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28日讯,27日晚,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引起市场对跨境监管合作的关注,自瑞幸咖啡自曝财务造假以来,证监会第一时间对外表明严正立场,并就跨境监管合作事宜与美国证监会沟通,美国证监会作出了积极回应。
上述负责人表示,中国证监会一向对跨境监管合作持积极态度,支持境外证券监管机构查处其辖区内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在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多边备忘录等合作框架下,中国证监会已向多家境外监管机构提供23家境外上市公司相关审计工作底稿,其中向美国证监会和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提供的共计14家。
4月27日,针对网传瑞幸咖啡被公安、工商部门接管以及证监会进驻一事,瑞幸咖啡发布声明称,公司正在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对瑞幸咖啡经营情况相关工作的了解。公司及全国门店运营正常。但对于“市场监管部门”的范畴,瑞幸并未予以准确说明。
“被接管”传闻发酵之外,还有媒体曝出,部分供应商已对瑞幸取消合作。在美股市场,由于被要求披露更多信息,瑞幸咖啡自4月7日以来一直处于停牌状态,已经停牌超过2周。
目前,瑞幸点单系统正常开放,优惠券发放仍在进行。
在瑞幸咖啡造假事件曝光之后,市场一直在争论一个问题:究竟是瑞幸咖啡所要探索的这种商业模式有问题?还是瑞幸咖啡本身的扩张模式有问题?
东兴证券分析师王健辉团队认为,瑞幸咖啡出事最重要的原因是其扩张模式出了问题。瑞幸咖啡的错误首先在于其选择了闪电式扩张的模式,这种扩张模式并不适合它,而并非其商业模式本身一定跑不通。
如果瑞幸咖啡能够稳步扩张,精细化运营,不断迭代是有可能做起来的。一家创业公司本来应该将自己的商业模型先跑通,再规模化扩张。其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在全国开了超过4500家门店,超过了星巴克20年在华开店总数。
这种疯狂的开店过程中,瑞幸咖啡的现金流持续为负,形成了很大的资金压力。虽然瑞幸咖啡手中现金较为充足,但是它仍然非常有动力去融资。这对诱发其财务造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平安证券魏伟等提及,自4月2日瑞幸咖啡自曝财务造假以来,爱奇艺、好未来等数家中概股也相继遭到机构做空,中概股信用危机愈演愈烈,4月22日,美国证监会主席在媒体上公开警示中概股风险,引发市场对于中美资本脱钩的担忧。
目前,疫情叠加美国大选促使中美在资本、经济等领域加大博弈,瑞幸事件或引发美国对中概股的大规模调查,促使中概股回归A股市场;中美股市估值差异也是中概股回归A股的重要驱动力,从个股来看,同时在中国和美国上市的6家公司当前的A股估值均高于其美股估值。瑞幸咖啡事件或掀起新一轮中概股回归A股的浪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