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的困境和突围

早两年,只要在某宝或者某东商城上,输入“信用卡套现”,就会出现几百页关于pos机的商品信息。这些出售pos机的商家打出:低手续费、秒到账、一清机等关键口号,每个月能成交上千笔。商家类型的刷卡机(外形类似银行),售价在几百元上千元不等,这些刷卡机多是由国内排名前几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推出的,而那些掌上刷卡机,一般以绑定手机客户端的方式完成交易,售价只需几元到十几元不等,这些刷卡机多是些名不见经传的支付公司推出的。

然而,今年十月以来,各大电商商城已不见pos机的踪影,笔者在多个商城尝试搜索“pos机套现”,显示的结果是:找不到该类商品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该商品不予显示。

显然,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以虚假交易或退货的形式套现信用卡,是属于违法行为,只不过长期以来,监管松弛的状态下,商家趁机出售大量套现pos机以获利。今年以来,连续的电信诈骗案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中国,每年因电信诈骗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上千亿元人民币。

为防范电信诈骗,九月以来,央行对支付结算等金融体系进行了严格的整治和管理,其中包括:加强实名制管理、转账可选择到账时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网上买卖POS机(包括MPOS)和刷卡器等受理终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等。

国内第三方支付发展历程

大多数人所悉知的银联,成立于2002年的上海,是一家国企,在移动支付尚未兴起的时候,银联支付是最常见的第三方支付。但它并不是国内最早做支付的企业,中国最早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成立于1998年,主要为b2c电子商务网站服务。

随着国内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崛起使得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支付开始出现。2005年被誉为第三方支付的元年,阿里的支付宝和腾讯的财付通都是在2005年成立,除这两家以外,先后又有50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在同年成立。

尽管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出很早就出现了,但受限于市场需求和环境影响,前期的发展速度却极其缓慢,官方对第三方支付的认证也迟迟未进行,直到2011年,央行才正式发放第一批支付牌照,共有27家支付公司获得,到了2015年底,获得支付牌照的公司达到了267家。

交易额上,从2009年起,第三方支付交易额几乎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2015年,第三方支付全年交易额达到31.2万亿元,同比增长35%左右。

用户构成,2015年,我国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已达到4.16亿,较2014年底增长率达到36.8%。手机网上支付即移动支付的增长更为迅速,2015年手机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3.58亿,较2014年增长了64.5%。

支付行业的困局

随着网购的普及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第三方支付的作用变得举足轻重,许多电商开始推出或收购第三方支付,有利可图使得行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

2015年,支付宝+财付通(微信支付、qq支付)的交易额,占有了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份额的90%以上,形成了两家独大的霸主地位,剩下10%的市场份额,则由其余的两百多家支付公司占有。在这种生存环境下,小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为了谋求生存,只好另寻出路,在监管盲区或模糊地带,做些模拟两可的事情,以此获利,诸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通过发行信用卡套现pos机,收取手续费以获取利润。

今年以来,央行对这些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和处罚。截止本月,央行总共处罚了22家违法违规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累计没收非法所得金额上亿元,同时,有三家支付机构因严重违规被吊销牌照。

第三方支付行业乱象,使得监管力度趋严。2015年,央行收紧了第三方牌照的发放,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更是做出暂停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规定。原因之一:行业乱像诸多,急需对现存的支付公司进行规范管理;原因之二:现存的支付公司大多数处于亏损状态,只有少数一两家公司在盈利,停止发放牌照能够给现存的公司一定的发展空间,并购或者淘汰,让市场自行完成洗牌,尤其是17部委联合整治互联网金融以来,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洗牌速度似乎已经加速了。

突围之难

在生存艰难的环境下,许多支付公司试图对现状进行突围。上市、合并、出售,支付公司为跳出困境,百态尽出。

一直谋求上市的拉卡拉支付,在借壳西藏旅游曲线上市失败以后,立马将业务拆分,企图再次上市,是否能够成功,还尚未有定论。目前,国内数一数二的支付公司都在谋划着上市,如果成功,那么必将导致两极分化现象:富裕的比以前更富了,而贫穷的,只会更贫穷。

而并购案例上,由于监管方面禁止支付牌照的直接买卖,在牌照停发以后,一些公司想得到牌照,只能以股权收购的形式来获得。近日,某电商平台以4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浙江一家支付公司,被收购的命运,对支付公司来说,或许是更好的归宿。

牌照停发以后,仅有的支付牌照存量,或许只有将自己变为卖方市场,降低身价,兴许才能得明哲保身。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