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7天众筹100个亿,向传统投资机构告别

时下最火热的概念之一,无疑就是房地产众筹了。最NB的众筹就是号称“稳赚1号”的万达商业地产众筹。21日上午10:00在线首次众筹开始,10分钟募集资金3000万,50分钟突破1个亿,1个小时完成当天互联网部分的募集额度。

首期众筹50亿额度中,有5亿面向个人投资者发售,线上在很短时间内就被“秒杀”,线上认购超额多倍;面向机构投资者的45亿元额度,3日之内也被抢光。创造了全球众筹行业的新纪录。还有一些没有能够抢到额度的投资机构,甚至已经将电话直接打到万达集团高管那里,催促推出后续产品。

万达的这种众筹产品有何魔力?

第一,稳,募集资金直投万达地产

首先必须肯定毕竟1000元投资万达,机会不是随时都有。

相对于目前市场大量充斥的投资理财产品,“稳赚1号”的优势在于其能够“穿透”层层环节,预计直接将资金投资于万达商业地产的万达广场项目上,这比起那些投资于股市的项目,显然具备更高的安全保障。

而这一产品当初之所以命名为“稳赚”,并非是简单意义上的“稳赚不赔”,而是要拆分开来看,“稳”字第一,在“稳”的基础上才有的“赚”。

首要特点就是“稳”。如何“稳”?首先是要投资于实体经济。目前市场上的投资理财产品过多投资于虚拟资产的情况,有的理财产品甚至不知道具体投向。而“稳赚1号”预计投资的万达广场正是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着眼当下的国民经济转型、推进消费升级和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其次信息要透明,“稳赚1号”所募集资金预计将全部用于万达广场建设运营项目,投资者可以在上市的万达商业公开的信息披露中,了解到充分的财务信息;第三收益要稳定,在万达集团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下,其商业地产每年的出租率和租金收缴率平均都在99%以上,这也足以保证投资者每年可以获得6%的稳定收益率。

第二,赚,拿地成本低致收益高

万达广场为什么个个都赚钱?投资机构也在算一笔账,万达广场的成本相较同行实在太低了!从土地成本来看,万达商业拿到的土地都位于城市中心地段,土地成本却很低;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工程总承包造价包干制度,确保工程成本部超支;拿地之后18个月即满铺开业的速度,大大降低了资金使用的财务成本;万达独创的慧云管理系统将管理人员的数量及能耗大大降低,极大地降低了管理成本。

对于有些投资者担心,长达4-7年的投资周期是否会受到房地产市场调控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对此,万达金融负责人认为正好相反,“稳赚一号”预计投资于运营商业的万达广场项目,没有任何房产销售,恰恰可以避开调控影响。此次融资正是服务于未来万达商业地产的轻资产转型,在去地产化之后自然也就不再受到房地产行业波动的影响。

此外,万达快钱还为“稳赚1号”设计了几种退出方式,一是三个月后,理财产品可以在快钱交易平台上转让;二是未来可以REITs方式上市,投资者可以获利退出;三是三年后资产向第三方出售,投资者获得资产增值收益而退出;四是项目7年到期时,万达集团以1.5倍价格进行回购。

第三,创新,万达轻资产模式

有业内分析认为:资金投向的万达广场所有权还是万达本身,并没有出售。未来物业租金收益难以保证,收益大跌时如何保障投资人收益是个问题。如果持有时间太长,对很多人来说没有吸引力,要说高收益,怎么也高不过目前的股市。股市来钱多快啊,何必把钱投向走下坡路的开发商呢?

由于定位于众筹产品,因此外界将“稳赚1号”理解为股权融资,然而不同于股权融资的是,“稳赚1号”产品的退出既可上市,又可向第三方转让,确实无法转让时,到期由万达集团回购。同时还拥有每年预期的6%收益,因此也具有债权的特征。

这种带有上市或转让资产优先权的类债券型产品,无论是从全国范围,还是从万达金融落户的上海自贸区来看,不得不说是众筹方式上的一个重大创新,但是这一创新又并非是突发奇想,而是根植于万达未来在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结合上的发展思路。

不管稳赚不稳赚,众筹这个传统“集资建房”的变体,已经被穿上互联网+的外衣,成为当下地产界备受关注的新热点。万达董事长王健林更是宣称,如果稳赚1号众筹模式成功,万达可以抛弃传统的外部投资机构。

创新就要压线

对中国股权众筹行业来说,法律红线依然是最大障碍。中国的《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该在200人以下。2014年,中国证券业协会针对互联网众筹平台发布了《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确定平台、融资者和投资者的资质,但是关于投资者的限制依然不变--融资企业的股东人数累计不得超过200人。

正是由于人数的限制,大规模的股权众筹无法实现。根据《证券法》规定,发行证券的对象超过200人时,就属于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经国务院证券监管机构或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

根据零壹财经的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共有128家众筹平台,其中股权众筹平台32家,2014年的股权众筹的融资规模仅仅在10亿元左右。清科集团旗下的私募通统计,2014年国内最典型的13家众筹平台共融资9088次,募集总金额13.81亿元。

平安也面临着这个问题。平安好房CEO庄诺介绍,众筹最本质的东西,是能让开发商实现轻资产--在拿完地之后,就可以通过众筹提前锁定资金和客户。平安好房首块“试验田”是其与碧桂园集团联合发布的国内首个房地产“开发”众筹项目--位于上海嘉定的“碧桂园-平安众筹建房”。具体流程是,开发商以“一平方米”作为众筹单位,投资者则以“微开发商”的身份购买任意份额,参与融资,达到最低资金目标后,房地产商将用该笔资金进行楼盘建设。当楼盘完成后,投资者就拥有了某一套楼房整体或者部分的权益。此后,投资者可以选择将众筹权利转为产权、直接拥有该套住房,或是委托开发商卖房后转成收益权。

如果严格按照法律,碧桂园众筹项目的申请人不能超过200人,要知道,碧桂园拿下的这块地面积为6.3万平米,至少可以容纳600户住宅。

红灯虽然亮着,但平安好房在设法闯黄灯。“股权投资不能超过200个人。那我就把一个楼盘做成199份,或者400套房子分成两个项目做。”庄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同样界限模糊的还有平安和大华合伙成立的“平安大华基金”。这个基金也将参与进来,为联盟成立50亿的房地产基金。由于投资者众多,发起人不可能一一接受所有投资者的咨询和调查,此时,房地产基金可以作为独立第三方对项目做尽职调查。基金还能在众筹目标没有完成时“托底”,将来房地产众筹联盟的项目都可以申请基金的投资。

庄诺还有另外的深意,基金的牌照可以省去很多监管的麻烦。“人家来查我,我说我有大华基金。”他向界面新闻记者否认了基金的作用是资金池。但这仍然是擦边球,从行业自律的角度讲,股权众筹平台不应当设资金池或者提供担保,总而言之,不应当碰钱。

这不是平安好房第一次试图触碰政策红线。之前好房贷(针对购房者首付的贷款)就曾被质疑使用险资和银行资金,还因此引来央行等监管部门的质询。

庄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创新就是突破,就是要压线,就是在合规和违规之间找一个平衡点,这考验我们的智慧。我们要做很多的政策评估、风险评估,坦率地讲,有时候需要冒一点险。”他的底线则是“黄灯偶尔刹不住车可以闯,但红灯要停的”。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专题报道
企业专栏
2015-06-26
万达7天众筹100个亿,向传统投资机构告别
时下最火热的概念之一,无疑就是房地产众筹了。最NB的众筹就是号称“稳赚1号”的万达商业地产众筹。21日上午10:00在线首次众筹开始,10分钟募集资金3000万,50分钟突破1个亿,1个小时完成当天互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