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记者 张克瑶),程序代码库分析平台“思码逸Merico”(以下称思码逸)近期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将用于产品开发、服务优化和团队扩张。
2018年成立、2019年初上线企业版产品的思码逸已服务字节跳动、滴滴出行、Uber、长亭科技等行业客户。不过,《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多位软件开发人员发现,以思码逸为代表的代码分析产品或需加大市场培育。
据了解,思码逸产品能从代码库提交历史中提取回溯数据,进行开发者贡献与效率、软件工程质量、组织人才发展三方面分析,并提供实时反馈,提高研发管理者和开发者的效率。
“我们经常能接到该类产品的上门推荐。”整体浏览过思码逸官网,某全国性商业银行上海科技中心研发人员高先生表示,从表面来看,该类产品是规范项目组内各个程序员的基础工作,减少开发与测试等部门之间的沟通成本。
高先生介绍,该类产品相当于后台工具,基于近年来业内比较火爆的DeVops(注:Development和Operations的组合词)概念,即开发运维一体化,目前各大公司都在做,只是现阶段市面上DeVops概念性强,真正落地的并不多见,自己去年就曾在DeVops项目组做过,公司投入几百万但收效甚微,今年公司又重组DeVops项目组,组织70-80人继续做。
那么,为何各大公司都在投入DeVops?高先生以思码逸官网介绍中提到的Docker部署为例,Docker是谷歌十几年前都开始做的技术,这几年向外界开放,大家都在用这款好用的运维部署工具,虽然谷歌之前投入很大,但现在全世界都在用,对谷歌收益也很大,各大公司投入DeVops也是想这样做。
然而,还在成长阶段的“思码逸”们,还没获得程序员们的“芳心”,包括高先生在内的多位一线研发人员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该类产品顶多解决代码中的基础bug,产品涉及的业务bug是无法解决的;更有一线研发人员反馈:“从来没觉得这种东西能提高效率,产品没有意义。”
某中小游戏公司研发主管坦言,其实技术人员都不太喜欢该类产品,但是从项目管理角度还是需要的,毕竟能更好分配任务、推进进度,所以管理人员愿意使用该类产品,一线研发人员则有抵触心理。
高先生提醒,就他个人了解的情况,国内各大公司做DeVops都是采用国外已有的工具,然后封装再开发。
思码逸成立当年年底曾获得Polychain Capital和OSS Capital 110万美元天使轮投资,本轮融资由GGV纪源资本领投、联想之星及前轮投资者Polychain Capital跟投。
关于思码逸产品技术以及未来发展计划等相关问题,《科创板日报》记者多次联系思码逸办公电话,截稿前未能获得接通。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