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金融的破局之道:“银税互动”成利器

目前难以改变的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安全性信任不足,未来要达到接受的缓冲期长。

近期相关政府文件的出台也令小微信贷的数据服务商面临不确定性压力。

而公众对企业数据的敏感性和安全性并没有一个最终的意见形成,部分数据的使用和规范仍存在争议。

发票、税务和ERP数据是目前较为成功的切入点

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2086.4万户,较年初增加363.16万户;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39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3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0.81%,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0.9个百分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为3.56%。

宏观上,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增速,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政策得到了较为有效的落实。这背后不得不提到金融科技对这块儿业务的助力,随着电子发票平台、ERP软件服务商、税银服务平台、以及愈发多的细分行业软件服务商进入该领域,小微信贷市场呈现了新的活力。

“就目前的参与机构来看,航天信息、百望、金蝶、用友、微众税银已成为服务小微信贷的五大排头兵。”一位银行从业人员表示。

从输出类型来看,航天信息和百望属于发票数据输出方,金蝶和用友属于企业ERP数据的提炼者,而微众税银则属于第三方税务信息服务平台。

实际上,这三类数据也是现阶段企业切入小微信贷服务的主要原料。

大致而言,企业的发票数据是其经营情况的一种表现方式,与财税信贷关系密切,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小微信贷的有效参考指标。

目前,航天信息通过旗下诺诺金服、百望则通过旗下小望金科对接企业的开票数据,不仅能够反映企业本身的年度月度收支情况,同时也能够反映企业上下游的稳定情况,精确度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的税控设备发行商只有两家(即航天信息和百望),是一个垄断型市场。换言之,这两家企业能够掌握相关税务信息,通过信息数据转化,航天信息和百望在参与银行小微信贷的数据服务业务中,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以航天信息为例,2018年共帮助5万户企业获得贷款授信,4万户放款成功,实现贷款规模约170亿元。

而ERP数据就是企业管理软件数据,被业内人士谈及最多的就是其数据颗粒度更为细致,这包括企业日常的进存销、生产、人员管理等动态数据,弥补了传统企业征信较为死板或静态的缺陷。

此外,ERP数据能够在精准获客方面凸显出较为明显的优势。软件服务商能够聚集大批具有潜在贷款需求的客群,凭借ERP中的财务、采购、生产、销售、后勤等内容,容易发现具有真实信贷意愿的小微企业,实现精准营销与客户洞察,同时降低骗贷风险。

据金蝶效贷公布的2019年业绩显示,其全年服务客户数达到10.09万,单户户均19.23万元,其中使用ERP数据的通过率要比未使用的高29.41%。

但ERP数据目前更多的是启到辅助和优化的作用。一位接近金蝶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外部金融机构的主力数据产品还是税务、发票贷。但是ERP数据因为其更为细化的独特优势,也正在被各金融机构不断研究、接受过程中。部分金融机构在审批小微贷款时候,有提供ERP数据的,审批额度和审批通过率都会高于仅有税务发票数据的申请单。”

自从2015年国家提倡“银税互动”开始,税务数据被寄予成为小微企业的信用资产,从而令企业无抵押无担保地获得贷款,成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破冰石。

财务关联性强、欺诈难度大、覆盖率最高是税务数据的特点,企业纳税高,直接反映出企业的规模体量,同时也代表着企业的纳税信用情况,是反映企业真实运营情况的优质数据。

目前,由于地方对“银税互动”的态度不一,呈现较强的地方属性,而且税务系统以及税务标准都存在较大差异,银行直接对接各地税务局的难度比较大。但这也为第三方机构提供了机会,部分金融科技公司通过一些列的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为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之间削弱了信息不对称问题。

据微众税银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微众税银已服务中小微企业超过650万家,合作持牌金融机构超过190家,合作银行累计放款超过2900亿元。

对小微的授信逻辑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尽管政策引导金融资源倾斜小微企业已多年,小微信贷相较早前也有所起色,但在持续推进中,金融机构仍难以消除风险顾虑,部分机构依然表现得束手束脚。

从宏观时点来看,我国经历了长达二三十年的经济扩张周期,目前可以说已经入周期尾声阶段。叠加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大量从事制造业的中小微经济主体面临经营不确定性。

毫无疑问,如果经济有持续恶化的情况发生,中大型企业还可以选择合并重组的方式过冬,但广大的小微企业则没有太多的余地可以选择,基本都将跟随经济波动而起伏,未来经营风险将面临严峻考验。

自然地,金融机构不太愿意在这个时点发力小微市场。

具体到上述的“银税互动”,“银税互动的核心,是用税收信用担保贷款。这一两年小微企业减免税多,本身就缴税少,如何能担保?”

一位接近某知名发票电子平台的专业人士李星认为,目前的“银税互动”在实践过程中仍难以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如果就企业缴税信用来作为贷款标准的话,李星表示,“越是大企业,信用越好。越是小企业,纳税就越少,信用其实难以评定。即使小企业是A类资质,但银行也不能只凭信用就贷款,还是要看企业规模和还款能力。”

“换句话说,纳税信息与信贷信用不成正比,也不是银行参考的硬性指标。”

客观来看,针对国家长期以来大力倡导的信贷扶植小微企业,规定银行每年必须有一定比例的贷款余额专门针对小微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一般认为是,银行为了甄别出优质的小微企业,会通过税务信息去评估小微企业的风险状况。

“作为小微信贷的数据服务方,我们提供的税务或者发票信息也仅仅是为银行提供一个参考维度。小微企业纳税信用高,银行可能会给它授信;纳税信用低了,那是肯定不行的。目前‘银税互动’的宣传性质可能会更大一些。”

“实际上,像航天信息和百望等企业都在争夺这个业务,他们充当的是融资渠道,为银行提供数据支持,本身并不负债还款,所以必然是在争抢市场。但银行其实是不太积极的。”李星称。

需要指出的是,新的税控改革正在进行中,从2020年开始,税控设备发行权将被国家税务总局收回,这意味着税控设备发行商数量将会增加,发票信息的掌握单位也将增加。但航天信息和百望所掌握的发票数据优势仍然非常显著。

再从结果来看,“真正的小微长尾企业并没有得到过多的金融支持,无论是税务贷、发票贷还是ERP数据辅助的贷款,也是集中在小微范畴内的头部企业。大多数产品仍然没有触达本质上的小微群体。”李星称,主要还是跟银行的风险偏好有关系

政策和数据合规性是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政策、合规运营会给行业带来一些波动。其实,对于平台服务商而言,国家对产品的使用仍然具有不确定性;而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合规性也会在产品的应用上带来一定的困难。”某科技公司的产品负责人表示。

在今年11月6日,税务总局联合银保监发布了关于深化和规范“银税互动”工作的通知,其中强调了两方面内容:

一是,推进银税数据直连,鼓励各省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快推进税务和银行之间“省对省”数据直连工作机制;税务部门不再与第三方签订新的“银税互动”合作协议(单纯提供技术服务协议除外),已经与第三方签订相关合作协议的,要尽快转换为与银行或银保监部门数据直连模式。

政策对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态度转变已非常明显,这可能对微众税银等数据服务平台产生很大影响。据业内人士了解,微众税银对接的部分省级税务局目前已暂停业务。

二是,明确各方对数据安全管理和保密责任,要求按最小授权原则设定涉税数据管理和使用权限,切实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税务、银保监部门和银行在“银税互动”工作中要始终高度重视保护企业涉税信息安全,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开展信用信息传输、存储和使用。

数据化是目前金融科技的主要工作重点,而核心经济主体的经营数据和金融数据安全级别较高,所以数据的安全界定和规范愈发受到重视。

在关于税务数据的归集和使用中,目前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同意者认为税务数据可类比于企业工商信息的数据公示范围,第三方公司有正新资质或得到授权的,就可以归集、使用和交易;

异议者则认为,税务数据由于其特殊性,除了税务局和银行,任何第三方公司(包括征信公司)都不能归集,更不能交易。

由此可见,业务涉及政府数据,且顶层设计和数据界定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的,面临的风险也是阴晴不定、变化莫测。

事实上,除了税务数据之外,发票信息也同样存在类似的争议。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