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央行一齐出手,聚合支付面临洗牌?

文| zora

2月8日讯,2016年互金行业监管加强的趋势将在2017年继续延续。在第三方支付机构被要求实行银行三方存管之后,“第四方”支付机构——聚合支付领域——也加入了银行的整改队列。

春节前夕,中央银行向其各分支机构下发了一份《关于开展违规“聚合支付”服务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尽管央行此次行事十分低调,但这份通知还是迅速在业内传播开来。

通知中显示,监管机构要求各辖区内开展对“聚合支付”服务机构及其业务的摸排清查工作,并于2017年2月28日前完成。随后,各路媒体又陆续刊发了济南、深圳等地区支行发布的通知原件,大有全国各地监管者“围剿”聚合支付的架势。

那么,何为聚合支付呢?聚合支付又是如何踩了监管者的雷?

聚合支付服务是一种依托于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全国 / 区域性清算组织等的支付通道与清结算能力,利用自身的技术与服务集成能力,整合这些机构的支付服务,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为商户提供技术对接、集合对账、差错处理等多样的支付服务。

通俗来讲,聚合支付就是将众多第三方支付聚合在一起,为商户提供支付便利,节约收银成本的一项技术服务。随着第三方移动市场规模的扩大,支付机构越来越呈现碎片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简化支付流程并为商户提供其他一系列服务的聚合支付市场应用而生。

规范化的聚合支付能够有效地帮助商户减少支付成本,提高商户的支付效率,优化商户的支付体验。然而,这种益处发挥的前提是规范化,当这种支付方式脱离了合规的边界时,一系列违法违纪的乱象就产生了。

此次央行发布的《通知》中提到,

“聚合技术服务商严格定位于收单外包机构,不得从事商户资质审核、受理协议签订、资金结算、收单业务交易处理、风险监测、受理终端(网络支付接口)主密钥生成和管理、差错和争议处理等核心业务;不得以任何形式经手特约商户结算资金,从事或变相从事特约商户资金结算;不得伪造、篡改或 隐匿交易信息;不得采集、存留特约商户和消费者的敏感信息……”

四个“不得”正是当前一些违规的聚合技术服务商所踩到的“雷区”。这些服务商也因此成为了当前人人喊打的“二清机构”。

聚合支付服务商的种类有多种,包括技术集成类、机构转接类、机构直清类以及资金二清类等。技术集成类为商户提供技术对接服务,机构转接类通过有资质的机构从事信息聚合服务,机构直清则是有资质的机构自己做聚合支付,这三类聚合支付服务都是合法合规的。唯独第四种“资金二清类”,不具备相应的资质却从事支付业务和资金清算工作的机构,是此次央行主要的打击对象。

自央行颁发支付牌照以来,截至目前,具有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非金融机构支付牌照的第三方公司一共有200多家,而其中具有银行卡收单牌照的公司只有62家,其中全国收单牌照仅43家。在这仅有的几十家拥有收单资格的公司中,具备竞争优势的也只有包括支付宝、微信在内的几家大型第三方支付机构。因此,一方面不具备资金清算资质的服务机构想要在这个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另一方面,被处于垄断地位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所压制的小型支付公司选择将业务外包给聚合支付服务商,造成了当前移动支付领域充满“二清机构” 的行业乱象。

二清机构存在跑路风险

二清POS不到账、商户进价被篡改资金进入他人账户的风险事件已经屡见不鲜。一家正规的聚合支付服务商应该只参与信息处理,不碰资金清算,然而,在二清模式下,交易资金在清算给商户之前先进入了代理商的账户,只有等商家主动提取,资金才能到商家手中。通常情况下,商家收款时间是T+1的形式,如果资金在聚合支付服务商手中,就会形成资金沉淀。与拥有资金池的P2P平台类似,机构跑路的成本被大大降低了。

财新网报道称,据一位央行人士透露,“如果纯粹是技术整合,不涉及资金沉淀和客户敏感信息,就属于比较规范的聚合支付;但一旦涉及资金沉淀,必须马上叫停,监管要及时介入,不能重蹈此前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被动局面。”当聚合支付机构能够接触到客户的资金,就必须警惕是否有挪用款项的风险了。

此次爆出的央行通知中附带一张作为参考的“部分聚合技术服务商”名单,其中包括国内的32家聚合支付公司,在这些企业中有些可能专注于技术方面,但不能排除有些服务商存在“二清”嫌疑。

聚合支付的盈利模式仍在探索当中

盈利模式不清晰间接导致了“二清现象”的产生,相对于收取微薄的手续费,做资金清算更加有利可图。因此,开发聚合支付更多的应用场景将是该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聚合支付业务主要分为线上业务和线下业务。线下是聚合支付收单,将不同支付方式的收单集于一个二维码或者一个终端当中,主要为实体店服务。线上则是聚合网络支付,将各种支付方式(微信、支付宝等)集成于自己的平台,主要为电商服务。

目前来看,国内已经出现了30多家聚合支付服务机构。除了收取传统的交易服务佣金以外,这些企业正在探索如何利用技术来产生更多的服务收益。例如衍生出消费金融场景,以及通过广告来获取收益。例如,聚合支付服务商钱方好近,推出了国内首个基于写字楼商圈的消费类社区,服务于上班族与商户。ping++则专注于用技术提升服务,探索新的收费模式,或许能走出一条有别于手续费的新路。

此次央行选择在新年伊始打出对聚合支付行业的整改的第一枪势必会对市面上的二清机构起到威慑作用。严格的监管并不会打击整个行业的发展,相反,经过新一轮清查,市场中的良币或许能够驱逐劣币,带动整个行业更健康的发展。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