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我们只想对家人感恩而不是购物”——来自消费者的心声

文| zora

11月24日讯,往年的黑色星期五往往在前一天就开始了降价活动。对于已经列好购物清单的的美国消费者来说,感恩节当天就可以去商店排队了,而一整天的血拼常常令当天的火鸡都吃的很匆忙。但是,今年的情况可能会开始发生转变,购物所取得的战利品给消费者带来了无尽的空虚感。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更想在这一天和亲人共享佳节,而不是无止境的买买买。零售商们推出超级购物计划估计要泡汤了。

传统上,零售商都会为了感恩节第二天的黑色星期五早做准备,多年来,店铺开张的时间越来越早,光是感恩节当天就要销售到半夜,然后第二天再早早的开门迎客,至到黑色星期五结束才能停止忙碌的脚步。而员工们在感恩节当天的休息时间也因此被剪短,渐渐的,人们开始对这种现象感到不满。

首先提出抱怨的是失去节日的店铺员工,随后,购物的空虚蔓延到了消费者身上,消费者也开始加入了抵制感恩节购物的活动当中。有消费者表示,感恩节的意义已经将焦点转向了对物质的追求,这让节日变了味儿。

反对声蔓延开来,一些零售巨头已经感受到了来自社交媒体的压力。

许多店铺员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贪婪的零售商不能决定我的假期”,有的人则呼吁“我们应该感恩,而不是在停车场排队,等待商店大门打开的那一刻。”有的人则直接喊出“抵制他们!”的口号,并作出了行动。有超过143,000的网友在MoveOn.org网站上签署请愿书,承诺不在感恩节购物,并请求零售高管在节日当天关闭店门。“假日与家人在一起不应该成为有钱人的奢侈品,”请愿书上写道,“我们认为所有工人都应该得到放松的机会并且与亲人致谢。”其实早在2011年,Facebook页面上就出现了“抵制黑色星期四”的活动,到今天已经有了147,000 名跟随者。页面上写着“我不在感恩节购物”,而这张图片在三周内已经被分享了80,000次。

调查公司以及科技公司的数据都显示,59%的消费者都不支持感恩节店铺开张。美国的一些店铺已经在去年实行了这一倡议,在今年将会有更多的零售商效仿。

黑色星期五从去年开始就显示出了衰落的迹象。去年黑色星期五当天的销售额下跌了12%至102亿美元,而感恩节只有17.6亿美元的销售额,比2014年减少了12.5%。根据ShopperTrak的统计,今年的销售额会比去年下降12%,黑色星期五俨然疯狂不再。经过多年的购物节的血拼,消费者正在逐渐回归理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对黑色星期五感到厌烦。根据《消费者报告》的一项调查,有57%的消费者称购物节就是无意义的炒作,他们不想参与其中。

而网购是主要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传统零售业已经被互联网围困,本周的黑色星期五将尤为明显。消费者在去年的黑色星期五当天大约在网上消费了27.2亿美元,上涨了14%,而感恩节当天的网购金额也比前一年高出25%至17.3亿美元。根据美国零售联合会,今年购物季的网购消费额将增加7%~10%,大约为1170亿美元。

除了抢占市场份额外,网络购物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是令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从而减少了冲动购物。

消费者可以通过theblackfriday.com这样的网站提前几个月浏览黑色星期五的商品广告,这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制定合理的购买计划。通过比价和产品质量调查,消费者可以知道一件商品是否值得购买。而这样做的结果是,消费者发现很多东西没必要购买。

敏锐的消费者发现,零售商将他们去年囤积的电子商品在今年以相同的价格售出,根据网站WalletHub.com的研究,有超过17%的在售物品价格在黑色星期五比亚马逊平时的售价还要高。而一些正在促销的电视机都是劣质品牌,并且提供的选择性很少,这看起来一点都不划算。此外,零售商今年提供的“黑色星期五折扣”比往年都要早。一些店铺在万圣节前就开始准备,并且在11月和12月都将提供深度折扣,消费者随时可以获得更多优惠,这减少了下单过程中的紧迫感。

相比之下,零售商就没那么好运了。早早开始的购物季不仅没有增加零售商的利润,相反,还稀释了利润,零售商需要支付更多的工资、更多的安保措施和其他运营成本,可谓得不偿失。零售商可能已经对马上到来的购物季感到心灰意冷,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和互联网对传统零售业的冲击注定让这个疯狂购物季不再疯狂。(文/zora)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