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围城”成顽疾 共享单车圈地时代或终结

(原标题:“单车围城”成顽疾 共享单车圈地时代或终结)

共享单车圈地时代或终结

海外网 吴正丹

小黄车、小橘车、小蓝车,还有人们调侃“颜色不够用”之后冒出来的小金车和彩虹车,占满调色盘。共享单车究竟有多少种?投放了多少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7月,全国经营共享单车的企业已接近70家,累计投放单车超过1600万辆。1600万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同为“自行车王国”的荷兰人手一辆。

极速扩张中的共享单车行业,涌现出了各类问题。今年5月下旬,交通运输部公布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8月初,10部门联合出台《指导意见》。随着全国多地对共享单车投放的叫停,“共享单车圈地时代”面临终结的可能。

“单车围城”成顽疾

2016年底,“共享单车”这个概念在国内一夜之间火了起来。当时有一张手机截屏在朋友圈疯传,那上面满满当当地排了一整屏、24款各不相同的共享单车软件应用图标。有媒体报道称,截至今年4月,国内共享单车行业融资额已达到90亿到100亿元人民币。

有了资本做支撑,海量投放单车的“圈地大战”瞬间打响。有数据研究显示,共享单车重兵部署的战略高地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天津这六大城市。今年一季度,摩拜在全国52个城市投放单车365万辆;ofo在全国46个城市投放单车250万辆。过度投放又是“无桩”运营,加之骑行者“任性”停放、单车野蛮占道、故障车堆积成山等症候,共享单车俨然已是大城市病的又一典型。

种种现象表明,植根于互联网经济的共享单车行业,远没有达到其所应有的智能水准。

诚然,各家单车都在宣扬自己为行业健康发展做出的努力——ofo建立了“奇点”大数据系统,以城市出行热力图为依据做需求预测,进行单车的投放与调度;摩拜的人工智能平台叫“魔方”,其算法分析所基于的因子包括地域、时间、天气、运力、车型、人群等数百个。不过,共享单车的顽疾并未药到病除。

通过移动互联网等手段,来实现单车使用权的充分流转,应该是这个行业技术创新的其中一个重要目标。现阶段,“想用车时找不到”“找到的车故障率高”“与其它交通方式转换的区域闲置车辆多”等一系列问题就充分证明,共享单车企业还有不少亟待弥补的短板。

“公地悲剧”已显现

当然,片面苛责共享单车企业,并不利于单车围城之困的破解。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徐亚华指出:针对引起社会强烈关注的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要坚持多方共治的原则,即发挥好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合力,共同治理。

一些观点认为,共享单车严格来讲是租赁。产业互联网模式专家谈婧分析,一哄而上、挂“共享”卖“租赁”的企业之所以急于给自己贴标签,正是因为共享经济在体量和估值上远远高于租赁经济。租赁侧重于用户低价获益,共享则标榜供需双方的双赢,着眼于整个社会的闲置资源再分配。对于初创公司而言,“共享”的黄袍加身,将使其身价飞升好几个数量级。

然而,隐忧也就此埋下。正如网友“第六天魔王”所言:共享单车是风口上最幸福的猪,但也迎来了经济学上经典的困境——公地悲剧。若干年前,城市里大多数集中停放自行车的地方,都有大爷大妈收取几毛钱看车费;而现在,更多的供共享单车停放的区域成为了免费的公共资源,这究竟是企业“免费薅羊毛”,还是应归咎于政府未能及时加强管理,尚待讨论。但直接指责公民素质的论点确实值得商榷。因为公地悲剧是人性的演化,演化的关键在于有限的资源缺乏公共监管,产权不清晰,导致了不受惩罚的过度使用,最终造成资源枯竭。

“好好共享”有希望

据《2017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预测,今年,共享单车的用户规模将达到2.09亿。解决好共享单车骑行、停放、流转下带来的“公地悲剧”问题,关键就在于“多方共治”。

在政府层面,4月初,深圳市发布了全国首个《互联网单车管理规定》;7月上旬,上海市出台了全国首个共享单车团体标准;8月初,10部门联合出台《指导意见》。

南京和广州两个城市,8月暂时叫停各个共享单车企业的新车投放。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共享单车的否定。不论是成都市在3月发布的全国首个《鼓励共享单车发展试行意见》,还是10部门联合出台的《指导意见》,都肯定共享单车有效满足了公众短距离出行的需求,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同时也对相关企业如何做好技术创新、有序投放、有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