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郑州,记者 王平安)讯 ,12月16日上市首日,芯源微股价暴涨139.15%,为两市“涨幅王”,次日,芯源微就下跌8.53%,成两市跌幅王。此前,市场对芯源微的评价就两极分化:公司因其在半导体设备领域打破外企垄断而备受看好,同时又因依赖政府补助、造血能力不足、无实控人风险等诸多问题饱受质疑。
沈阳芯源微电子致力于集成电路工艺设备国产化,主要从事半导体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光刻工序涂胶显影设备和单片式湿法设备,产品可用于6英寸及以下单晶圆处理及8/12英寸单晶圆处理。
芯源微在招股书中称,公司生产的涂胶显影设备产品打破国外厂商垄断并填补国内空白,在LED芯片制造及集成电路制造后道封装等环节,作为国内厂商主流机型已成功实现进口替代。另外,公司成功突破了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前道晶圆加工环节的涂胶显影设备技术,于2018年下半年分别发往上海华力、长江存储进行工艺验证,其中,上海华力机台已于2019年9月通过工艺验证并确认收入,长江存储机台目前仍在验证中。
上市首日暴涨后,芯源微不仅未能形成一轮气势如虹的上涨,上市次日,芯源微就成了两市“跌幅王”。
12月16日,芯源微股价报收64.50元,较发行价26.97元上涨139.15%。12月17日,芯源微股价报收59.00元,下跌8.53%,而当天66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13家下跌,沪指上涨1.27%。
在股价波动背后,是芯源微财务报表中的诸多问题也广受质疑。财务报告显示,2016至2019年一季度,芯源微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820.99万元、2235.36万元、2123.22万元和267.04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71.62%、74.63%、64.61%和138.94%。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