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150亿!格力电器启动新回购,上半年刚完成累计120亿元回购

格力电器再度抛出巨额回购,美的、格力两大家电巨头或再度燃起回购大战。

5月26日晚间,格力电器(000651.SZ)发布关于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的报告书,本次回购的方式为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实施公司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报告书显示,公司用于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75亿元(含),不超过人民币150亿元(含),具体回购资金总额以回购期满时实际回购股份使用的资金总额为准。同时,结合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拟定本次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人民币70元/股,未超过董事会本次回购决议前三十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150%,具体回购价格将综合公司二级市场股票价格、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确定。

按照回购最高限额来看,本轮力度或将超过公司2020年公司发起的120亿元回购规模。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美的集团(000333.SZ)启动上限高达140亿元的股票回购计划,彼时被称作“A股史上的最大回购”。4月,美的宣布此次回购方案提前实施完毕,累计回购金额为86.64亿元。格力电器若最终完成预告的回购规模,或将超越美的集团,刷新A股史上最大单次回购金额纪录。

【格力就是有钱?】

最新方案显示,本次格力电器拟回购股份价格上限70元/股。如果按照回购资金总额上限150亿元测算,预计回购股份占目前公司总股本的3.56%;按回购总金额下限75亿元测算,预计可回购股份占比1.78%。具体回购股份的数量以回购期满时实际回购的股份数量为准。

格力电器表示,本次回购实施期限为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公司如未能在股份回购完成之后36个月内实施前述用途,未使用部分将履行相关程序予以注销。

对于本次回购,格力电器说明系公司董事会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并结合公司经营情况、主营业务发展前景、公司财务状况以及未来的盈利能力等因素而事实。本次拟使用自有资金回购的部分社会公众股股份,将用于实施公司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以此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管理团队持股的长期激励与约束机制。

格力电器表示,根据公司经营、财务、研发、债务履行能力及未来发展情况,公司认为人民币150亿元的股份回购金额上限,不会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财务状况、研发、债务履行能力和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高达150亿元的回购上限,格力电器为何如此自信?根据公司此前披露的一季报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未经审计),公司资产负债率62.56%,货币资金为达到1466亿元。假设按照此次回购资金上限计算,回购斥资将占公司总资产的4.90%,占净资产的13.28%。

【近一年内三次推出回购】

其实此次回购,是格力电器去年以来的第三次回购。回溯格力电器此前的回购信息,我们可以发现:

2020年4月,格力电器首次开启股票回购计划。公告称,拟回购公司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30亿元且不超过60亿元。今年2月底,格力电器公告称,公司第一期回购方案已实施完毕,最高成交价为60.18元/股,最低成交价为53.01元/股,成交总金额为59.99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2020年10月,格力电器公布了第二轮回购计划,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30亿元(含)且不超过60亿元(含);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70元/股。今年5月18日公告称,第二期回购股份完成,总计回购约1.01亿股,成交额60亿元。

两轮回购完成,格力电器用时一年多,共计耗资120亿元,回购公司2.09亿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3.48%。

【美的回购也不“手软”】

其实,另一家家电巨头,美的集团近一年也启动了多次大规模回购。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美的集团已累计回购198.76亿元股份。

今年2月,美的集团启动了前述上限高达140亿元的股票回购计划。截至4月提前实施完毕,累计回购金额占比达到总股本的约1.42%。

5月10日,美的集团启动了今年第二轮股票回购计划,公告称拟以25亿元-50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00元/股,同时控股股东美的控股此轮拟出资不低于8亿元增持。

除回购股份外,5月21日,美的集团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美的控股一致行动人何享健计划6个月内,以自有资金不低于8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