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单车死亡启示:资本回归理性 告别"烧钱"时代

(原标题:小蓝单车死亡启示:告别“烧钱”时代)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在摩拜和O-FO相继完成了天量融资之后,上一周,被称为是“穷死了的”小蓝单车,用拖欠用户押金和供应商欠款追偿无果这样的尴尬谢幕充分诠释了马太效应的力量。

11月15日上午开始,网络上相继出现了一些报道指向小蓝单车目前已经倒闭,HR甚至已经开始在甩卖办公家具。之后有报道称,小蓝单车公司内部已经人去楼空,仅剩部分技术人员。据称,目前小蓝单车拖欠供应商款项高达2亿元,涉及70余家供应商。

在今年1月拿到A轮4亿元融资的小蓝单车,一度被认为是“最好骑的共享单车”。O-FO和摩拜虽然在一开始策略不同,但到了后期,成本控制成为了一致的选择。但小蓝单车算是一股“清流”,其批量车型不断尝试专业自行车才有的变速、减震,甚至是碳纤维车身、带导航的电子屏。按照小蓝单车CEO李刚的曾经设想,“用户关心什么?车子好不好骑。市场关心什么?六个月后还能不能骑。”他预测,随着7、8月雨季到来,铁车架产品损毁率会变高。

但是不幸的是,用户既没有如他所判断选择最好骑的,而是选择了离自己最近的。市场也没有如他判断的在乎六个月之后能不能骑,市场只在乎占有率。

更为不幸的是,在后来的7、8月,雨季并未到来之时,共享单车《指导意见》的政策重压却先行一步。限量、限广告,使得曾经试图在单车内置广告屏幕、走精品高端路线的小蓝单车尚未入夏获得“甘霖”,就进入了万劫不复的凛冬。

共享单车从发轫到如今批量死亡不过数年。从边缘的悟空单车宣告死亡,到抱团取暖的第二梯队永安行和哈罗单车,再到如今的“第三名”小蓝单车。他们或是困于技术、或是毁于团队,或是囿于政策。但这些表面死亡原因的背后,无非都是简单的一句话,没钱了。

小蓝单车所显现的马太效应,不止在共享单车领域发生。在创业领域风口转向速度越来越快的当下,资本开始越来越聚焦于头部,不再有人愿意充满不确定性的漫长等待,不再有钱愿意光顾那些商业模式的追随者,即使是第三名。

不过,看起来更加急功近利的资本,或许可以说是回归理性的抉择——那个被认为是“人傻钱多速来”的创业泡沫时代,事实上正在通过各个行业的“小蓝单车”们的相继死亡而宣告结束。

相比当年中关村创业大街上热衷用PPT讲共享经济故事的创业者们,通过商业模式变革一度获得的大量资金与机遇,正在让位于以AI为代表的技术流创业。这当然也不是坏事,从野蛮生长走向成熟谨慎,这是市场规律充分作用的结果。商业模式的创新固然能够改变历史,但改变世界的终归还要回到技术创新。

当然不能否认,企业史大家钱德勒的论述依然有价值:新技术企业最惊险的一跳,是由以技术研究能力为主,转到建立商业和职业能力上来,这是企业走向大发展的里程碑,也是判断一个投资对象前景的关键标准。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11-19
小蓝单车死亡启示:资本回归理性 告别"烧钱"时代
小蓝单车死亡启示:资本回归理性 告别“烧钱“时代,创业者 李刚 自行车 创业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