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BIT上的中国来客:谁能吃上德国大餐?

德国汉威诺CeBIT 2015博览会刚落下帷幕,这场世界科技企业的大聚会,因拥有当今世界两大最健康经济体国家的总理“站台”,以及由华为、阿里领衔的600多家中国企业参展,注定成为业界关注和讨论焦点。

在 笔者看来,CeBIT 2015某种程度上讲更像是德国为中国IT科技企业举办的一场接风宴,欢迎这群来自东方、由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亲自带队的ICT科技来客,看看它们能为德国 正大力推进的“工业4.0”输送什么样的养分。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致辞中明确表达出这种渴望,她说,“中国是德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高科技研发领域 的重要合作伙伴。德中在‘数字经济’领域各有所长,两国就此开展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那么问题来了,本届CeBIT展会上的中国来客们,哪些企业对上了一向“严谨”、“死板”德国人的脾胃呢?谁又能从工业4.0这顿德国大餐里分到“德国肘子”,喝上德国啤酒呢?这还得从德国正全力推进工业4.0的大背景,以及德国人“重品质、轻口号”的秉性中寻找答案。

德国工业4.0战略下的中国来客

德国工业4.0战略的核心是通过万物联结的网络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连通、相互识别和有效交流,从而构建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实现生产制造从“产品标准化”到“工厂标准化”的升级。简单说来,德国想要的是一个万物联接的“工业互联网”。

信 息通信技术是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最具活力的技术,德国各界的普遍共识是,德国乃至整个欧洲丧失了全球信息通信产业发展的机遇。正如默克尔所说,目前 90%的创新在欧洲之外产生,欧洲不能错失下一代工业技术变革。这就是德国不遗余力想要打造工业4.0的原因。早在2011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 国相关协会提出工业4.0的初步概念,2013年发表了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组建设了由协会和企业参与的工业4.0平台(Platform- i4.0),德国政府也将工业4.0纳入《高技术战略2020》中,工业4.0正式成为一项国家战略。这项战略旨在用信息通信技术重构工业、运输业等产 业,实现升级,强化“德国制造”的全球领先地位。

在推进过程中,默克尔对德国的制造业能否及时与现代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实现对接,保障德国制 造业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表示担忧,这极有可能促成了她对本届CeBIT寄予厚望。从这个基本点出发,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虽然马云在CeBIT开幕式上刷脸 支付,从淘宝上购礼物赠送给默克尔,赚足了面子,出够了风头;但后续几天阿里在CeBIT上就基本默默无闻了。小米雷军老生常谈的“手机平板电视”全布 局,展出了一些终端,也就悄无声息了。这些现象一方面反映出,这些国内电子商务、消费电子领域的明星企业,在德国和欧洲,只不过是刚刚敲门进入,业务才起 步。另外也可以感觉到,这类企业和德国最迫切的需要并不契合。

德国更青睐的,可能是来自中国的领先信息通信技术企业——那些带上干货去帮助 他们的实现工业4.0快速落地的实干家。以华为公司为例,华为此次以“创新ICT,共建全联接世界”为主题参展,精确切中德国工业4.0对“全联接”的强 需求。通过参加展览、发表公开演讲,举办新产品发布会、CIO论坛、重量级合作伙伴和客户签约、小型论坛等各种活动,华为向德方及参展的德企小伙伴们展示 了一幅覆盖技术、产品、方案及发展路线图的全画卷,合作的诚意和准备之充分可见一斑。

此外,浪潮、东软等一批软硬件中型企业也携各自的产品 和方案到场,共同参与了这场声势浩大的“供需洽谈会”,这是笔者非常乐于见到的好现象。实际上,在德国这场轰轰烈烈的工业4.0改造大浪潮中,很多中国企 业都应该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借助国家政策推动的力量,实现走出去的战略构想。

合作将是工业4.0的主旋律

从 国家层面看,中国和德国两国在工业4.0上走得越来越近,这是国家战略上的合作,也许是对美国的工业互联网构想的一种应对。当然,政策和国家战略只是东 风,打铁还要本身硬。中国企业想要参与到德国工业4.0计划中分取一杯羹,首先得摸清德国人的脾性,也结合自己的优势,看看自己能为对方做些什么。为此, 不妨先来看看德国的企业在本届展会上都展示了些什么。

笔者了解到,在这次CeBIT上,德国多家企业展出的工业4.0方案。例如德国电信展 示了和柏林一研究机构合作的远程控制机械手臂,工程师在远端修改、加载控制程序,并实时监控实施情况,就可以很快调整生产任务,使真正的智能化制造提供了 可能。德国软件巨头SAP展示了基于SAP HANA的自动库房系统,在库房里穿梭运料的无人车能接收云端的任务指令,并相互通信和协商,智能化分配运输任务。这些方案还只是工业4.0的一些初步实 践,但已经揭示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宽带等信息通信技术和传统制造业、物流业结合,会催生各种创新的方案,产生巨大的价值。

从产 业层面上看,工业4.0需要跨国、多产商的合作,构建完善、良性的生态圈,信息和通信厂商、工业平台软件厂商、应用软件厂商、工业控制设备,甚至芯片厂 商、学术研究机构,一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对接、碰撞,产生各种创新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一步步推进工业4.0发展。德国在高端制造业和工业软件上拥有优 势,中国企业在信息和通信技术、硬件制造和部分应用软件上有所长。在这次CeBIT上也可以看到,华为等公司对这点的认识最清楚,行动也最为积极。展会期 间,华为先后与SAP、德国电信、NXP等国际合作伙伴签署或扩大合作协议,共同开拓工业4.0中国与全球市场,深入开展技术合作与联合创新,共谋工业 4.0大业。

对中国工业企业的启示

截至201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08万亿美 元,占全球制造业总量的20%,与美国基本相当,但却大而不强,背后最主要制约因素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产品质量问题突 出;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大多数产业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等。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无疑是立足信息科技,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力争到 2025年把中国从制造大国打造成制造强国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提出,也正源于此。

中国工信部苗圩部长曾经在讲到德国工业4.0与 中国“两化深度融合”的关系时,用了三个关键词:如出一辙、异曲同工、殊途同归,表明中德在认知上的高度一致。中国两化深度融合是两化融合的升级版,要求 信息化与工业化在更大的范围、更细的行业、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更深的应用、更多的智能方面实现彼此交融。这背后蕴藏的庞大市场空间,对中国的ICT 企业来说是个绝佳的机会。

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工业企业要抓住历史机遇,依托中国优势的信息和通信产业,学习德国工业4.0的经验,积极开展各类创新实践,实现产业升级,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可以媲美德国制造,在全球各地落地开花。

独木不成林,没有整个工业链的合作,工业4.0无法实现。目前,欧洲、美国和中国都设立了不同组织,以推进工业4.0的发展。中国产业链上的各家企业也要紧密合作,加强跨国际、跨行业的联动,并积极推进标准的建设,共同推广创建充满活力的工业4.0生态系统。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5-03-20
CeBIT上的中国来客:谁能吃上德国大餐?
德国汉威诺CeBIT 2015博览会刚落下帷幕,这场世界科技企业的大聚会,因拥有当今世界两大最健康经济体国家的总理站台,以及由华为、阿里领衔的600多家中国企业参展,注定成为业界关注和讨论焦点。在 笔者看来,CeBIT 2015某种程度上讲更像是德国为中国IT科技企业举办的一场接风宴,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