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 杨敬尧 每日经济新闻编辑 姚祥云
近日,P2P行业大佬周世平在红岭社区发帖宣布,将退出P2P行业。这一震惊行业的重磅消息激起了P2P网贷行业的“千层浪”……
红岭创投为何突然宣布整改网贷业务,而作为行业“大咖”,它的退出是否意味着网贷平台已举步维艰?网贷行业目前的盈与亏,到底孰多孰少?未来,P2P的转型朝向在哪里?
针对这些热议纷纷,互金公司创始人、经营者、互金研究专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对行业内相关人士进行了专门采访。
大额标业务模式面临压力
NBD:近日,红岭创投周世平准备退出网贷行业,其退出原因会是什么?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从大额标转型消费金融标的确很难,一方面巨头加速入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入场已然较晚;另一方面,消费金融业务对场景、获客、数据、风控等都有很高要求,随着业务模式规范化,门槛也越来越高。所以,大标平台退出行业,也在意料之中。
高搜易联合创始人高啸:从目前的监管态势和红岭自身的状况来看,也不难理解。红岭是大额标的的开创者,参考银行的风控思路主营大额企业类借款,这在当年行业缺乏监管,良莠不齐的粗放发展阶段,无疑为平台的发展积累了一定品牌知名度和人气。但随着监管的落地,红岭主攻企业经营类大额标的经营方式与监管要求越来越格格不入。
宝通网董事长涂慧敏:监管限额的要求出台后,拥有大额标业务的平台面临一定压力,此次红岭的清盘计划应该是监管政策下的理性选择。但更多的还是业务模式和业务类型的转型。
优质资产是盈利核心
NBD: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P2P网贷行业贷款余额10449.65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
然而,周世平表示,网贷有规模,有不良资产,却没有利润。这一说法是目前行业的真实写照吗?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在专项整治背景下,去年网贷业交易量增长势头不减,说明行业还是有发展潜力的。从市场需求来看,我们国家消费信贷还处于起步阶段;另外,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限额令规定的100万能覆盖大部分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这个不能一概而论,整体看,行业盈利能力比较差,多数平台仍处于亏损期,但盈利平台也不在少数,关键还得看平台自身的资产结构、获客成本和风控能力。对于大额标平台而言,转型问题压力较大;若平台一直是小额标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借款客户数据,风控能力扎实,随着行业整改接近尾声,盈利能力会越来越好的。
高搜易联合创始人高啸:决定有没有利润的关键之处就包括坏账率、推广成本、综合运营成本等,其背后真正的核心是优质资产和优质流量的获取。对于大多数平台而言,想在流量上取得非常大的优势相对比较困难,那么,优质资产的获取必然成为平台的重中之重。
宝通网董事长涂慧敏:至于利润,除了和规模、资产相关,和公司运营也有很大关系。现阶段,行业有很多宣布盈利的大平台,也有一些小而美的平台,而更多的可能是处在一种盈亏平衡状态。
行业发展空间仍很大
NBD:去年4月,国务院组织14个部委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一年的有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自此,行业监管暂行办法,备案规范、存管指引、各类实施细则方案相继出台,P2P行业正走向更加合规的发展道路。
那么,未来P2P平台的转型方向会是什么?今后的发展道路怎样?
宝通网董事长涂慧敏:目前,很多平台的转型和布局都是围绕监管要求来的,比如开展小额业务,开展消费金融业务、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这些都是方向。整个互联网金融的空间还是很大,转型、整合、退出都是发展常态,不必过度解读。阳光总在风雨后,随着行业的愈加规范,平台要找准自己的跑道,相信行业光明的前景。
- 蚂蚁国际任命首席创新官,加速推进数字化战略发展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