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3家平台的从业经历 谈谈离职潮背后P2P的生存现状

文|七月的MiuMiu

3月22日讯,近日对P2P行业中的离职潮现象,以及由离职潮带来的P2P平台生存问题的探讨评说,促成了我写这篇文章的原由。虽然这样类型的文字,并不符合我原本的风格,也不在我的写作范围之内。但距离生死线越近,我的表达欲望却反而愈加强烈。

而这也带给我一个从未有过的思考——那就是身为一个局内人,我是如何看待,或者说我该如何看待这个挣扎在悬崖边缘的行业。

一 、最后一颗苹果

虽在之前有所接触,但真正算得上入行的时间,已是2014年。这一年,恰好是严格意义上的“红利末期”。

这时的大环境是怎样的?

1)全国P2P平台数量达到史无前例达到1575家,其中光2014年新上线的平台便超过900家。虽然与2013年纯粹的爆发式增长不同,2014年下半年问题平台的数量开始相应增长,不过总体来说,仍属普遍的红利期内。

2)各方资金量都在迅猛上升。首先,新增平台的注册资金约为2784万元,相对于2013年增加了1倍,同时,银行、国资、上市公司、风投资本也在不断涌入行业。另一方面,网贷成交量以月均11%的速度增加,全年累计成交量高达2528亿元,贷款余额、投资人数都较2013年翻了数倍不止。

3)当两年后的很多人徘徊在9%的十字路口时,两年前的2014年,17.86%只是平均收益率。虽然从3月以来,保持每月0.56%的下降趋势,但这一数字的诱惑力,显然没有其他理财产品可以替代。

我在那样一个时期进入了一个所谓的“A2P”平台,什么是A2P,就是把“P2P”当中寓意为“个人”的第一个“P”,换成了代表“资产”的“A”。实际上是把租赁公司的应收债权进行转让。虽然这一模式的可靠性在后来引发了不少争议,但在当时,却被舆论评价为“小而美”的探索。

不过后来的种种现象,让我意识到所谓的创新,实际上只是为了吃到行业红利的“最后一颗苹果”,而这也代表了大部分在红利末期加入的平台的心态。

首先从团队架构上来说就十分粗糙简陋。一位只做过某比特币网站BD工作的运营总监,和一位丝毫没有风控经验的风控专员,再加上几位UI设计、媒介人员,就组成了所谓的“运营团队”。而通过产品技术外包的方式,一个打着小而美的平台就迅速诞生了。

虽然在现在看来匪夷所思,但当时的初创平台皆是如此。相比寻找优质的资产端,如何用最少的资金,在短时间内捞到红利尾巴里的一点好处,显然是更加急迫的事情。于是就像大部分平台运营者一般,我所在平台的运营负责人也开始了“空手套白狼”的工作。

在线上线下做活动,用一点小回报获得初始用户;发动老带新技能,让平台数据进一步滚动;最后参加一些所谓的金融展会,让媒体记者将“小而美”的品牌定位变成一篇篇公关稿,以此做挖取下一批客户的诱导。而为了让数据更加好看,负责人不仅发动周遭朋友参与投资,更用平台资金购买债权来创造一份漂亮的成交量报告。

而事实也证明,那些身处红利末期的平台大都如此。如不是出于对红利消退的害怕,平台运营者也不会一门心思扑在“如何抢占市场”中,对于即将到来的瓶颈期,这些人首先要做的却是先让平台“活”下去。

这是P2P迎来的第一个“生死劫”,而我所在的公司最终没有跨过那道坎。

截止2015年底,在总共3657家P2P平台中,正常运营的为1924家,仅占52.6%。由于没有在红利消退后及时铺设大量渠道“抢夺”客户,这些打着“小而美”招牌的平台被更大的对手挤出跑道,成为第一个生死时期中的“牺牲品”,“后红利时代”的市场被这些更强大的对手一一瓜分。

战争虽远去,但战场的遗孤却还在。那些不顾风险的运营模式和“抢夺”流量时的野蛮行径,成为了不久后另一场大战的主要导火索。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来到2016年。也许这一年里的故事,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详,信手拈来。平台数猛降、收益率猛降、信心猛降,唯一一个不断上升的,就是风险。而在这一年中,我所在的第二家平台,也像大多数处在风险爆发期的平台一样,用最极端的方式开始了生存大战:

1)建立大量的CPA/CAS渠道。熟悉P2P的投资人一定知道,这些渠道代表着什么。没错,就是成群成群的羊毛党。由于给出的回报足够丰厚,短短几天内,羊毛党就交给了平台几百万成交量的业绩,这让平台开始高度依赖这样的获客模式。虽然不在运营核心,但就我所知道的同时开通的羊毛渠道,就多达5个。而在那个时期,以这样方式谋生存的平台不下总平台数的80%。

2)诡异的项目审核过程。大量的羊毛党带来了大量的投资需求,但对于一个初创平台来说,如何拥有如此多合规的优质资产?这里就要说到当时这个平台的诡异之处了。实际上,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没有见过关于资产端的一些基本情况。很多时候,这些项目都是迎合着投资速度而上,而并非是根据审核情况而定,这始终是一个让我深感奇特的地方,也确实成为了支撑许多成交量奇迹诞生的重要支柱。

3)高返活动引复投。其实,第一点加第二点的模式,的确成为了短期内刺激平台数据增长的灵丹妙药,但与其他同期平台一样,一旦监管来临或是投资人信心跑丢,能生存下去的几率就十分渺茫。所以到最后几个月,平台唯一能出的策略便成了“利用高回报吸引复投人群”,出这个策略的平台大都面临着同样的境地:一是没有多余的渠道投放资金,二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去维持平台日常的运营成本。但这样的方式所带来的效果相当短暂,充其量只能算是“回光返照”。而往往在下一步棋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这样极端激进的手段只能导致死亡的加速。

最后的结果,或许很多人都已猜到。这个短命的平台在2016年风险爆发的大潮中,就像蜻蜓点水一般的一掠而过。而数据显示,全年大约有938家平台都经历了这样的结局,这一数字让整个行业无可厚非地成为了高风险的代名词。

虽然相当一部分平台在824文件的狂风下,被拍在了沙滩上,不过与上一次平台们的集体死亡不同的是,在这次世界大战中往生的平台,食下的正是几个月,或是几年前在进行流量抢夺时所自酿的苦果。

三 、沿着曙光的方向

在休息了几个月后,时间进入到2017年的年初,而我也进入了现在所在的平台。与前几次不同的是,在经历一通洗牌后,我明显感觉到这些仍留在战场的平台,已不再将同行作为竞争对手,而是把这一目标转向如何去满足监管的游戏规则。这些平台本身的体量已在、规模已有,虽然面临着与前几年同样的“生存”问题,但这一生存线的设置明显更趋向于合规性,而非流量的拉锯战。

以我目前所在的平台为例,就已不同于之前那些只懂得一味通过低劣手段作为获客模式的平台,而是开始思考如何以低风险优质资产作为基础,再实现互联网化募资功能的逆向重构模式。但这些思考,有的时候也不尽然能换来肯定的未来。

在与同行的交流中,我同时感觉到了完成这些监管规则的压力之大。

“比方说,限额就是一个很大的难关。”同行不止一次地对我说。由于行业初期并没有出台此限定,所以大部分平台在做资产端对接时都没有考虑过额度的问题。他认为,行业内起码90%以上的平台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难题。而因为限额背后牵扯到平台整个资产业务的重整,所以也意味着这些平台都要面对着“脱胎换骨”的现状。

这一现状也不仅限于资产端。截至2月末,在正常运营的2000余家平台中,仅155家完成银行存管上线,占比只有不足10%而已。

实际上,像这样让人压力陡增的细则还有很多,而由于半年时间过于短促,这些平台也很有可能成为“蜕皮”不成功而第三批倒地的战场残骸。

许多业内人士不久前预测过,除却2016年在风暴眼中“惨遭灭绝”的平台以外,2017年还将有80%的平台退出行业。只是不同于以往,这些平台被清除的原因不仅是运营上暴露出的问题,还有很大一部分在于合规的完成度。而这些看似无懈可击的预测,也让一些局内人开始再一次提早“面对生死”。

很多人都认为,由于无法确定未来,P2P将会经历一次如同银行业当年一样的低迷时期。但也许在经历过两次起伏后,无论是行业还是像我这样仍身处其中的局内人,都不再对“死亡”感到特别陌生。

虽然在P2P这一路走来的几年里,不同时期面临着不同的难题,解决难题的过程中也总免不了踩着大量平台的“尸体”。但这就像当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一般,有突破也总有病遗。该去的会去,该在的也总在。

同样的结局,也许有不同的理由;而不同的理由,就有可能改变下一个结局。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3-22
以3家平台的从业经历 谈谈离职潮背后P2P的生存现状
由于无法确定未来,P2P将会经历一次如同银行业当年一样的低迷时期。但也许在经历过两次起伏后,无论是行业还是像我这样仍身处其中的局内人,都不再对“死亡”感到特别陌生。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