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之父朱江洪:"没有董明珠就没有格力"值得商榷

(原标题:“格力生涯,我给自己打80分” “格力之父”朱江洪回忆执掌格力的24年岁月)

格力之父朱江洪:没有董明珠就没有格力值得商榷

昨日,“格力之父”朱江洪用三年时间写成的自传,首次在华南地区亮相。

格力之父朱江洪:没有董明珠就没有格力值得商榷

读者见面会现场。

格力之父朱江洪:没有董明珠就没有格力值得商榷

外界有声音,说“没有朱江洪就没有董明珠”,这句话或许有一定道理。因为我,她走上了企业的各级领导岗位,站在格力这个大舞台上,才有了她大展拳脚的机会。当然,她个人也很努力,对工作尽职尽责,不断磨练,不断成长,最终成为全国知名的企业家。———朱江洪

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完美。我觉得我当时没有做好的事情有两个:

一个是格力的国际化问题,当时没做好,一直到现在也没做好。

另一个问题是怎么培养工匠,我认为当时还是做得不太好。

———朱江洪

昨日,珠海刚下过一场大雨,朱江洪走进珠海党校会场,立刻响起了阵阵掌声。今年已经70多岁的他,看起来依然神采奕奕。有着“格力之父”之称的朱江洪,历时三年写就的《朱江洪自传:我执掌格力的24年》首次在华南地区正式亮相,地点便选择在他的故乡———珠海。

在这本书中,朱江洪首次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介书生,一步步走向千亿企业的最高领导者,并缔造了“空调王国”的传奇经历;让读者深入了解格力从濒临倒闭的“三无工厂”,发展成为中国行业巨头的成长之路。从1988年出任冠雄塑胶厂厂长,到2012年5月从格力电器董事长位置上退休,朱江洪用了24年时间,将格力电器发展成全球家用空调行业的世界级企业。

“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格力如今的成绩有目共睹,无论是珠海市民还是全国人民,都知道这家企业。”昨日,在现场谈起自己出书的初衷,朱江洪表示,最初格力只是一家非常小的企业,经过20多年的辛勤打拼、艰苦奋斗,最终把小企业变成一艘大航母。此次出版的《自传》,真实反映这20多年里,格力真实的发展情况。同时,也是他打拼的心得、体会、教训和痛苦。

“不管怎么样,格力终于从一个不知名的小企业变成全国知名企业,这里面有我的功劳、领导班子的功劳和格力老员工的功劳。做企业非常难,但难不等于做不好,只要认认真真做,特别是领导人要进行修行。企业有多种多样,我所说的只是格力过去的20多年,我希望这个自传,能使大家得到一点启发。”朱江洪道。

回忆

大家翻字典最终取名“格力”

1970年8月,在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呆了五年的朱江洪,满载着青春的梦想,怀揣着对生活的憧憬,踏上了工作的第一站,来到了中国南疆的一个边陲小镇———广西百色县。在这里,他完成了一个从“文弱书生”到“娴熟工人”,到技术员、工程师,再到企业的各级管理者的角色转变。正当企业红红火火时,他却做出了一个令员工震惊的决定———离开百色,回到珠海老家。

回到珠海后,珠海人事部门便决定,把他安排在珠海经济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格力集团前身)。1988年5月,朱江洪出任冠雄塑胶厂总经理。朱江洪说,当时的冠雄,纯粹是一个配件厂,没有自己的产品,企业经营完全依赖别人。

在朱江洪的带领下,团队走访了珠三角多个县市。发现当时有一种塑料电风扇很畅销,回来后立即组织研究。朱江洪跑到香港、澳门,走遍了各大小电器行,挑选了六七款风扇样板,再逐一征求客户的意见,并根据客户意见做了一些改进,最终选定了其中三款进行开发。

由于决策的成功,到了第二年,该企业不仅扭亏为盈,还赚了宝贵的77万元。有了电风扇这个完整的产品,就得有个名字,即商标。

目前,网络上关于“格力”品牌来源说法不一,有一种说法是,当时起名为“格力”,意味着格外给力。但昨日,在现场,朱江洪和嘉宾们却不赞同这种说法。

他说,因为企业地处珠海,最早的想法是叫“海乐”,英文名HERO(英雄),但由于时间紧,连注册商标都未来得及,就直接把名字贴在了产品上。过了几个月,有人提醒商标还没注册,万一做出名堂后被人抢注怎么办?朱江洪这才赶紧去注册,没想到却被商标局工作人员说了一顿:“这个商标别人早注册了,你们赶紧停止使用,否则别人会起诉你们。”

团队商议后,又定了几个商标名称送过去,但都被退回。不是这个名字已经被人注册,就是那个名字不能使用,一气之下,他找了当时的总经理助理柯勇前(后移居加拿大)、经营部长陈建民(现任国家北京家电研究院副院长兼华南分院院长),对他们说:“今天咱们什么事也别干了,一心一意想名字,想不出来谁也别下班。”

于是,大家找来几本厚厚的字典,有中文也有英文,仔细地翻阅。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陈建民最先从英文字典里找到“GLEE”这个单词,读音“格力”,英文是高兴、快乐的意思。朱江洪一看,就定下来了。于是,“格力”终于诞生了。

至于后来为什么把“GLEE”改为“GREE”,朱江洪说,是基于两个原因:一个是当时没有进行国际注册,“GLEE”在台湾被抢注了;另一个原因是“GLEE”毕竟是一个英文单词,拿一个单词做商标总觉得不太好,在集团公司力挺下,把“L”改为“R”,这就是今天耳熟能详的格力商标。

出招

“返利补贴”奠定空调霸业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迎来了空调发展的黄金时期,大大小小空调企业有数百家。春兰、华宝空调双龙戏珠,如日中天;天鹅、宝石花、江南、胜风等老牌空调,争相斗妍;海尔、美的、科龙、海信等,为后起之秀。群雄争霸,纷纷攻城略地。此外,还有一批有实力、有技术、有品牌的“老外”空调争先抢滩。那时,还处于“社会底层”的格力,怎样才能杀出条血路,这成了朱江洪和团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当时,空调这一“奢侈品”刚起步不久,还没有成为百姓的必需品。加上当时产量少、成本高、价格贵,只有当天气实在热得受不了,消费者才会把“箱底钱”掏出来买台空调。

然而,1996年夏天,老天爷偏偏不赏脸,整天“黑着脸”,不是阴天就是下雨,气温很少超过30摄氏度。为此,经销商们愁眉苦脸,库存居高不下。

朱江洪带队到北方市场转了一圈,所到之处,商家叫苦连天,各个牌子的空调都仓满为患。由于销售不畅,资金周转困难,实力好一点的商家还能支撑得住,实力差的只好天天与银行“躲猫猫”。有的甚至打算甩掉库存,明年转行。

人在危难之际,最盼望就是有人出手相助。于是,朱江洪萌生了“返利补贴”的念头,拉经销商一把,让他们走出困境。考察回来之后,格力决定,按商家的提货额2%作为补贴。这一算,公司要拿出上亿元的资金,几乎相当于当年格力一年的利润。

“商家们一听到这意外的喜讯,奔走相告,欣喜若狂。他们觉得太仗义了,没有忘记他们的苦衷,完全是合同以外的收获,是天上掉下来的 馅饼 。于是对我们更加信赖,做格力的信心也更加坚定了。”朱江洪说,反观其他个别大品牌,对经销商的疾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至于商家困难重重。“还有个别国有性质的商家因经营亏本而丢官的,工厂也没有给予一点安慰,显得 无情无义 。与格力一对比,第二年该企业就显得非常被动,甚至连订货会也开不成。”

朱江洪说,由于格力抓住了市场机遇,以舍换得,以危转机,一举实现了弯道超车。当年这一看似“无心插柳”的决策,奠定了格力在空调行业的霸业,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风波

遭遇销售人员“集体离职”

朱江洪说,格力创立初期,员工中要数销售人员最牛,在普通员工年薪只有两三万元的年代,他们已经是过十万元甚至是几十万元的年薪了。很多科技人员及公司骨干自然心头痒痒的,纷纷争着挤进销售部门,就连产品开发的技术尖子也整天找朱江洪,希望能做一名光荣的销售人员。

朱江洪想,销售人员对产品的销售固然起着重要作用,但把产品设计出来,并把产品做好,使消费者满意的科技人员更是功不可没。如果都想当销售人员,谁来搞科研、设计和管理?

为了平衡这一关系,1994年,朱江洪决定大幅度调低销售人员的提成比例。这一决定在销售人员中炸开了窝,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

不久,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便集体跳槽到中山汇丰空调。他们凭着熟悉的市场、渠道和人脉关系,扬言要在三年内打败格力。有些人甚至认为,格力这回“死定”了,其他竞争对手也等着看格力的笑话。朱江洪记得,当时董明珠也在被拉拢之列,她实地考察之后,最后决定留下。

朱江洪坦言,当时自己面临巨大的压力,真有一点“众叛亲离”的感觉。在心情烦乱之时,他甚至一个人开车到海边静坐,思考、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因为出走的人,大多是老业务员,业务能力很强,按一般人的说法,“客户随着业务员走”,很多时候,业务员跳槽到哪里,市场和业务就跟到哪里。

朱江洪说,后来实践证明,他的思路是对的。“经销商固然与业务员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但同样也与格力结下深厚的情谊。企业的诚信,企业的规模、实力、创新能力、产品品质,才是使他们与格力做买卖的真正动力。”

焦点

“没有朱江洪就没有董明珠?”

提到朱江洪,有一个人也绕不开,那便是董明珠。

2001年,朱江洪出任格力电器董事长,由于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一般不能由一个人同时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于是,朱江洪就推荐董明珠接任总经理一职。

朱江洪说,外界有声音,说“没有朱江洪就没有董明珠”,这句话或许有一定道理。“因为我,她走上了企业的各级领导岗位,站在格力这个大舞台上,才有了她大展拳脚的机会。当然,她个人也很努力,对工作尽职尽责,不断磨练,不断成长,最终成为全国知名的企业家。”

不过,对于外界提到“没有董明珠就没有格力”,朱江洪则觉得这句话值得商榷。在他看来,一个人能力再大,终究是有限的,做企业不是一两个人所为,应该是团队的力量;况且,这句话也不符合格力的史实。“实际上,在格力发展的每一个重要历史节点,都离不开格力员工的努力。从质量整改与提升、新产品开发与制造、关键技术攻关与突破,到企业重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等,均体现了公司领导层和格力员工、特别是骨干员工的拼搏与奉献。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格力的今天。”

朱江洪说,自己经常看到媒体报道1996年、1997年格力“濒临倒闭”。他看后也吓了一跳,感觉十分可笑。“很多格力老员工看了也十分反感,强烈要求我这个不爱吭声的老领导讲几句实话”

朱江洪说,从1991年起,格力每一年的销售额和利润都是在大幅度增长;就是媒体常提到的1996年,销售和利润也是两位数增长。“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还是格力电器上市之年。我记得上市当天,公司股价就从10多元飙升到50多元,被誉为 中华第一股 。说格力要破产,当年的老股民可是要笑掉大牙的。”

朱江洪说,1997年,格力也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没有任何破产迹象。相反,正是那一年,格力破天荒地把历年欠下的银行债务全部还清,成为全行业第一个不欠银行贷款的企业。“我认为,1997年是值得格力电器纪念的年份。从那年起,格力就再没有欠银行一分钱。破产之说,从何谈起?”

对话

我有两个遗憾:

一是格力国际化

一是培养工匠

在新书发布会结束后,朱江洪接受了南都记者的独家专访。他表示,这么多年来,自己留给格力最宝贵的财富是雄厚的基础,包括核心技术、科技创新以及严格管理质量的制度。

南都:这么多年,你给格力乃至行业留下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

朱江洪:如果一定要说“最”的话,应该是格力重视质量的文化和制度基础,包括核心技术、科技创新以及严格管理质量的制度。可以看到,过了这么多年,无论创新到什么程度,格力现在的质量还是沿着过去,从精品战略的角度出发,抓质量、抓精品、提高人的质量意识。另外,基础是很重要的,一个是质量,一个是工艺,一个是创新的精神,这些都传承下来。

南都:如果让你给自己的格力生涯打分,你会打几分?

朱江洪:80分。

南都:为什么只给80分?

朱江洪: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完美。我觉得我当时没有做好的事情有两个,一个是格力的国际化问题,当时没做好,一直到现在也没做好。什么原因呢?格力现在在国内很出名,但国际上的知名度还不够。虽然格力的出口量也不少,但很多出口都是贴牌,所以格力这个品牌的名字没有在国际市场上大规模销售。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你用的是人家的牌子,那人家可以找你贴,也可以找别人贴,哪个便宜或者哪个服务好,就找谁,所以这是一个问题。

另一个问题是怎么培养工匠,我认为当时还是做得不太好。因为过去,格力是重视科技人员比较多一点,当然科技人员是必须要重视的。但单有科技人员、技术、图纸,是远远不够的,最终还是要变成现实的商品。就像过去有些人喜欢原装进口的汽车,而不是喜欢国产组装的汽车,其实技术、图纸、零件都是一样的,就是装配时候的精细程度不如人家。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