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陆金所退出P2P、微粒贷降价、花呗规模利润双降

最近行业内新闻比较多,隔几天朋友圈就是一波刷屏。

先是蚂蚁花呗规模和利润大降,紧跟着是微粒贷降价,前天又传出陆金所拟退出P2P。

各式各样的文章很多,多角度、全方位的在评论事情的各个方面。深度报道也不少,每篇洋洋洒洒数千言。

但,都没写到点子上。甚至得出的结论和事实南辕北辙。

一件件事说吧,争取最短的篇幅讲清楚。

1、陆金所拟退出P2P

时间倒序,先说陆金所拟退出P2P。

很多文章都在写监管三降要求,备案无望,对P2P行业前景表示担忧。另外一些文章在谈陆金所历史沿革,平台规模、投资估值及上市情况,后续消金转型等。

不能说不对,只是实际价值不大。可能还会引起围观群众的莫名恐慌——陆金所的会员转让专区长期缺少标的,但前天新闻出来后,暴增几千条转让。

首先,陆金所退出P2P这样的用词是不准确的。2015年底开始,陆金所已经开始多元化,除了P2P外,理财、基金、信托、私募、资管计划逐步上架。2017年P2P政策趋严后,银行存款倒流、信贷、保险成了推广重点。

从2018年到2019年,陆金所这个法律上的概念作出了拆分:基金、理财和资管计划从法律关系上属于陆基金,保险属于平安保代,这些都是代销类产品。只有网贷属于P2P范畴——它的名字叫陆金服。

所以,从法律关系上只能说是陆金服拟退出P2P。

另外,陆金服的在贷余额是984.2亿,并不是很多文章写的3750亿。3750亿是累计交易额,并不是当下时点的在贷余额。

一些文章把前段时间监管驻场检查平安集团和陆金服退出P2P的新闻放在一起,臆测陆金服风险出了大问题。这就不负责任了——你不用让人相信,但只要让人怀疑就容易引起骚动。为了一点流量故作惊人之语,甚至可能引起投资人踩踏式逃离,造成不必要的风险,实在不应该。

据我了解,这两件事并无太多关联。

P2P备案的事,陆金所一直在做各种努力。上海监管对P2P备案一直持谨慎态度,由于上海备案困难,陆金所在深圳布下了第二个点,一旦上海备案受阻,希望在深圳备案,拟用深圳的法律主体继续开展P2P业务。

但是,目前看来,全国一样严。

这样的结果,陆金所是预料到的,它一直在做两手准备。这两年部署的银行产品、保险、基金、资管、私募、贷款占比越来越大,新发生业务中P2P占比不足10%。

有什么好担心的?压根就不是突发事件,并且早就做好了各种准备。

2、微粒贷降价

作为互联网消费信贷的标杆,它的降价关注度当然很高。

很多文章把它解读为微众银行响应监管号召,主动降低利率回馈用户。

这样政治正确的话,当然没错。

但,实际情况比这复杂得多。

微众银行的利润当然高,监管当然也希望银行承担社会责任,让利于民。

只是,微粒贷表内信贷余额1000多亿元,降价2%-3%,就是让出纯利20-30亿元。在管信贷余额3000亿元(含联合贷它行信贷余额),降价2%-3%,就是让自己及合作行纯让利60-90亿元。

单单解释为响应监管号召,属于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

实际上,单纯为了解决利润过高问题,只需要提高支付给腾讯的客户引流费就可以了,哪需要真的让出几十亿纯利润来。

商业机构的商业选择,必须要符合商业逻辑。

实际情况是,从去年年底开始,随着越来越多有实力机构的加入,特别是大行及其他巨头的入场,市场已有玩家的消费信贷增速放缓了。

虽然互金网贷机构在收缩,但是互金网贷机构的总体量还不如一家大的城商行,更别谈现在入场的何止是大的城商行,半数国有行和股份行都进入了。互联网巨头们更不用说,你现在能举出几个没进入互联网贷款领域的巨头?

一群人在争抢客户,各家的增速当然放缓了,作为行业的排头兵,受影响自然更大。降价,不是为了单纯的让利,而是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趁着竞争对手还未做大时,快速扩大市场,同时守住存量市场份额。

另外一点,互联网消费信贷的不良从去年年底开始,缓慢走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互金机构整治导致的多头盖不住盖子的问题,有多家机构入场对客户过度授信的问题,有竞争激烈客群下探风险升高的问题。

微粒贷现在风险升高了没有,未见官方数据,不能臆断。从2018年财报来说,对比过往也有增加。但作为行业排头兵,它的风险即使增加,也属于较好水平,这点不用担心。

只不过,继续下探,难度就不小了。出于数据保护的原因,腾讯给到微粒贷的数据限制越来越严,微粒贷已经开放了近2亿客户,如果激进的快速下探客户,风险太大。

既要维持稳健的风险策略逐步下探客户,又要业务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中保持高速,降价是一个自然而又合乎商业逻辑的正常选择。

3、花呗规模利润双降

一周多前,我被这样的一则新闻刷屏

“蚂蚁花呗最新业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花呗表内贷款余额为112.8亿元,同比2017年末减少25亿元。

同时,营收和净利润均大幅缩减。2018全年,蚂蚁花呗的经营主体蚂蚁小微小贷公司营收23亿元,同比2017年的66亿元缩减超过65%;净利润也从2017年的34.2亿元下滑89%减少至3.67亿元。”

随后,各种解读就出来了,比如花呗不良爆仓啊,比如支付宝份额下降啊……否则如何解释花呗规模、营收、利润的断崖式下降?

新闻说的数据当然是事实,但只是你看到很小一部分事实。

新闻中的数据来源,出自花呗最新一期100亿的银登挂牌资产转让,是需要披露的必要资料。

不是什么内部爆料,更不是什么深度调查,复制粘贴而已。

花呗业务真的萎缩了吗?当然不是。萎缩没萎缩,你和你周围的人完全感受得到。

那为什么表内贷款余额下降了呢?那是因为花呗目前从自营大量转为银行在放款,根本不占花呗自己的表。

即使不看银行放款,花呗表内余额这个概念也没有任何参考意义,因为花呗总共发行了170单ABS产品,募资总金额4644.8亿元。持续的进表出表,用表内余额去衡量花呗业务是否萎缩,是非常可笑的。你相信几亿人在用的产品,真实规模只有112.8亿元?

那营收和利润为什么也萎缩了呢?

那是因为业务模式变了。出于监管对杠杆的严格管控,原来的花呗是自有资金放款,收入是全量的利息收入,自己承担风险。现在的模式是银行放款,银行承担风险,银行收取客户利息后支付花呗渠道引流费。这样的模式下,花呗的营收当然降低了。

利润的降低要话分两头。一方面由于银行的参与,花呗必须分出一部分利润给到银行,否则没有利润没有银行愿意玩。另外一方面,我就不多说了,花呗需要公布的时候,自然会公布。我没那么八卦,不会去挖别人合法合规前提下的交易结构。只能说,单独看花呗运营主体的利润是不客观的。

至于不良问题,不用我去分析,都发170单ABS了,随便翻翻数据就知道风险是平稳的。

花呗的新闻,本质是没有任何新闻。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