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冲量的激光器公司有没有未来?

2004年大族激光的上市,并没有带火“激光”这个产业,甚至当时很多人都不知道激光设备的核心光源——激光器是个什么产品,大族激光设备用的是哪个品牌的激光器。反而在十多年后,随着2018年锐科激光上市、2019年杰普特上市以及今年的英诺激光上市,激光产业在投资人眼里才变成了一个重要的领域,并深深参与其中。

我在华为和腾讯工作过十多年,对硬科技和互联网都有所涉猎。如今作为投资人进入激光圈,看到激光产业这些年的逆势增长,国产品牌的奋力崛起,颇感欣慰;同时也为市场中的一些怪象和无序,忧心忡忡。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激光器行业的重要代表、光纤激光器产品的寡头公司IPG掌握着国内主流光纤激光器产品的定价权和定价方式。他们基于激光器的功率来定义激光器产品和价格。国内激光器厂家都曾经是IPG的跟随者。2018年,锐科激光正式登陆创业板,奠定了其在国内激光器行业的龙头地位,打破了被国外品牌垄断的激光器价格市场,同时也打破了激光器行业的市场和价格格局。

国内诸多激光器品牌的崛起,打破了国外品牌长期的价格垄断,同时也使得国内整体激光器技术得到大幅提升,进入市场的企业越来越多。于是,市场上的主流公司打响了价格战的第一枪,随后其他激光器厂商全面跟进。主流公司可以依靠前期积累拖死其他未竞争对手,但是规模较小的一些公司要想参加价格战,就只能去资本市场赚投资机构的钱。行业价格战从此开始,愈演愈烈,持续至今。作为核心光源的激光器产品,本应发展技术赶超国外,但却陷入深深的价格战,科技产品卖价堪比“白菜价”。

依靠价格战低价冲量,有些人觉得能获得投资人的青睐,赚资本的钱,有些人觉得能扩大市场规模,还有些人觉得可以像互联网一样,先赔钱占领市场再赚钱。但是更多的经验和更深层的认知告诉我们,价格战犹如饮鸩止渴,对行业及客户伤害极大。低价冲量的激光器公司没有未来。

低价竞争伤人伤己,投资机构也会避而远之

首先,价格战的低价导致行业内公司不赚钱,不赚钱的企业是无法持续投入研发的。对于高科技企业,没有研发投入就意味着没有未来。华为每年在研发上投入巨资,保证了其产品线是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生产一代,即使在被限制的紧张时期,依然保障了大量的研发投入。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的竞争力和未来。没有未来的企业,投资人不会投资。

其次,低价不赚钱的公司,不能持续为客户服务,就更不能持续的为客户创造价值,最终被客户所抛弃。被客户抛弃的公司,是完全没有未来的;也许有些客户对产品服务是完全没有要求的客户,但是这样的客户是“劣质客户”,在工业市场,始终服务“劣质客户”的企业,是完全没有未来和希望的。没有未来的企业,投资人不要投资。

最后,价格战的低价会直接伤害客户,伤害整个行业。价格战的产品价格波动不仅频繁而且幅度大,导致客户不敢采购、备货、付款等等,导致整个行业的生产节奏被打乱,账期变长、坏账增多。对客户及整个产业链上面各个环节的企业,都有较大的伤害,伤人伤己。对于这类企业,投资人不应该投资。以免企业用资本游戏,加剧价格战,扩大伤害面和伤害深度,波及相关联的行业和企业。

低价冲量公司终非良人,只是昙花一现

有些金融圈朋友或者投资人支持所投企业参与价格战,有个错误的理由。他们认为,依靠低价扩大市场规模后,再扩大企业销售规模,有了规模省省就出了利润。然而这种商业套路在激光器这个特殊的产业是完全不成立的。

第一,激光器产业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据《2021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国内光纤激光器的市场规模达94.2亿元左右。相比国内工程机械行业7000亿元的市场规模,相差数个数量级。工程机械行业也存在激烈的价格战,一线公司一是为了扩大销售和江湖地位,另一方面是为了走向海外市场。但是光纤激光器产业规模太小,这个时候的公司价格战恰恰会扼杀了刚刚起步的国内激光器产业。无序低价给市场引入了众多“劣质客户”,市场规模的增加犹如昙花一现。另外激光器公司因为价格战销量增加了,但是和价格下降相互抵消,营收反而增长不明显。所以低价冲量,不能带来有序的市场规模扩大和销售规模增长,更何谈后面的省出利润?

第二,激光器行业市场“长尾效应”不够,技术和产品迭代较快。依靠低价冲量占领的市场,极易被其他对手低价占领,或者在1年后产品更新迭代被人替代。没有客户粘性,低价冲量带来的只是一时爽。这类公司无论一线还是三线,投资人都不会投资。

第三,像激光器这类工业产业,无法像互联网企业学习,先赔钱扩大规模再赚钱。互联网企业的这种商业模式,依靠大量粘性客户、顶流的网络效应,以及有类似垄断定价的机会。首先,如上面论述,激光器这类工业公司粘性不足。其次,没有网络效应,激光器公司需要B2B一单一单的谈。再次,定价机会不足,国内这类产业相比国外还是有很大差距,没有完全自主定价的机会。低价冲量,考虑以后赚钱的公司,投资人要远离。

难道不能低价冲量后,降低成本,或者向产业链上游发展,自制器件通过上游赚钱么?这也只是痴人说梦。

其一,低价冲量后,企业会控制成本,更加精益运营。但是价格战到一定程度,成本下降速度赶不上价格下降速度。对供应链的压力会导致产品品质的下降。同时,无论一线还是三线,都会有厂家开始减配。不仅伤害客户而且伤害自己。

其二,依靠产业链整合,上游会有大量固定资产投入。工业行业又有大量的账期和应收账款。低价冲量后赚的钱,只存在报表上,看得见摸不着。

总之,价格战是国人常用的方法,但是不同行业不同阶段,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甚至产生负面效应。有序的降价才是真正的利于行业。一些企业依靠融资低价冲量只是资本游戏。工业企业无法和互联网媲美,烧投资人的钱,低价冲量看营收。到头来也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对于这类企业建议及时调整价格战,合理价格保障利润空间,才能更好的为客户服务,使行业走回正轨,有序发展,珍惜股东的资金和信任。对于投资人朋友,则需擦亮双眼,谨慎识别,某些依靠低价冲量的企业只是昙花一现。募资不易,珍惜手中的子弹。(来源:猎云网)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1-07-23
低价冲量的激光器公司有没有未来?
低价竞争伤人伤己,投资机构也会避而远之。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