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谈卸任万科董事长:你不放权 权力就是炸药

(原标题:专访王石:你不放权,权力就是炸药)

“我在思想观念上变化很大,最大的变化就是过去个人英雄主义的东西多,现在只要对有社会影响力的人有启发,我就愿意做,过去我是不愿意的。”

王石谈卸任万科董事长:你不放权 权力就是炸药

1月24日中午,专访开始前一分钟,王石正在与身边人做最后的沟通,他看到《财经》记者后便说,“稍微等下哈,还没有好。”

一分钟后,他做了个调侃式的解释,“你要理解大家的紧张,你看,我到了这个年纪,做采访身边还要有人监督,说明我还不是很成熟嘛。”

王石未老。

这个关键词也暗暗贯穿于前一天的演讲中。1月23日晚,在北京水立方,王石发布了一场个人公开演讲《回归未来》。

“我很紧张,为了不出汗,我从早上到现在都没有喝一杯水。”在演讲中他说。

演讲持续了近四个小时。水立方几乎座无虚席,这是一场人气测试,王石随时具备回到头条的实力,如果他愿意的话。

他在台上做了一段运动,有氧与无氧结合原地跑,一些观众跟随他上台动手动脚。“在我人生的第三个阶段,我就是要告诉50岁以上的人,你应该怎么做,离开原来的位子后,你要有新的目标。”他在之后的专访说。

在专访中,王石谈了卸任万科董事长以来他“无缝衔接”的工作状态,以及权力对人的影响。

他对人应当安享晚年的观点持保留意见,认为人应当克制自己,当一个人不放权或逾越权力时,权力就会变成炸药。“你会发现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打擦边球,都在超越自己的权力边界。”

有朋友曾私下评价王石为,“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王石赞同这个说法,这几年,他已经从一个利己的个人英雄主义者,变成了利他主义。理由之一是,他现在会和那些比他弱的人一起划赛艇,这是过去不可想象的事。

第二个变化在于,他发现自己是一个深受中国传统价值观影响的人,他本以为自己的言行是西方现代派,实际却恰恰相反。

“你害怕被公众遗忘吗?”我问他。

“人生有一个过程,我已经到了不是中心舞台的地方,我非常非常清楚。该被遗忘了,你为什么不被遗忘?那是你心态不正常。”他又说,“而我是一个常人。”

《财经》:《时代周刊》曾说,担任总统就要接受潜规则——你不能抱怨这份工作,因为你是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这么多年,风波不断,你对这个潜规则是如何理解的?

王石:第一,这话说的很对,但这个举例和我不大一样,还是太敏感了。

第二,我的至暗时刻就是2008年“捐款门”事件,对我个人的冲击太大。我不是抱怨,那时感到自己很孤立。

有人说过去两年,万科非常艰难,说那是我的至暗时刻,我说那不是。如果就心历路程来说,真正至暗时刻只有08年,但到了08年底我已经走出来了,它让我认识自己,认识万科,知道我怎么摆正自己的位置。

我很感谢这个经历。

处理困难就是一种人生挑战,第一要看你怎么面对它,有时你不确定困难能不能被克服,你要做最坏的打算。也许最后被别人战胜了,公司危险了,你也要接受它。

第二就是面对它,做最大的努力。你担心的不是最后是成功还是失败,而是最后结果出来后,会不会后悔说,因为你没做,而导致这个结果。你只要做了最大的努力,你已经尽力了,即使最后结果不尽如人意,结果很糟糕。人生不就是这样吗?

《财经》:那去年万科的这个结果,你是满意的吗?

王石:我不对这件事进行评论了。

《财经》:你在演讲中说,当年辞去万科总经理的时候,内心像困兽一样。但去年辞去董事长,是你之前也没有预想到的。你花了多长时间去真正接受这件事?

王石:辞职之前,我就开始调整心态。这不像当年辞去总经理,那时一切都想好了,这么多年的制度,团队,品牌建设,有准备才辞去的。真正出了问题是辞去之后出现的,是之后的纠结。

但辞去董事长,我之前纠结了两个礼拜,因为之前的设想,是安排到这两年再退。但是我一旦决定,就不纠结了。我宣布辞职,不再担任董事长,到发帖公布,一直到现在,是一种“无缝衔接”的状态。

我已经放下了。

我非常清楚很多公司总裁是表面的,实际还是董事长说了算。我辞去总经理时,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分工,我就把握三件事:

第一,我关注公司不确定的事情,主要就是决策。

比如,我在剑桥期间,为了确定公司第四个十年的规划,万科请来麦肯锡,麦肯锡团队专门三去剑桥,彻夜与我长谈规划,征求我的意见。除此之外,我也回来参加探讨。这就是典型的不确定的事情,由我决定。

第二,确定谁去做,确定人事的安排。第三,更重要的是,董事长要承担责任。尤其是公司出了负面事情的时候承担责任。你不能说对公司不好的事情,都与我无关,都交给别人。以前万科出了好的事情,都会往我脸上贴,当然现在不会往我脸上贴了。

《财经》:你怎么看待权力对人的影响?

王石:权力是一种成功的象征,非常有诱惑力。但无论哪方面的权力,我想都需要制衡。权力在东方更加是自上而下的,它是一个文化问题,不是一个好坏问题。

我是一个企业家,如何制衡企业家的权力,我只能从这个层面看。在国营企业,有组织和系统来制衡,像我们这样民营性质、上市公司性质的公司,当然会有章程来约束你。但你会发现很多企业都是打擦边球的,都在超越自己的权力边界来做。你要知道权力不是无限的,要知道如何限制自己的权力,这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是很重要的。

《财经》:权力有毒,它会让人上瘾,你的感受是什么?

王石:你这是哲学角度的解读,对企业家来说,没权力怎么可以呢?权力怎么可能是毒药?

但是,当企业家过于依赖权力,它就可能是毒药。当你超越权力的时候,它不仅可能是毒药,还可能是一种炸药,它会对公司、社会造成损害。个人的修为上,人要知道如何把握边界,学会放权。

所以,我要限制自己的权力。

《财经》:你要克制自己。

王石:对,一定要克制自己。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从我创建万科到现在,我的处理就是,48岁的时候,辞去总经理职位,现在又辞去董事长。但不管怎么说,我是创始人,还有名誉董事长的身份,我还有一些股票,尽管不多,但我对万科的影响力还是在的。

正因为影响力还在,但你已经不是董事长了,你就更要警惕,不要利用创始人的身份,觉得我这个小股东和其他小股东不太一样,去发挥我的作用。我在社会上、在万科还是受尊重的,如果我主动去表示什么,那对万科肯定还是有影响。

《财经》:你在很多公开场合都喜欢向观众索要掌声。你害怕被公众遗忘吗?

王石:我不害怕被公众遗忘,为什么要害怕被公众遗忘?我60岁到哈佛去,我就希望不要成为公众焦点,我如果害怕被公众遗忘,我会到哈佛去?去那露丑去?我英文不会说不会听,我跑那去,我这样博公众关注吗?我在那不接触媒体,谁来采访我,我绝对拒绝,我是希望不要被关注。

因为人生有一个过程,我已经到了不是舞台中心的地方,我非常非常清楚。只不过现在看,去哈佛这个行为引起这么多的关注,这是我从来没想到的。

再说,这和我另外一个意愿有关系,我想搞教育。我一边当学生,一边观摩如何当老师。2009年,我在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给学生讲课,这两年,又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之后博研院去讲课。这都受惠于哈佛老师的讲课。

你问我怕不怕被遗忘,该遗忘了,你为什么不被遗忘?那是你心态不正常。至于你说,我喜欢掌声,谁不喜欢被赞扬?如果你说不喜欢,那就属于非常人类,我是一个常人,常人有的我都有。

《财经》:外界一定程度把你神化了。

王石:我想传达的是我行你也行。昨天,我在台上做有氧无氧运动结合的一个形体动作,我强调的是锻炼身体,而且要培养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我在方寸之地,告诉大家,我做的事情谁都可以做,还要科学的做,给大家信心。

《财经》:这场演讲,你最想影响的是哪一类群体?

王石:我不可能影响所有人。但肯定是想影响年轻创业的、中年创业焦虑的、中老年以上这些人。

《财经》: 你想达到什么目的?

王石:我尤其是要告诉50岁以上的人。在我人生第三个阶段,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做,告诉大家遇到困扰纠结时,我是怎么解决的。

首先强调认知自己的身体,光关注饮食和锻炼,这两个是不够的,还要有愿景。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都要有愿景,65岁以上的人也要有愿景,仅仅说要长寿是不够的。

《财经》:你是绝对不会劝人们安度晚年就好了的那种人。

王石:不是安度晚年就好。大家认识到这个社会已经到成熟的阶段,医疗、健康、经济水平提高了。但另一方面,现在是老龄社会,老年人到了这个年纪,是家庭里一种近距离的感情的牵挂,个体长寿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个财富。但是对社会来讲,老人却是一个负担。所以保险公司精算,算到你活到85岁,你活到95岁他们就亏了。

现在人都在长寿,老龄社会怎么面对?第一,你不要给后代添乱,各种病、医药都是负担,ICU(重症监护)也是负担,生活质量也不好。所以饮食要控制,很多是饮食出了问题。第二要运动。第三,还要看怎么给社会做贡献。你不能说老年就是安度晚年,这不行的。你到日本去看,他们70多岁还在开出租车。昨天我请出马大姐来(马静芬,褚时健妻子),85岁了,你看她的身材、头脑反映,你看她要做的事情,还有褚时健,已经90岁了,他们给我做了一个榜样。

从整体来看,中老年人离开原来的位子后,要有新的目标,你要知道做事的目的是什么。不要眷恋权力,要给年轻人留出空间。

《财经》:你的朋友评价你,望之俨然,即之也温。你觉得这个评价准确吗?

王石:这是一个非常了解我的人对我的评价,知道我很随和,但这不是我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我觉得这个评价挺准确的,我认可。

我姿态上变化不是很大,有人还是觉得我是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其实我不认为自己是这样,我只是没有意识到给别人留下了这种印象。

我是在思想观念上变化很大。从认知来说,我最大的变化,第一就是,我从个人英雄主义改成利他主义。但是利他主义也有前提,还没出名的时候,就义不容辞的去利他,很多人可以做到,但我做不到。那时我是不损人的利己主义,在利己的前提下可以利他。但慢慢到现在,我觉得你损害我不损害我,都行。这本身是一种自信心,能力在这里,社会有进步,你与社会一起前行,看你能起的作用是什么,你就去做。

举个例子,我登山是利己主义,非常明确的个人英雄主义,现在我推广赛艇,是典型的团队运动,我只是团队的其中一员,去推广一个集体运动。有很多比我弱的选手,我都愿意和他们玩,毕竟我的身份,我去陪和教练陪他们是不一样的。只要对很多有社会影响力的人有启发,我就愿意做,过去我是不愿意的。

个人英雄主义是一定要两个优秀教练员陪着我,才显示我划得好,甚至有人不会划,但他很有名,我只觉得他会影响我的成绩。现在就不会这么想,很多名人这个心理障碍很大,我变了,他们也转变。这是我的观念转变。

第二个变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前我觉得,我们这代人,因为接受鲁迅的批判精神,接受五四运动以来的精神。加上我的家庭没有知识分子的背景,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中国传统文化训练,所以以前,我一直把这当作自己的优势,之前我的主观意识里对传统文化是有距离感的。

直到我去西方文明的源头,到美国哈佛、英国剑桥去学习,我才意识到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之后还要去中东,以色列,也准备去伊斯坦布尔。

《财经》:我们都以为你的游学已经结束了。

王石:不会,这个学习计划因为万科的事情中断了一段时间,现在还要进行。我一直在学。我第一站到了哈佛,一共学了差不多两年半,从第二学期开始,我就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了。

我学习西方的目的很简单,我不可能成为他们,我骨子里还是受中国文化熏陶的,耳濡目染。对比中西之后我才发现,我对传统文化这方面认识不够。

我一直以为自己很多言行都是西方现代派的,结果现在发现,我实际是很符合中国传统的。这是我很重要的一个结论。

比如,当年万科股票一上市,我第二天就宣布放弃,这是典型天下为公的精神,中国的传统,西方价值观里不可能做到的。

早年有外媒采访我,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有多少财富?他们觉得这是企业家的衡量标准。我说我没有钱,采访就没法进行下去了。他们说,你们不是股份化改造了吗,一个企业家从无到有,赚了钱,刚刚明确这是你的了,你就放弃了。

但我从来不认为我这么做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下为己任的影响。我不是为了个人赚钱。我今天才发现,自己骨子里有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很东方的想法。

《财经》:你喜欢老庄的思想吗?

王石:我看《道德经》,庄子的思想,过去更多是通过看小故事,老子的东西我不太了解。我继续在西方学习东方的东西,再学习,再挖掘,到哈佛我继续研究,道法自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限。这和西方DNA二生四,四生八,本质是一样的。你会发现很多不一样的角度,反而是你去了哈佛之后了解的。从西方角度观照东方,让我更了解自己,了解传统文化。

《财经》:下一步,你最大的可能是去做什么具体的事情,公益与教育?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