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万民
来源:独角金融
逾期率并不是备案的直接要求,却与备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随着网贷备案最后期限的临近,各地备案细则密集出台,各平台也纷纷在业务和产品方面进行调整,以求在备案这场生死大考中突出重围。
银行存管、信息披露、标的限额……当平台的目光在备案明确要求的方面着力改进的同时,一项不在《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中明确指出的指标也在悄然地对备案产生影响。
这项指标,就是网贷平台的逾期率。
事实上,平台的逾期率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相关从业者讳莫如深的话题。毕竟,对于出借方而言,对投资风险性的重视毋庸置疑,如果逾期率太高,出借人会担心自己的投资无法收回。这种需求在国内的网贷行业甚至曾一度导致刚性兑付的流行。
可以预想到,这样一项至关重要的指标,即使没有被明确指出,对于网贷平台的整改验收,依然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逾期率会如何影响备案?
网贷平台的风控系统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相比相对薄弱,借款人逾期的情况难以完全避免,合理水平内的逾期率也是正常现象。
事实上,逾期率与备案并不是直接相关,而是与备案要求中的信息披露相关。
去年8月份,银监会印发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下称“《指引》”)中明确指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每月要向公众披露的信息中包括“逾期金额及笔数”。
紧接着在12月份出台的《通知》中又要求,在整治结束前,网贷机构要严格按《披露指引》进行信息披露。
逾期率,尤其是高逾期率,对于平台来说是个讳莫如深的话题,原本继续犹抱琵琶半遮面也能活得滋润,但是《指引》和《通知》的出台,让冰块必须浮出水面。
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石大龙分析,“
如果一个平台的逾期率过高,可能会导致其他条件不符合备案的要求,比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不敢出具审计报告、法律意见书等证明材料,进而导致无法备案。”
由此可见,逾期率对备案产生的影响并不直接显现,而是通过一些相互关联的因素而体现。上海九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敬向独角金融表示,目前,各省市已经发布的备案指引虽然没有对逾期率作出量化指标,但其作为运营信息的一部分有着进行披露的客观要求,如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对于备案造成阻碍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另外,麻袋理财研究院研究总监路南从监管、平台、舆论三者之间的关联出发,向独角金融表示,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影响,逾期率高说明平台风控堪忧,平台信用风险高,社会舆论会对监管有影响,因此,逾期率过高必然会对备案产生一定影响。
逾期率虽然会对备案造成一定影响,但毕竟是隔了一层,与之相比,银行存管、产品合规、其他信息披露等合规准备工作更为迫切。
逾期率的解决办法对于平台来说简单又直接。朱敬表示,现在许多平台已披露的逾期率与之前预计相比,已经有大幅的下降,究其原因,无非是找关联方接盘已经或即将逾期的资产,或者通过对原有借期进行展期来实现。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备案临近,平台都在忐忑,路南认为平台并不会为了备案专门把逾期率数字做好,而是会把主要精力用在提高用户体验、提升舆论评价、品牌形象上面。
“平台可以通过第三方来进行一定的代偿,比如近期多家平台和保险、融资担保公司合作推出的保障计划,因为中国互金协会的逾期率数据口径的关系,代偿之后逾期率会有所下降。长期来看,平台还是要做好风控,提高平台上的资产质量。”路南如此说道。
不过,风物长宜放眼量,在备案的铡刀之下,平台的逾期率也许可以通过简单操作来解决,但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还是如路南所说,要在风控和资产质量上把好关。
2018年,对于网贷行业而言,是合规备案关键的一年。对于网贷备案,对于网贷行业今后的发展,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与我们讨论。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独角金融。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蚂蚁国际任命首席创新官,加速推进数字化战略发展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