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的"日本病":传统的日式经营理念还能走多远?

(原标题:东芝的“日本病”)

学生时代,我经常跟我一个同班同学A君,就各自不同的人生观展开辩论。譬如1970年,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在位于东京都市谷地区的自卫队总部阳台上剖腹自尽,生前留下遗言:“生可以让人享受这个世上最美妙的事物,而只有死才能成就最美妙的事物。”当时,三岛身为一名文艺界人士的真挚态度,让我深感钦佩。

但是,A君跟我的想法截然不同,他认为:“三岛由纪夫是日本最愚蠢的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过上安稳的生活。日本好不容易才走进一个和平稳定的时代,为什么偏要跑去自卫队给自己安稳的生活划上一个句号呢?真是愚不可及!”“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过上安稳的生活。”——从学生时代起就一直把这句话视为口头禅的A君,大学毕业后选择就职的企业是东芝。A君在正式拿到offer的时候说:“我选择企业的标准是企业员工的离职率要低。也就是说,这家企业的大部分员工都工作到退休年龄,即基本上是终身雇佣。在这一点上,东芝员工的离职率几乎为零,是一个能度过安稳人生的理想企业。”

诚然,东芝是日本电器生产领域的代表性企业。早在1875年明治维新之后不久,东芝正式创立,是日本最早生产冰箱、洗衣机、吸尘器、微波炉、电饭煲和笔记本电脑等家用电器的行业先锋。2016年3月统计的年度销售额为2兆875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750亿元),企业员工总数多达18万7800人。

然而,这家日本代表性的家电生产企业如今正濒临倒闭的巨大危机。

两年前,东芝爆光了一大丑闻。2015年2月,一名东芝员工向证券交易监事会检举揭发:“我公司常规性地做假账。”由于检举内容十分具体,证券交易监事会决定对东芝开展调查。

日本企业的决算年度通常从每年4月开始,截止次年3月为止。由于东芝内部检举引发的假决算嫌疑,2015年3月统计的年度决算并未对外公布。通过外部介入的第三方调查委员会调查,发现过去6年间,东芝的决算总计虚假增加了156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5亿元)的利润额。东芝持续做假账的理由是,一旦公布了业绩下滑的事实,会造成公司股价下跌,影响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最后不得不实施裁员等。但是,整个公司都参与其中的大规模虚假决算,让日本人对东芝的信赖降到了冰点。

翌年即2016年3月,整个日本都在关注东芝的决算结果,因为这一次东芝绝对不敢再做手脚了。但是东芝随后公布的天文数字再次让日本人大跌眼镜:东芝当年的亏损额高达483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0亿元),而联合销售亏损额为719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40亿元)。由此,日本舆论疯传“东芝危机说”。

事已至此,东芝不得不着手采取应对措施。首先坚决实施裁员,前后共计削减了1.4万名员工,并决心从家电、电脑、白色LED等不太盈利的领域退出。其次,把最有盈利能力的医疗器械部门以665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00亿元)的价格卖给佳能,进而把日常家电部门以53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2.5亿元)卖给中国的美的集团。通过这一系列动作,总算暂时度过了危机。

2月14日下午3时,位于东京都芝浦地区1-1-1的东芝总公司原本计划公布去年4月至12月期间的决算情况,各家媒体数百名记者早已赶至东芝总部守候,大家都很关注东芝公司的年度决算还会爆出何等“猛料”。然而,到了下午3点预定时间,纲川智社长仍然没有露面,只有公关部门的负责人在现场发放材料,纸上写着:“2017年1月8日和19日,本公司接到内部举报,集团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 Company(WE)存在诸多不完备的问题。独立监察人正在对此进行调查,相关手续目前还未完全结束……”

数百名媒体人士只得继续在东芝总部守候了2个半小时。下午5点半,纲川社长终于带着憔悴的面容出现在媒体面前,并且再次公布了令人震惊的数字。

“首先,我对本公司推迟近一个月公布最终决算表示歉意。根据尚未认可的参考数据显示,东芝去年在美国的核能项目共损失了712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30亿元),预计纯亏损额为499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0亿元)。截止去年12月,共有超过191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5亿元)的债务。”

2006年,东芝用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0亿元),收购了美国核能发电厂项目公司WE。然而随后,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紧接着2011年,日本发生福岛核泄漏事故,导致收购WE不仅无法盈利,反倒拖了后腿。可以说WE甚至把东芝总公司推入了濒临倒闭的危机之中。因此,日本媒体纷纷打出“19万员工的悲鸣”、“血色情人节”、“再见东芝”等标题,报道了东芝即将倒闭的消息。

经济专家们一致认为,东芝只能尽快把最后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半导体部门卖掉,用于及时“止血”,今后才能继续坚持下去。但是,一旦把半导体部门卖掉,东芝究竟还剩下什么呢?

不仅如此,还有媒体爆料称,东芝在美国经营的另一个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存在“1兆日元的大规模亏损风险”。141岁高龄的“东芝老人”现在几乎是满身疮痍。

多年前,日本还有一家企业跟东芝一样濒临破产边缘,那就是夏普。2015年3月统计的年度决算中,联合亏损额为222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0亿元),几近破产。然而去年4月,中国台湾的“鸿海”仿佛“救世主”一般出现,以388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0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夏普。

夏普并入鸿海之后1年,竟然奇迹般地复活了。上周的2月17日,夏普公布了年度联合决算,预计盈余474亿日元。而夏普已经很久没有“盈余”过了。鸿海派驻夏普的台湾籍总经理戴正吴被日本媒体视为“继拯救了日产的卡洛斯·戈恩以来最知名的外国经理人”,对他赞誉有加。

接下来的几个月间,日本以及世界各大企业,都会相继出手跟东芝谈收购事宜吧。

东芝,夏普,索尼,松下……这些作为20世纪日本经济引擎的大型日企已经患上了一种叫“日本病”的重症。简而言之,20世纪的日本式经营理念已经无法适应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新形势。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3-05
东芝的"日本病":传统的日式经营理念还能走多远?
东芝的“日本病“:传统的日式经营理念还能走多远?,东芝 日本 夏普 鸿海 松下 索尼 卡洛斯·戈恩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