用车上进行高阶自动驾驶量产。

  作为第二条路线的典型代表,集度一开始就立志打造一款“汽车机器人”的产品,具备高阶自动驾驶能力,可以与人进行自然的交流,还可基于AI 和大数据持续自我学习和进化。集度官方称“汽车机器人”是源自百度Apollo的L4级全无人驾驶能力,其产品特征可概括为“自由移动、自然交流、自我成长”。

  集度CEO夏一平认为,“2023年将会是汽车智能化竞争的元年,智能汽车3.0时代已经到来。” 因此集度把“汽车机器人”的量产时间定在了2023年,将会采用英伟达Orin智驾芯片,并实现高通8295智舱芯片的全球领先搭载。

  不过,集度并不是完全复刻L4级Robotaxi,而是在继承百度Apollo全套自动驾驶能力之后,以高阶自动驾驶产品体验为目标,对百度Apollo的自动驾驶能力进行集成开发和重新验证,面向C端消费市场实现量产。

  这两条路线显著区别是,特斯拉的渐进式路线是基于技术的不断成熟,从局部场景逐渐延展覆盖全场景,向高级智能不断进化。而集度的打法是,在法规对高阶自动驾驶的应用场景逐步放开的趋势下,将原本就属于全无人驾驶的技术能力,选择在乘用车这个赛道上进行量产应用,实现“卡位”竞争。

  如果说2023年是一个分水岭,未来将会看到两条路线的碰撞。不过,2023年是否就一定能实现“碰撞”,取决于哪条路线能更快的量产落地“高阶自动驾驶”。

  L4级能力量产占领先发时机,放大长尾竞争优势

  当市场出现两种不同的技术路线时,到底哪一个更加具备市场竞争优势?哪一个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呢?

  特斯拉作为智能驾驶的领头羊是毋庸置疑的。可现实是,虽然特斯拉FSD已经代至beta V10.11版本,但依然处于beta阶段,何时进化成真正意义上的高阶自动驾驶,何时向全球推出正式版,暂未可知。

  特斯拉的追随者之一,小鹏汽车计划在2023年或2024年推出XPILOT4.0,何小鹏却依然将其定义为“智能辅助”。

  相信和特斯拉一样,所有从L2到L4的渐进式路线,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市场验证过程,才能释放出纯正血统的高阶自动驾驶。

  从这角度来说,把L4级全无人驾驶技术在乘用车上量产应用,实际上是利用了先发优势。不过,这种“卡位”打法是否具备领先性呢?

  上文提及,集度是继承百度的自动驾驶全套能力,根据C端乘用车市场需求,进行重新集成和开发验证。因此,其技术的强弱与Apollo的技术能力有密切关系。

  百度从2013年开始涉足自动驾驶,2017年推出Apollo自动驾驶平台,陆续和超过70家一线车企达成合作。

  Apollo自动驾驶实际上演化出了Robotaxi、ANP(城市领航辅助驾驶)、AVP(自主代客泊车)等多种解决方案。百度Robotaxi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累计接待乘客超过40万次,实现了真正的无人化。AVP、ANP也分别搭载在威马、广汽埃安、长城WEY等品牌车型上。可见,百度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高度市场化。

  再看集度,最近软件集成模拟测试样车SIMUCar2.0所释放的信息,其自动驾驶系统已加入两颗激光雷达传感器,并与集度自研的高阶自动驾驶智能架构JET1.0(电子电气架构+SOA)实现融合。SIMUCar2.0阶段正在测试激光雷达和纯视觉两种自动驾驶方案,是独立的双系统,能够在量产后实现“真冗余”。与传统方案相比,集度的两套自动驾驶方案互为备份、相互补充,两套方案既能高效自驱,也能高效协同。

(集度SIMUCar 2.0的双激光雷达)

  目前,集度的双激光雷达方案能实现水平180度FOV覆盖,相比起其他车企的单激光雷达120度FOV而言,在“鬼探头”、左右有遮挡物等行车场景中,对左右横穿行人或障碍物的识别能力更强,对车辆重点区域的识别更精准。尤其是在高阶自动驾驶的冗余安全方面,双激光雷达可互为安全冗余,比单激光雷达方案的可靠性更强。

  在造车速度上,集度成立仅10个月时,SIMUCar就提前验证了量产能力,完成城市、高速双域融通。另外,计划2023年量产的“汽车机器人”将在今年北京车展发布,同时集度已经开启了第二款车的研发,并将在2022年广州车展亮相。

  对于集度而言,最大优势是通过百度近10年的自动驾驶研发、应用经验,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完成了先期的市场验证,可以更加快速地把成熟的技术直接导入C端市场。

  如果2023年高阶自动驾驶时代到来,当集度真正实现量产时,将对特斯拉FSD形成很大的竞争压力,对于其他特斯拉的跟随者来说挑战更甚。要想抢在集度前面实现量产,就必须经过充足的技术验证,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车企很难在1年时间里走过百度自动驾驶多年的市场化过程。

  假如自动驾驶真能在2026年完成向无人化过渡,特斯拉等车企还有接近4年的冲击时间,届时市场竞争态势如何暂未可知。不过,对于集度来说,站在百度多年的无人化自动驾驶经验基础上,可以持续吸收更高维无人驾驶技术10年的数据积累,因此会更具备长尾竞争优势。

  另外,无论是特斯拉,还是小鹏汽车等车企,其实都有布局Robotaxi的计划。在这方面,百度已经成为国内Robotaxi领域的一个标杆,集度“汽车机器人”技术竞争力的增量空间也是显而易见的。

  小结:

  在过去,自动驾驶的两条技术路线始终并行发展,在各自的时空中展开竞争。然而,当高阶自动驾驶到来时,L4级全无人驾驶能力量产应用的打法,将对渐进式路线形成了阻击。对于集度来说,所要做的就是快速实现整车量产,尽早占领赛道、占领用户心智,才能让长尾竞争效应最大化。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