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上海,研究员 何律衡)讯,继昨日创出历史新高后,港股中芯国际今日盘中继续上涨,涨幅一度达7.57%,续创历史新高价。
仅用19日过会,3日后又“光速”提交注册……近期,中芯国际闯关科创板备受关注。作为中国大陆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配套服务最完善、跨国经营的专业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一度被机构认为是中国半导体的崛起先锋。
针对中芯国际可能失去的大客户14nm订单,国信证券认为,中芯国际不缺需求,缺产能,目前正在快速扩大14nm产能。一是国内的其它公司会补上需求,例如紫光展锐、比特大陆等。二是成熟制程向14nm先进制程提升,例如在电源管理、蓝牙、WiFi等应用领域。
而对于将半导体代工与曾经的面板行业作对比,认为中芯国际盈利困难的说法,该机构指出,是美国限制了全球龙头与中芯国际竞争,相当于中芯国际独立于全球市场发展,而其作为中国大陆半导体代工的第一名,是会盈利的。
另一方面,半导体制造技术难度、竞争壁垒比面板高很多,而面板是全球竞争的,容易出现价格战。因而国信证券认为,中芯国际在国内第一的市场地位很稳定,特别是先进工艺并不会出现价格战。
此外,对于中芯国际在7nm、5nm等更先进制程方面的规划,国信证券认为,先进制程的IC设计费用越来越高,设计公司难以承受,从成本和收益角度看都不会迁移。
该机构指出,7nm芯片设计成本超过3亿美元,3nm开发出GPU设计成本达15亿美元,能用到7nm工艺的产品和公司都很少。所以,既不会出现很多芯片设计公司迁移到7nm/5nm,也不会有代工厂再做7nm/5nm以下工艺,例如格罗方德、联电已经放弃7nm研发。
国海证券认为,中芯国际在科创板上市,将提升其融资能力,为其先进制程研发和扩产保驾护航,将有助于提升我国芯片设计企业芯片供应的稳定性,推动半导体产业链快速发展。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芯国际在科创板上市之后,将成为第一家“A+H”股的红筹企业,华安证券指出,中芯国际的回归,在给其他红筹股回归奠定良好基础的同时,鉴于中芯国际国产供应链正加速成长,国产替代的呼声将更加高昂,国产供应链将明显受益。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