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区银行对我国网贷行业的启示

在前几日举行的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备受巴菲特青睐却深陷"假账户"丑闻的富国银行成为大会的焦点之一,巴菲特虽然指出了富国银行存在的问题但也表示会对其不离不弃。富国银行,全球市值最高的银行、美国最好的银行、超高的办公效率......各种美誉接踵而至。在富国银行的成功之道上,社区银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为其贡献了60%左右的利润。

社区银行并不是美国特色,但综合来看,已有170多年历史的美国社区银行是经营最成功的,是很多农村、城镇居民唯一能进行储蓄和贷款的机构。从服务对象上来看,美国社区银行主要面向当地家庭、中小企业和农民,这与我国网贷行业的服务对象具有一致性。虽然我国网贷行业仍处于探索中前进的阶段,但同为传统大银行的有效补充,美国社区银行的成功在以下几方面对我国网贷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信任

在投资这件事上,对低净值人群来说,承受风险能力偏弱,因此安全永远大于收益,当然"羊毛党"除外。因此对网贷平台来说,增信便是重中之重。曾经看到一篇文章,具体讲到平台增信的几种方式还进行了优先级排列,包括平台背景、融资情况、银行存管、行业协会加入情况等等。在强调"我有什么"的过程中,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2008年,当经济危机席卷美国时,银行业也没能幸免,然而社区银行却成了很多居民的"救命稻草"。当时《华盛顿邮报》报道称,"由于对银行巨头的信心丧失,美国储户正源源不断把存款从大牌银行搬到这些他们感觉更熟悉的社区银行。""我把钱存在离自己最近的银行,那里有朋友还有熟悉的贷款经理。"居民对社区银行的信任不只是基于地理联系,还有情感联系。靠着细致入微的关怀与服务,社区银行赢得了一大波"死忠粉"。

网贷平台是跨地域服务,多是隔着屏幕、隔着电话的交流,虽然少了地理上的亲近,但情感联系不可或缺。单拿催收这一环节来说,冷漠甚至血腥的暴力催收给平台带来的不良影响不言而喻。聪明的消费者都喜欢计算性价比,他们永远不会局限在外观、原料上,他们心中最佳的计算公式是"使用价值+情感关怀价值/价格"。

在追求速度的同时用好大数据

其实,中国也有"社区银行",从2013年开始,我国各大银行就开始布局社区银行,试图撬动最后一公里的潜在客户。以民生银行为例,社区银行的定位为投资咨询和用户服务,目前已开设近千家,但离真正融入当地社区还有一定距离。对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的银行来说,习惯了用户主动上门,做好服务下沉没那么容易。在这点上,网贷平台这种线上"社区银行"优势明显。

美国社区银行一般发放基于软信息基础上的关系性贷款,会综合考虑借款人的家庭情况、可支配收入、甚至是品质等个性特点,由于具有地理优势,能比较便捷地获取相关信息并快速做出信贷决策,通常在当天即可完成审批。对网贷平台来说,审批速度已经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把好风控关,保障投资人的收益。

依托互联网巨头的互金企业在大数据积累上具有天然优势。比如阿里有用户在淘宝天猫电商平台上的消费数据;腾讯旗下微众银行拥有腾讯海量的社交数据,QQ微信等;而百度金融主打"人+手机+设备+IP"的关联维度。对没有强大背景的普通网贷平台来说,数据的积累需要一个过程,数据的多维度分析需要先进的模型。未来,金融科技将成为一大趋势,成为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当然,无论网贷行业在技术上如何先进,金融服务都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背后是人性化的服务。

在竞争合作中求发展

据融360网贷评级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4月底,全国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共计1163家。随着网贷行业监管不断收紧,据网贷天眼研究院的数据预测,今年网贷行业最后剩下的平台数量大概是300家-400家。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美国社区银行拥有24000多个营业网点,近30万员工,控制着超过1.2万亿的美元资产,近7500亿美元的贷款。

虽然网贷行业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巨无霸",但是会出现梯队分层,比如目前交易额超过千亿的几家平台处于领跑梯队。在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超级社区银行",将社区银行的服务优势与大中型银行先进的技术结合,在贷款业务之外,开展投资、保险等业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对社区银行来说,市场化运作就意味着优胜劣汰,网贷行业亦如此。在竞争中求发展,除了与传统银行合作,借助银行的资本实力,网贷平台内部不同细分领域也具有可深化的合作空间。

美国社区银行在低调生存中贡献明显,未来,希望网贷行业能建立更多情感基础上的信任,在提供快捷便利金融服务的同时用好大数据,整个行业在竞争中谋求合作发展,最终从高调被监管走向低调中生存,找准位置发挥优势,成为金融业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