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回调:上车还是下车?

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图片来自“Unsplash”

本文由公众号“苏宁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顾慧君、陆胜斌,首图来自壹图网。

7月以来,A股各主要指数放量快速上涨后,近两个交易日有所调整(见图1),高涨的市场情绪开始摇摆:这是股市的正常调整(意味着上车),还是牛市结束的前奏(意味着下车)?

下面,和大家分享我们的观点。

从历史看,牛市的路都是曲折的

我们来看最近的两轮牛市。第一轮是从2005年的7月至2007年的10月,上证综指从998点一路攀升到6124点,但从图2可以看出,在这一轮牛市中,上证指数至少经历了4次比较明显的阶段性回调。第二轮是从2014年的7月到2015年的6月,上证综指从1990多点上涨到5178点,期间也经历了程度不等的多次调整。

综合历次牛市的数据,这两个交易日的小幅调整,更像是市场快速上冲后的正常回调。

这一轮牛市的特点和根基

当前的市场是不是牛市,答案是毫无疑问的,从各项技术指标看,当前市场至少是一个技术性牛市。从各个指数(图3)和行业(图4)的涨跌情况来看,这一轮牛市的结构分化特征非常明显,但7月以来先前表现较弱的指数和行业有较为明显的补涨。

从图3可以看出,7月之前A股各主要指数的涨跌差异很大,表现最好的是创业板指,表现最差的是上证综指,7月以来表现较弱的指数有补涨,但综合今年以来的情况看,A股指数的分化还是比较明显,成长风格明显占优。

再来看行业,从图4可以看出,今年以来表现最好的行业是医药生物、食品医疗、电子和计算机,7月以来补涨最为明显的是非银、有色和国防军工。

回顾2017年至今的A股走势,有两个非常清晰的主线:一个是价值发现,另一个是科技走牛。两条主线带动消费股、科技股和医药股(综合了消费和科技两大元素)轮番上涨。

消费股上涨的底层逻辑是非常坚实的,随着居民财富的累积,消费代替投资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2017年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消费领域的龙头公司体量大、成长快,尽享市场的红利,但在彼时的A股,这类公司的价值并未被充分发现。随着A股的双向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开始配置A股,具有全球比较优势且价值被低估的消费股雀屏中选并带动内资跟投,消费股迎来估值和盈利的戴维斯双击,一路上涨。

科技股的上涨是另一个故事,科技股上涨是政策红利(以科创企业为重点扶持对象的资本市场改革)和工程师红利共振的结果。

7月A股快速上涨使得市场发展的主线有了一些变化。7月份A股快速上涨的驱动因素之一是宽货币,A股如舟,资本似水,水涨则船高,资金涌入导致A股估值提升、“水牛”成形;另一个因素我们认为是政策层面的,证据就是以券商为代表的非银金融的迅猛补涨和科创板、创业板的持续上涨。因此,本轮的牛市是一个政策市,也是一个资金市。

后市展望:注意“点刹”效应

市场当下最关心两个问题:一是后市如何走,是快牛、慢牛还是不牛了?二是市场的主线是什么?是否有风格上的转换?是消费股、科技股、医药股的风继续吹?还是金融股、周期股的春天到了?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们认为无论从资金还是从政策方面看,都无法支持快牛,更可能是一个进二退一的慢牛格局。

从资金方面看,10年期国债利率在二季度初期曾有短暂的快速回落,跌入2%-2.5%的区间,后又明显回升,我们预计三季度将在2.6%-3.1%这个区间震荡,显示央行在货币宽松方面非常谨慎。

从复工复产以及经济复苏方面看,因为疫情的有效控制、医疗物资出口和报复性消费等诸多积极因素的影响,经济V型反弹,但三季度经济复苏会面临一些结构性因素的制约,复苏的势头可能会趋缓。

最后是快牛并不利于资本市场改革的有序推进和改革目的的达成,一旦市场出现快牛的苗头和趋势,监管层将会通过“点刹”的方式给予有力的提醒,上周证监会对配资出手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当前的宏观环境可用“宽信用、低通胀、强改革”来形容,这种市场格局比较有利于成长股和券商等特定行业的金融股。与此同时,新冠疫情的发展仍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加上之前基金在消费股上抱团非常明显,业绩确定性比较强的消费股可能仍会受资本的追捧。

特别提示:近日,苏宁金融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三季度大类资产配置报告》,读者可在“苏宁金融研究院”公众号后台回复“资产配置”,一键获取网盘链接和提取码。

本文经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欧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