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4495起判刑33例 阿里呼吁对制假者加重刑罚

(原标题:举报4495起仅判刑33例 阿里呼吁全社会对制假售假者加重刑罚)

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阿里巴巴打假大数据模型体系共拦截欲在平台上发布的涉嫌假冒产品信息链接3.8亿个。然而,因法规和处罚力度难以跟上,在发布涉嫌假冒产品信息背后的制假者难以得到应有惩罚,如今这些制假份子仍向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整个互联网,发布涉嫌假冒产品信息。

“严格执法、加重刑罚,全社会拿出治理酒驾一样的共识和力度,才能从根本上治理假货。”阿里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在阿里巴巴2017年度打假工作交流会上向社会发出呼吁。

根据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披露的数据,2016年全年,阿里用大数据加人工复检方式,共排查出4495个销售额远超5万元起刑点的制售假线索;执法机关受理其中的1184条;公安机关能够依据现行法律规定进行刑事打击的只有469个,截至目前通过公开信息能够确认已经有刑事判决结果的仅33例。

另一组数据更令人惊愕,阿里巴巴抽取33份制假售假案件的判决书,发现已判决案例涉及47人,其中判缓期执行的有37人,比例高达79%。例如东部某省一个销售假冒品牌女性内衣案件,法院认定其涉案金额达200多万元,属情节特别严重,判决结果为判3缓4。

“制假售假成本太低,是当下社会假货困境的最重要因素。只有让制假售假庞大链条上的每一个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刑事处罚,才是中国从世界工厂走向自主创新,引领未来发展的可行之路和必经之路。”郑俊芳表示。

然而,企业没有执法权,只能发现问题、下架商品、向执法机关报送线索,然后等待处理,而立案、进入司法程序和量刑判决的过程更加漫长和艰难,最终受到应有刑事处罚的犯罪分子少之又少。

阿里巴巴可以尽力将假货隔绝在平台之外,但无法阻止制售假在线下的泛滥和平台间的流窜。截至2016年8月,12个月内阿里主动防控系统拦截了3.8亿个假货产品页面,“这些假货未能登陆电商平台,但在线下实际存在着,假货源头不除,无论线上线下都深受其害。”

阿里巴巴打假特战队总监叶智飞提到一个案例,2015年,阿里输出线索联合公安打掉一个制售假LV案,并抓捕了制假者;一年后,再和公安配合打掉又一个制假窝点时发现,这次与之前的案子居然是同一批制假者。

郑俊芳用“雾霾”来形容与假货的战争。线下假货源源不断地从小作坊、黑工厂中产出,像雾霾一样从四面八方袭来,阿里巴巴只能持续不断投入高昂的人力物力以识别拦截假货。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2-28
举报4495起判刑33例 阿里呼吁对制假者加重刑罚
举报4495起判刑33例 阿里呼吁对制假者加重刑罚,制假售假 违法犯罪 假冒产品 制假窝点 犯罪分子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