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来袭 银行的翻身仗是怎么打的?

极客网1月17日(北京)

2014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这一年,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养尊处优”惯了的传统银行,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风暴吹得蒙灯转向。还没来得及弄清咋回事,苦心经营多年的业务壁垒,就被这些披着互联网外衣的“入侵者”们轻松打破。多条重要防线失守,存款这一核心领地也遭遇猛烈入侵。传统银行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曾经被低估的对手,并在没有足够准备的情况下仓皇应战!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冲击到底有多大?看看这些数字你就知道了!

短短8个月时间,阿里巴巴旗下货币基金产品余额宝的规模就达到了4000亿。4000亿,是一个什么概念?它超过中国最小的五家银行的客户存款。2013年银行间债市全年共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也不过只有3500亿元。另外,仅在2014年1月份,百度、腾讯等其它互联网公司的网络理财产品就蚕食掉传统银行近万亿存款。可以说,如此猛烈的冲击,是银行此前从未遇到过的!

传统银行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受到的震撼不小。不过,银行们很快回过神来,开始反击。一方面积极部署金融互联网,开发新型互联网化的金融产品。另一方面使出混身解术封堵、限制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2014年3月份,三大国有银行联合祭出第一个杀手锏:拒绝宝类基金(主要是余额宝)协议存款。

这一招甚是厉害,此举的核心目的是拉高余额宝类货基产品资金成本,逼迫其收益率下滑,进而减缓存款外流压力。果然,银行的抱团跟进,让这一策略发挥作用。此后,余额宝的收益率一路下跌,直至7日年化收率跌破4.5%.大量资金回流到银行体系内。

与此同时,银行陆续出台用户存款转至余额宝的上限新规,此举意图非常明显,就是限制存款外流。据《极客网》了解,自2014年2月28日开始,工行将储蓄卡转至余额宝的上限从之前的无限额,降低到单笔5000元,单日5万元,单月5万元。而农行也从无限额降到单笔1万元,单日1万元,单月无限额。建行则将理财通的单日限额由50万元调至10万元。

这一策略与拒绝协议存款遥相呼应,拒绝协议存款产生效果需要时间,限额策略恰好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待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下滑到5%以下,存款外流则会大大减少。银行对时间的控制是行家,双管齐下,让银行在最短的时间内稳住了阵脚。紧接着,银行又祭出第二个杀手锏:推出类余额宝类互联网金融产品。

对于财大气粗的银行来说,要做一个“余额宝”,无论是在资金上,还是在技术上都不是难事。此前之所以不做,是因为银行们早已习惯了躺着挣钱,没动力创新。然而,余额宝的强势来袭使银行不得不“站”起来。2014年5月份以后,各大银行争相推出类余额宝类产品,并且凭借渠道和用户优势,很快造出很大声势。一大批准余额宝用户转投银行系货基产品,银行与余额宝的较量也渐入高潮。

事实上,大部分银行系“宝类基金”产品都是“应急品”,从一开始银行就没有打算长期深耕,它们仅是应对余额宝类互联网金融产品狙击的“临时武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留住你的存款。余额宝收益率“破5”之后,存款用户对余额宝的热情快速降温,银行系“宝类基金”的历史使命也基本完成,原来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瞬间销声匿迹。

经过此番折腾,银行基本化解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冲击力。接下来,则是想办法加速布局金融互联网化,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出适合新时代需求的新型互联网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互联网学金融比较难,但金融学互联网要简单得多。纵观欧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以银行为代表的的传统金融互联网化一旦完成,纯互联网公司的金融产品优势将被极大弱化。所以,中国银行业仍有翻转战局的条件。

有条件并不意味着有胜算,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的较量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时间。谁的战略落地快,谁就能赢得更多优势。为了争取更多时间和机会,银行又祭出第三个杀手锏:游说监管机构给非银行类货币基金规模设置上线。

无论在全球任何国家,监管对于金融产品的生存、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新一轮金改刚刚起步,尽管利率市场化和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已是既定方向,但如何去做尚未形成定论性细则,所以,未来监管政策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众所周知,银行是拥有全牌照的金融机构,如果能在监管上限制住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无疑是最简单、有效的途径。因此,大家会在各种场合看到高大上的银行人士大谈特谈“系统性分险”,提醒监管部门考虑货币基金的风险并加强监管,并对非银行类货币基金规模设置上线。

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内货币基金监管呈现出不断收紧态势,监管标准将趋于严格,投资的约束也将趋紧。对于银行来说,这是巨大的利好。

经过几轮较量,银行表现非常出色,打了几个不错的翻身仗。现在已基本摆脱了时时被动挨打的局面。不过,银行与互联网派金融势力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谁能成为下一轮角逐的赢家还很难说。本月4日李克强总理到访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并敲下电脑回车键,亲手发放了互联网银行的第一笔贷款。此举,被业界认为是一个标志性信息,预示着互联网金融的春天即将到来!由此来看,传统银行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我们拭目以待!(完)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5-01-17
互联网金融来袭 银行的翻身仗是怎么打的?
2014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这一年,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养尊处优”惯了的传统银行,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风暴吹得蒙灯转向。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