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最近的一份报告,大约有4500万美国人缺乏传统意义上的征信记录,不能获得自己的通用征信评分。
此报告数据来源包括三大征信机构Equifax,Experian和TransUnion的商业信用报告(隐去了详细个人信息),还参考了美国人口普查数据。
三大征信机构的信用报告常被用于做出信贷决策。一般来说,出借人会根据信贷评分,例如FICO评分或者华帝评分法(VantageScore)来决定是否通过一个贷款申请。同时也会有人参考信用评分决定贷款的具体利率。如果消费者没有信用记录,或者记录不足以提供足充分的信息来证明他的信用状况,出借人可能就不会给他发放贷款。结果就是缺乏信用历史的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无法介入信贷系统。
这样的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想要申请贷款,将面临极大地挑战。“没有信用报告和信用评分,金融机构将难以评估管理信用风险。没有信用报告支持的贷款将会变得更昂贵,更不稳定,更多的约束。”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主管理查德·柯德磊说。
征信不可见与征信不可评分
大体上,信用历史有限的消费者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那些完全没有国家评级机构信用报告的人。这部分人的状态被称为“征信不可见”;另外一部分则是有一定信用记录,但被认为不可评分——没有足够的历史数据支持,无法生成有效、通用的信用评分。
进一步细分的话,征信“不可评分”还可以再分为:1.征信数据不够充分,也就是说记录太少,或者账号太新,支付记录不够计算得出可靠的评分。2.信息过期,不能生成最新的可用报告。对于“不够充分”或者“过期”的详细定义则是随着每家公司打分模型不同而有差异。
报告主要的结论:
2010年,在美国有2600万人处在“征信不可见”状态,相当于11%的成年人人口。另外还有1900万的人(8.3%成年人)被商业信用评分模型视为“不可打分”。“不可打分”中大约990万人是因为没有足够的信用记录,960万人是因为信用记录已过时,失去了时效性。
个人收入水平和信用评分质量之间有着很强的相关性。大约30%低收入社区消费者是征信不可见状态,另外还有15%的人是不可评分状态。高收入社区中两者的比例显著降低。在一个典型的高收入的社区,只有4%的成年人是征信不可见,5%的人不可打分。
非裔和西班牙裔要比白种人和亚裔更容易成为征信不可见状态。大约15%的非裔和西班牙裔是处在不可见状态,13%处在信用不可评分状态。白人人群的比例是9%和7%,亚裔的比例与白人相仿。这些差异在各个年龄组中都很明显,说明征信状态差异从人生的早期阶段就会显现,并且会一直延续下去。
业内寻求替代品
信用评分是美国贷款决策中最常用的决定因素,但它也有可替代的方案,像是PayPal网络支付留下的记录就很有希望成为新的信用数据基础。一些研究已经探索了部分替代性的数据潜力,支持三大评级机构信用报告没能覆盖到的群体,还有业内人士已经专门针对这些人群进行了产品开发。例如小额商业贷款网站Jade Funding 就发明了一套方法来测量客户的财务健康度,不需要用到信用评分。
FICO最近也公布了一个试点计划,帮助个人利用公用事业付费记录和其他周期性支付信息建立起信用记录。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报告提到,在三大主流信贷机构中,这些替代性数据已经成为新的备选方案;而在新兴的网络借贷行业中,新型征信评估方法的运营更为常见,至少目前这些投向征信评分替代品的贷款看起来都是成功的。
- 蚂蚁国际任命首席创新官,加速推进数字化战略发展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