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TI_GB2312">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国际金融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这场风波缘起于投资项目逾期无法按时兑付本息。
9月4日,中仁财富发布了《关于平台项目逾期及其处置方案的公告》,称经公司风控与合作方及借款企业核实,有个别借款不能按时归还本息,因此导致部分投资人的回款延误。
但中仁财富并未给出实际的具体解决方案,只表示,“在催收的同时,平台也在积极寻求多种处置方式。2017年9月20日前如果借款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或代偿,公司将启动相关处置方案。”
在压力之下,9月5日,中仁财富在官网又发了“致投资人的一封公开信”,声称公司突遭疑是黑催人员恶意暴力袭击,全体员工被驱离办公场所,致使公司正常运转瘫痪。而且数据遭损坏,需要时间进行修复。
针对还款计划事宜,这封公开信中终于有了稍微详细些的说辞。中仁财富表示,已引起政府主管部门关注,我司也主动及时报告,现决定由我司配合经侦部门五天之内制订详细还款计划,并由经侦监管执行。
“我在9月5日下午到中仁财富后,的确是看到办公场所遭到破坏,而且人去楼空,只有一些投资者来打探。”万启航称,我们已经来晚了,联系不到任何中仁财富的人。据我所了解,的确有极少数投资者在当天现场已拿回投资款,并不是中仁财富公告中所说的那样——否认了“给部分投资者还款资金”的情况。
万启航告诉记者,“当天晚上8点多才回家,但是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今天打算去深圳市南山区经侦大队一趟,但估计也就是做一些登记工作,不会有实质性的解决方案,目前只能等着看9月10日中仁财富究竟会拿出怎样的还款计划。”
据记者了解,万启航跟妻子两个人总共在中仁财富投资了18.8万元,他打算接下来几天不时就去中仁财富的办公场所看看。
事到如今,中仁财富仍在拿所谓的“央企国资股东”说事。
在没有任何实质内容的公告中,其还是不忘强调,借款逾期事宜不影响中仁财富平台正常运行,作为国有央企系互联网金融平台,中仁财富自成立以来始终遵循监管要求,坚持信息中介定位,规范合法运营,坚持稳健经营。
前者是由自然人陈庆百分之百独资的私企,后者则由中城建实业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投资的中采(厦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百分之百控股。而中城建实业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私人股份有限公司。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中仁财富的官网如今依旧赫然打着“银行存管系统开发调试中”的宣传。
根据中仁财富的公告,6月15日,中仁财富与厦门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分行正式签订资金存管合作协议,厦门国际银行成为中仁财富的资金存管方。
根据深圳市金融办7月3日发布的《深圳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网贷机构若申请备案登记,“资金存管本地化”成为必要条件。征求意见稿提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申请备案登记,需要与在深圳市行政辖区内设有分行及分行以上级别机构的商业银行达成资金存管安排。
如果说,中仁财富与厦门国际银行签订的合作协议早于深圳市金融发布《深圳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但是双方也只是进行了前期部分数据对接工作,技术对接和调试都未开始,完全可以及时做出调整,相较于那些已正式上线资金存管的平台其实要有更大的变动余地。
但显然,中仁财富是想挑战监管,或者说是抱着侥幸心理。
记者 付碧莲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国际金融报
- 蚂蚁国际任命首席创新官,加速推进数字化战略发展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