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金融科技推动商业银行“四新转型”

“互联网金融”这一名词已连续四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深度应用早已上升到我国培育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动经济升级转型的战略高度。当前,在杠杆高企、错配严重、套利过度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更须创新思路、发挥优势,主动拥抱互联网,用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实现“四新转型”——用新技术升级传统业务、用新模式优化服务体验、用新思维搭建开放平台、用新机制落实转型战略。

做好“加法”:以金融科技提升传统银行业务质效

如果把“互联网+”理解为“加法”的话,那么传统银行业务就是其中的“被加数”。“做加法”就是要“用新技术升级传统业务”。

开展金融科技创新,提高服务效率。例如,手机银行APP的广泛应用将大量业务转移到线上办理,可显着减少去网点路上和在网点排队等候的时间耗费,并扩大服务客群的覆盖范围。

再造网点流程,升级服务模式,实现网点转型和全渠道协同。比如,花旗银行在美国的零售网点收缩到六个重点城市,但同时以Eco-System(生态圈)渠道战略对现有网点进行流程再造和服务升级。CITI Gold(“花旗金”,花旗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客户服务中心)的客户经理手持pad与客户友好攀谈,厅堂的自主服务设备标准化摆放,高端客户服务区更像是咖啡馆或书吧,保证网银、手机银行、平板终端与网点之间实现无缝衔接服务,让客户在旗舰店、全功能网点、简易型网点、ATM和电子银行间自由穿梭。

做好“乘法”:以内部协同共享和外部融合创新延展服务场景

进一步看,“互联网+”其实不仅是传统业务与互联网技术的简单相加,更是把互联网作为工具,实现银行服务的乘数效应。所谓“做乘法”,是“用新模式优化服务体验”。借助互联网的思维、模式、方法和技术,助力银行强化内部协同共享,打破部门间壁垒形成集团合力;大力探索外部融合创新,通过跨界合作延展服务场景,在获取新客户的同时,提供金融服务与非金融服务,打造生态化的综合服务体系。

“做乘法”比“做加法”更有必要、更有价值。一方面,传统银行不同于互联网企业,其核心业务体量大且基础好,是银行安身立命的根本,绝不能容忍被不断侵蚀,更不可能轻言放弃;另一方面,吸收融合互联网企业的新理念、新业态和新技术,有利于银行充分发挥雄厚的资本实力、卓越的品牌声誉、广泛的线下渠道、庞大的客户基础、完善的风控体系、严格的牌照壁垒等一系列核心优势和要素资源。商业银行重点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乘法”。

强化内部协同共享,形成集团转型合力。鼓励与集团内各机构之间广泛开展合作,发挥联动协同业务优势。通过增设联动考核指标,促使部门间业务协作和资源共享主动化和常态化。依循集团化模式发展的典型代表是日本SBI控股集团,被称为全能互联网金融的领头羊。SBI提倡“一张清单”、“一站式服务”和“一对一服务”的服务模式,注重集团内部互联网金融产业链的打造,形成了一站式提供证券、银行、保险、房贷等各种金融服务组成的独特“金融生态体系”。

密切开展跨界合作,实现外部融合创新,聚积金融生态资源。以跨界合作创新推进零售业务批发化,寻求与大型互联网企业及垂直细分行业的优势平台紧密合作,实现交叉引流、场景渗透以及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的输出。

例如,面对利率市场化所造成的吸存难度加大、存款稳定度下降、负债成本上升的态势,银行加强对吸收低成本核心负债的考核力度,比较有效地解决了吸引低成本核心存款的动力问题,但切实创新举措、丰富吸存的方法和工具也同样重要。

商业银行可优先选择产业链、小微业务、财富管理、消费信贷等领域,运用互联网思维优化传统业务的经营模式,搭建开放式的新型业务经营平台,打通上下游,推动银行服务与客户生产、生活场景的深度融合,实现批量获取客户、提高客户黏性与提升风险定价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带动核心负债、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协同高效发展。

做好“除法”:以理念除旧鼎新和资源配置平台化实现运营模式革新

所谓“除法”,就是“用新思维搭建开放平台”,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一是理念除旧鼎新,平衡好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金融业务之间的关系。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是大势所趋,不能纠结于可能对现有业务形成冲击,而是应该顺应发展趋势,秉承开放式、平台化的思维,让互联网金融业务和传统银行业务之间的“互补效应”大于前者对后者的“替代效应”。通过做强互联网金融业务,既更好地服务存量客户,又以特色化服务在竞争格局抢占有利位势。

二是资源配置平台化,创新思路举措压降经营成本。过去只能在一个平台或渠道获取的资源,现在可以在多平台多频次使用。随着分母逐步增大,经营成本亦显着缩减。例如,如果进一步做好线上线下融合工作,并研究采用远程授权技术,就可以更好地实现营运人员和柜面客户的进一步分流,进而显着提高客户经理占比(据悉,国内某银行以前每个网点都配一到两个主管,现在实施远程授权,一百多个主管由后台直接集中管理,覆盖全国近千个网点,大大节约了成本)。

做好“减法”:以战略取舍和简约管理保障转型成果最大化

为使“加法”、“乘法”、“除法”的效果最大化,做好“减法”也十分必要。甚至可以说,“减法”是传统银行转型为互联网银行的必要条件,是“四则运算”有效推进的保障与基础。所谓“减法”,就是“用新机制落实转型战略”,具体有以下两层含义。

首先是经营策略层面的减法,即在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布局上有取有舍,形成特色和亮点,避免“大而全”,坚持“小而美”。而一旦看准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就要有“壮士断腕”、“破釜沉舟”的勇气,削减某些传统领域的存量资源配置,确保重点新兴领域的增量资源投入。

其次是内部管理层面的减法,营造独立且灵活的体制机制,给予一定的试错容错空间。互联网业务在发展路径、盈利模式、见效时间等方面与传统业务的差异较大,故其经营理念、组织架构、核心团队、评价体系应更加市场化、弹性化、独立化,有别于其他内部经营单位。商业银行应简政放权、简化流程、精简考核,着重做好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的顶层设计和方向把控,不过多干预具体业务,不过度看重短期盈利。用内部管理的“减法”换取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加法”和“乘法”。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