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宋继强:面向半导体“万亿时代”,以全栈创新推动算力发展

身处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时代,面对新概念、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涌现,应如何穿越技术周期,让前沿研究能够快速转化为真正有利于产业和大众的应用?

近日,在“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南京英麒智能科技2023探索创新日”上,英特尔研究院副总裁、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发表了题为“智·变 拓·界”的主题演讲,分享了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对数字化时代半导体行业技术创新的思考,及在诸多前沿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

智:数智赋能 大势所趋

中国数字经济正在“量质齐升”,势头正好,据中国信通院预计,到2032年其规模将超过100万亿元,因此,对由半导体所提供的算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宋继强认为,半导体行业已加速迈入“万亿时代”,一方面,英特尔坚信摩尔定律仍将延续,到2030年可在单个封装内集成一万亿个晶体管;另一方面,同样到2030年,预计全球半导体市场的规模将达到一万亿美元(数据为近似值,数据来源:麦肯锡);同时,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腾飞”,万亿级的训练参数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需求。

变:唯变所适 唯义所在

在数字化大潮中,半导体行业只有“唯变所适”,才能“生机盎然”。英特尔便正在加速推进名为“IDM 2.0”的战略转型,在晶圆制造、封装、芯粒、软件等领域多维投入,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在创新方面也有一套独特的逻辑。

宋继强介绍,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一直坚持着“双轮驱动,融合创新”的底层逻辑,即在“创新领域探索”和“规模化商业化导向”的“双轮”驱动下,融合国内外先进技术促进可持续创新。更进一步,宋继强将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的探索逻辑总结为循序渐进的“3S”,即“发现(Seek)”、“解决(Solve)”和“推广(Scale)”。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会和产业界、学术界的合作伙伴一起发现问题、找到机会,然后进行技术研发和测试以产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在其被验证可用之后,利用英特尔在产品、技术平台上的优势和广泛的生态系统合作伙伴进行市场推广,最终实现立足中国的大规模商业化。

落脚到具体实践中,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在不断探索前沿研究领域的同时,也致力于推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本土化应用。

拓:上下求索 奋力开拓

宋继强分享了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去年奋力开拓的两个新领域:

1.RISC-V这一“开源硬件”架构,今年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2023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作为其主要推动者之一,英特尔在去年加入了RISC-V国际基金会,并设立了10亿美元的代工创新基金,而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也在积极参与RISC-V生态系统在中国的发展。

2. 基于数字人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正在探索其应用前景,例如数字人技术与智慧医疗的结合,包括如何让数字医生的3D效果更加逼真,建立沉浸式的患者、医生互动体验。

界:无界融合 未来可期

在国内外先进技术的本土化应用方面,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也在与国内产业界、学术界携手全面发力: 1.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参与了英特尔和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清华AIR)合作的绿色计算项目,共同打造完整的绿色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原型,以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 2. 智能交通领域,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正在系统框架、关键场景生成、安全测试仿真、数字孪生路口等领域推进,并参与到相关标准的建设中,助力车路协同。 3.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还引进了自由视角视频方案,可生成沉浸式互动视频,实时追踪观者的头部位置,并据此在一定范围内调整视频的角度,从而极大地提升观者的交互体验,让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万亿时代”立于创新前沿

从小想法到大发现,科技创新的车轮不会停歇,正如宋继强所言,“数字化转型正在推动我们探索新的技术高度和广度,我们一定要能够适应这个变化,在技术方面继续上下求索,找到新的创新点,坚持把好的技术用在好的方面,同时突破现有的限制,在更多领域试验新的应用和商业模式”。

在未来,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会继续致力于开拓从底层技术到现实应用的全栈、前沿研究领域,并帮助强化中国产业界、学术界之间协同创新的网络,承担起推动本土创新的责任,不断探索计算的新可能,推动算力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