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美股,资本大佬看重的智联招聘有啥新故事?

近来在线招聘市场颇不平静。

前脚51job战略投资拉勾网,后脚智联招聘又从美股私有化退市,背后的财团来头还不小,有SEEK国际投资、高瓴资本、方源资本等等。这一前一后两大新闻,一时间引爆了互联网圈子。

退市美股,资本大佬看重的智联招聘有啥新故事?

2014年智联招聘IPO时的喜悦

皓哥不禁好奇,智联招聘“转移阵地”背后的逻辑是啥?未来又有怎样的打算呢?

一,智联招聘为何退市?

作为国内最早的在线招聘平台,智联招聘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毕竟姜还是老的辣,它也是稳居市场份额第一的“头牌”,拥有1.4亿注册用户,全年在线职位超过4900万,长期为各类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

2014年6月,智联招聘CEO郭盛带领着公司登录纽交所,并将所募资金投入到了三四线城市之中,站稳脚跟,为中长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智联招聘为何又选择了“激流勇退”?皓哥以为,原因有三。

其一,国内资本市场日益开放,退市有望脱离华尔街这片中概股的价值“洼地”。智联招聘当年发行价为13.5美元/股。可惜上市以来,股价长期徘徊在11-19美元;截止退市前,公司市值11.25亿美元。显而易见,对于体量已达行业之首的智联招聘,不温不火的股价恐怕并不能让董事会及股东们满意。

的确,中美国情有差异,老美对于中概股始终是雾里看花。谈到互联网招聘,他们第一联想到的是Linkedin社交招聘,但这其实和智联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在老美看来,如不能找到一个现成的对标模式,往往需要蛮长时间建立新的认知,甚至长期给不出高估值。这也是阿里在上市初期,需要大量路演教育海外投资人的重要原因,毕竟亚马逊走的是截然不同的直营模式,老美同样也找不到对标。因此,智联招聘回归国内,或许更有利于讲好属于本土的互联网招聘故事,谋求新的发展突破。

其二,明星资方持续看好,助力智联私有化。

从2016年至今,智联招聘先后收到过三次私有化要约,其中不乏鼎晖投资、红杉资本等明星基金。而最终私有化的是由SEEK国际投资、高瓴资本和方源资本组成的“买方团”。其中高瓴资本相当牛,管理资本超过300亿美金,创始管理合伙人张磊曾投资腾讯、京东等中国最成功的企业,能被其宠幸的企业都是极具想象空间的。追溯高瓴资本过往的投资标的,经营稳健、每年保持稳定增长、具有伟大格局观的企业家,是其权衡是否伴随其共同成长,并成为长期合伙人的重要评判标准。这么看来,智联招聘是非常幸运的。

其三,回归也有助智联的业务发展。

私有化之后,短期能减少重大信息披露,少了这道戴在头上的“紧箍咒”,业务活动的隐秘性更强,更有机会磨炼内功、独善其身、快速出击。毕竟互联网时代,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而且在做增量新业务布局上,也不用担心财务披露的风险了。

二,私有化之后的智联有哪几步棋要下?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智联今后的这步大棋,那就是打造开放平台,构建人力资本生态。

智联招聘已从早期粗放式的“简历仓库”转型为向求职者提供一系列资讯和培训服务的职业发展平台,现在更是再度升级,逐步向人力资本生态的方向发展。

在皓哥看来,智联所谓的“人力资本生态”,可以视作是由大数据以及优化用户体验两者双轮驱动的结果。

大数据作为主动轮,在过去的一年中,智联已鉴证5600万次人才和岗位的“握手”积累而来,海纳百川,汇聚出了反应人力资源市场行情的实力。

而提升B、C两端的用户体验,就是主动轮驱动下的从动轮。在线招聘平台要服务的对象除了求职者,还有企业HR人群,也就是C端和B端两个市场。不仅要运用大数据,实现效果导向地为企业精准推荐人才;还要比求职“小白”更懂他自己,并量身打造一系列的工作机会、培训课程,甚至运用大数据,不断孵化出金融、旅游、健康等职场外的、更有价值的增量服务,赋能更多B、C端用户和行业合作伙伴。

进一步来看,在B、C端用户体验双提升这一“从动轮”上,智联将以一贯以来的自我革命的精神,应对新挑战。

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触顶,在线招聘行业也从狂热的市场营销、广告战和补贴战,回归到了精细化运营上。谁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谁才有可能在存量博弈中脱颖而出。

传统模式往往用海量简历匹配海量雇主,造成了B、C两端匹配度低、体验差等痛点。作为行业老大,智联招聘如果只是延续传统模式,也能安逸地躺着赚钱,温水煮青蛙。但它却很有危机意识,不惜以自我革命的代价,应对用户日益挑剔的需求变化。

在B端,智联招聘主动将职位推荐从收费改为免费,放弃了每年几个亿的收入;还推出了“企业智赢计划”,从传统粗放型的按时间、“打广告”的收费模式,转向更为有效的效果付费模式,帮助企业找到真正合适的求职者,开创“精准招聘”的新蓝海。

在C端,智联也提供更精耕细作的产品体验。比如推出“3的三次方”计划,覆盖用户的职场新人、白领和高端人士三阶段,用测评、招聘和教育三大产品,以及线上、线下、无线三个渠道,来满足他们的不同职场需求,提高用户粘性。

最后是大数据作为核心“主动轮”,最受智联器重,将致力于促进人与机会的精准匹配。

智联招聘的首席产品官汪维纲打过一个有趣的比方:在大数据上,智联招聘解决的问题甚至比BATJ还要难。他指出,百度解决的是人和信息的匹配(搜索),阿里和京东解决的是人和商品的匹配(电商),腾讯解决的是人和人的匹配(社交)。而智联招聘解决的是人和机会匹配的问题。为什么说这更难?其一,人和机会都是非标的;其二,光是“一厢情愿”还不够,需要双方确认。

因此,智联招聘需要处理相当复杂的大数据分析,并建立精准的匹配机制。他们针对求职者和用人企业,建立了多维度的数据标签。通过用户画像以及与企业交互的动态数据,锁定求职者的兴趣、所吸引的企业、以及求职决策等信息,做到比你本人更懂你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岗位。

随着数据的沉淀和算法的不断升级,智联还可以从多个维度分析,为求职者匹配各种机会,甚至是释放职场以外的商业价值。智联曾通过与某大型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数据互通,发现在智联平台显示“离职”的用户,在金融平台的信贷违约率较高。数据之间的交融和碰撞将衍生出更多的价值。

三,展望未来,智联会是招聘行业风向标吗?

有句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退市归来的智联招聘,将如何搅动在线招聘市场呢?

智联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不妨从先行者身上找答案。

比如, 2016年退市的爱奇艺,在视频军备竞赛的角力中愈发生猛,不仅会员收费风生水起,还有热度不减的“综N代”典范《奇葩说》,新兴崛起的《余罪》、《中国有嘻哈》等超级IP。又比如,去年7月私有化的360,作为最受关注的“返乡潮”中概股,退市以来一直专注在本土信息安全市场,顺利开拓to G业务。据传,360或将在主板上市,市值只会比此前更高。这些“先遣兵”都为智联招聘开了一个好头。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将有助智联持续积累大数据,迭代“人与机会匹配”模型,形成核心竞争力。

退市美股,资本大佬看重的智联招聘有啥新故事?

人工智能如今已不再神秘,红杉资本的合伙人计越认为,AI领域的投资核心看两个维度:一是有使用场景,解决实际问题;二是系统能够持续获得有用的数据,自我学习,提升处理能力。

在线招聘核心要解决的问题,是求职者能力模型与岗位所需能力模型之间多维度的精准匹配。而智联招聘的这套系统,能基于动态积累的数据,帮助系统实现自我迭代与进化,不断提升匹配的效率与精度。这无疑符合计越所说的两大核心能力,也将构成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最重要的是,智联招聘的一系列新玩法,也在定义行业新服务标准,成为引领者和风向标。

在经济结构转型,知识经济、服务经济兴起,人口红利下降,企业招人难、留人难等新趋势面前,智联招聘的创新举措为行业带来了一股新风。不仅通过科技手段优化产品体验;还动用自身庞大的动态数据资源,向政府和行业输出有参考价值的劳动力市场洞察。比如,智联招聘和人民大学定期联合发布的《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就被称为“中国职场的风向标”,从总理到路透社都在看。

正所谓“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一家能定义行业标准的企业,退市后的“海阔天空”,足以令人期待。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9-28
退市美股,资本大佬看重的智联招聘有啥新故事?
近来在线招聘市场颇不平静。前脚51job战略投资拉勾网,后脚智联招聘又从美股私有化退市,背后的财团来头还不小,有SEEK国际投资、高瓴资本、方源资本等等。这一前一后两大新闻,一时间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