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不合规校园贷换“马甲”

今年秋季开学以来,校园贷市场并没有迎来往年“割据混战”的局面。相反,一些校园贷平台纷纷选择转型退场。

近几年,校园网贷发展迅速,但其风险也随之不断显现,甚至有学生因无钱还贷而自杀,女大学生“裸条”借钱事件等也不时进入大众视野。针对校园贷乱象丛生,监管层不断出手。今年4月,银监会联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重庆、深圳、广州等地相继下发了《关于规范校园网络借贷业务的通知》,为校园贷念了“紧箍咒”;8月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针对校园贷特别增加了借款人要具备还款能力的要求,并提出“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

现实中,校园网贷业务涉及机构类型复杂,且表现形式多样,除了P2P网贷机构外,还有消费公司、分期购物平台、传统电商平台以及利用自有资金为大学生提供“赊销”服务的机构等。所以,在监管趋紧的情况下,一些校园网贷平台的退场可能会让校园贷市场在一段时间内归于平静。但有需求便有市场,需要警惕那些不合规的校园贷业务换作其他更隐蔽的形式,换个“马甲”卷土重来。

校园贷的问题,归根到底在于校园网贷监管的缺位和相关机构在产品宣传时,片面地强调网上贷款的低门槛和快捷性,让刚刚踏入校园还没有借贷风险认识的大学生盲目从平台上借钱。这样无疑会将那些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学生置于一种隐性风险中。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办公厅在近日印发的《关于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集中专项教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做好校园网贷教育引导工作,做好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工作,并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帮扶工作。学校主动作为,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增强借贷风险意识,全面看待、谨慎选择校园网贷,无疑有利于防范相关风险的发生。

(《农村金融时报》供稿)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