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19日讯,新型eSIM卡的规模性应用又向前一步。据工信部网站今日发布的信息,已同意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开展物联网等领域eSIM技术应用服务,且仅限开通数据业务和与之相关的定向话音、定向短信业务。
近日,中国移动已启动大规模采购eSIM晶圆,采购总规模达7000万颗,其中消费级晶圆4000万颗、工业级晶圆3000万颗。据悉,这是中国移动在2018年第一次采购eSIM晶圆之后,再次大手笔采购,按照2018年的采购限价计算,本次采购上限金额将达到4000万元。
eSIM卡的出现进一步缩小了传统SIM卡的体积,同时降低成本,应用领域不再局限于智能手机,而是可以拓展到各类可穿戴设备、平板、汽车、医疗、工业等场景。目前终端厂商、运营商和eSIM技术方案提供商都纷纷布局,eSIM卡正拓展更多应用场景。
eSIM已经逐步被大多数厂商采用。苹果早在2011年申请了eSIM卡专利,使其用户无需SIM卡 就可以直接访问运营商提供的无线网络服务。目前,另已有多款智能手表支持eSIM功能。
据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研究报告,预计到2025年,用于物联网应用的eSIM的销量将增长到3.26亿美元,相较于现在将翻一番以上。ABI Research的报告,也称到2024年eSIM出货量将达到8.75亿,年复合增长率为27%。
东方证券观点认为,5G时代,新型SIM卡产品的应用将带动增量和换卡需求。eSIM卡更有望和其他领域深度融合,创造更大价值。
财联社梳理eSIM相关概念股如下:
紫光国微:紫光同芯微电子早在2018年4月就加入了中国联通发起的eSIM产业合作,同年公司安全芯片通过联通eSIM测试。、
广和通:2020年上半年发布全球首款5G+eSIM模组FG150 eSIM和FM150 eSIM。
天喻信息:公司的eSIM产品已批量出货。
澄天伟业:其宁波工厂具备eSIM卡生产能力。
歌尔股份:公司智能穿戴产品使用eSIM卡,独立性提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