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赛伯乐投资:买壳二级市场 加盟模式扩张

原标题:看不懂的赛伯乐投资:买壳二级市场 加盟模式扩张

作者:王骐骥 GPLP

近期,伴随一则公告的发布,远离视线的赛伯乐开始重新出现在大家见面。

2017年9月29日,赛伯乐国际控股(01020)发布公告,该公司与卖方同意将收购Cybernaut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Limited股份的最后完成日期延长至2017年10月30日。

随后,关于赛伯乐的一系列动作开始浮出水面:

2017年2月,华耐控股发布公告,按每股0.3港元向不少于6名承配人完成配售5.956亿股新股,其中3.89亿股增发予朱敏,占经扩大后已发行股本总数约10.29%,朱敏成为最大股东,并出任公司主席及执行董事。

2017年3月,公司改名叫了现在的赛伯乐国际控股(1020.HK)

作为一级市场投资的老江湖,赛伯乐进军二级市场意欲何为?

  赛伯乐与赛伯乐投资的故事

早期的赛伯乐并非冒牌货,2005年进入中国,这个时间比红杉中国、KPCB、NEA都要早,从2005年到2008年,国际顶级风投都选择与其联合投资。

创始人朱敏的履历也相当传奇——18岁上山下乡,在农村当知青8年;28岁参加高考,就读浙江农业大学拖拉机设计与制造专业;33岁,考取浙大工业管理系研究生;35岁,到斯坦福大学读博士。不惑之年才开始在硅谷创业,1991年创办Future Labs公司,以1300万美元出售;1996年创办WebEx公司,200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2007年3月以32亿美元出售给思科。

回国后,朱敏成立了赛伯乐,并且跑到美国募集一只5亿美元的成长基金,开始了第一阶段的投资。

只不过,2010年以后的赛伯乐越走越远,让人看不懂他到底在做什么。

据其当时的创始合伙人陈斌对媒体介绍,2010年之后,赛伯乐开始了本地化探索,跟各地政府成立了5只人民币基金,随后,从IT出发,他们在各个细分行业深入发展,开始了“散打模式。”

除了行业上侧重“散打模式”之外,在运营模式上,赛伯乐也开始了“加盟”模式的探索,以至于在赛伯乐的官网上,包括投资圈,没有人知道赛伯乐到底有多少合伙人,到底是几十个还是一百多个,只有创始人朱敏自己清楚。

更夸张的是,关于赛伯乐,曾经GPLP君接到这样一个电话,“赛伯乐到底投资能力咋样?他们到底有多少合伙人?怎么我们一投资就亏?”

原来,在当地人脉介绍下,朋友慕赛伯乐的名气而来,然而朋友不知道的是,一不留心,他投资的是赛伯乐与当地土豪合作成立的地方基金,也就是加盟商公司,虽然名字一样,然而管理人却是其他人,自然业绩参次不齐。

以“赛伯乐绿科投资”为例,如果网上搜一下“赛伯乐绿科投资”,会出来很多各地的赛伯乐绿科投资,也能把赛伯乐大致的投资区域、主要负责人及投资规模看个大致。比如,北京赛伯乐绿科,法人代表汪名骕,注册资本10000万。而且,以汪名骕为法人代表的各地赛伯乐绿科有吉林、长春、沈阳、广西、青岛、武汉、成都、宁波、大连和江苏等39家企业;以吴京春为法人代表的各地赛伯乐绿科有福建、深圳、南京、杭州、银川、扬州等地。赛伯乐在上海也有涉及叫赛伯乐(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陈保明,注册资金五千万。

我们无法评价赛伯乐加盟式运营的好坏,只是想继续探讨的是,为了积累人脉,或者进行募资,一定要采取如此方式吗?

当然,2010年,面临本土投资机构的崛起以及美元基金的持续进入,在激烈的竞争下,加盟模式能够更好的帮助赛伯乐进行募资以及投资,然而,从投资质量来说,毕竟投资有门槛,不是人脉就能够解决专业性的问题,因此,即便赛伯乐在12年中募集了100多支基金,管理资本量超过1000亿人民币,然而在投资圈,它一直备受争议——

投了,有可能亏损,不投,都是朋友,不好拒绝。

  由IT光环到散打模式 赛伯乐的投资逻辑

加盟模式下,赛伯乐在全国各地跑步前进,仅在2016年,赛伯乐就宣称,要实现两个600亿基金的筹建,其中600亿的高科技投资基金,600亿的国际并购基金,同时,要在一百个城市实现众创大厦。

目标是否实现并不清楚,只是,面临众多孵化器的倒闭潮,在激烈的竞争当中,赛伯乐离最初的目标越来越远。

“中国在天使投资和早期投资上都有缺位,尤其缺乏有创业经历的投资人,所以赛伯乐会一直坚持走‘投资+创业’的独特投资模式。赛伯乐的投资方式更像是在“投资一个生态”,侧重点是“早期投资+后期产融联动”,在0到1的过程进行资本投资和技术扶持,然后在从1到N的过程中进行规模化复制,形成一个更好的生态。”对于赛伯乐的投资逻辑,朱敏曾如此表示。

而在投资方向上,2017年,在赛伯乐的官网当中,关于其投资偏好,赛伯乐是如此进行介绍的:

“赛伯乐未来会在大数据、大健康、大教育、大金融、大旅游、大电商、人工智能等10个核心领域继续发力,投资比例是10%的高科技+90%的服务业。10%扶持高科技的双创,如可穿戴、传感器、人工智能等;90%扶持服务业的双创,旅游、健康、教育等这些才是未来中国经济上行的主流。”

然而,在各个加盟基金自己做主的背景下,朱敏及赛伯乐的意志能否影响到各地的加盟商?投资目标能否实现?这值得推敲。

更重要的是,本来专注做一级市场的赛伯乐,近年频繁在并不熟悉的二级市场出手,其意欲何为?这是个问题。

2014年9月,*ST美利推出非公开发行预案,向北京兴诚旺、赛伯乐集团、卓创众银、北京云诺、宁波赛客、宁波赛特、南京创毅非公开发行3.78亿股,募资总额19.45亿元,用于增资云创公司建设数据中心项目,归还债务及补充流动资金。云创公司于2014年3月成立,当时尚处筹建阶段,云创公司的实控人亦为朱敏。上述认购对象中,卓创众银、宁波赛客和宁波赛特实控人均为朱敏,北京云诺的普通合伙人为赛伯乐绿科云诺。*ST美利保壳成功改名为美利云。

2016年4月,美利云完成非公开发行,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赛伯乐集团、卓创众银、北京云诺、宁波赛客、宁波赛特合计持有美利云28.83%的股份,仅次于控股股东北京兴诚旺及其关联方合计33.17%的持股比例。不过,赛伯乐集团和其他几名关联方签署了一致行动人协议,约定未来在美利云股东大会会议中采取一致行动,并保证不主动寻求对美利云的控制权,以及对其日常经营的控制权。

这并不是赛伯乐第一次控股上市公司。

2016年11月24日,音飞储存于曾收到北京赛伯乐绿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泊尔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来的函告,截至2016年11月23日,赛伯乐绿科投资和泊尔投资分别持有公司股份4,480,000股、1,125,000股,且赛伯乐绿科投资和泊尔投资于2016年11月22日签署《一致行动协议》。本次权益变动后,赛伯乐绿科投资和泊尔投资合计持有公司股份5,605,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57%。

2017年,赛伯乐还再度在港股出手:

2017年2月,华耐控股发布公告,按每股0.3港元向不少于6名承配人完成配售5.956亿股新股,其中3.89亿股增发予朱敏,占经扩大后已发行股本总数约10.29%,朱敏成为最大股东,并出任公司主席及执行董事。

2017年3月,公司改名叫了现在的赛伯乐国际控股(1020.HK)。

值得一提的是,据公开资料显示,华耐控股此前的大股东还涉及“中晋”系——作为一个涉嫌几百亿的P2P公司,中晋系如今被定性为非法集资,关键人物如今是是抓的抓,判的判。

在这种背景之下,公司壳到了赛伯乐手里。

2017年7月28日,朱敏又按每股0.4港币的价格收购公司3亿股股份,总代价1.2亿港币。收购完成后,朱敏拥有公司6.89亿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6.43%,为第一大股东。

随后,朱敏开始介入上市公司的具体业务——2017年,华耐控股发布临时公告,公司计划进入“互联网+教育”与“创新科技金融服务”的业务。

2017年7月26日,公司公告宣布收购大股东旗下的控制公司沃学的百分百股权,收购代价为3.2亿港元,支付方式为1亿港元由现金支付,余额2.2亿发行4年4期不计息承兑票据支付,收购方式是对赌四年收购,即四个保证期间税后净利润依次不少于750万港元、750万港元、900万港元及900万港元,如盈利大幅不及预期,理论赔偿对价为3.2亿元。

资料显示,沃学主要从事互联网教育服务的研究,并向幼稚园、小学及中学提供互联网教育服务,已在中国获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然而,至今,这起收购尚没有完成。

到底是资本游戏还是为了项目退出,还是其他目的,赛伯乐谜团背后,赛伯乐的投资逻辑同样扑朔迷离。

  如果看不懂其投资逻辑,那么,赛伯乐投资我们到底投资什么?

更何况,在加盟模式下,面对众多合伙人,我们到底是投资朱敏还是投资其他人?

一句话,赛伯乐投资让人看不懂。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10-14
看不懂的赛伯乐投资:买壳二级市场 加盟模式扩张
原标题:看不懂的赛伯乐投资:买壳二级市场 加盟模式扩张作者:王骐骥 GPLP 近期,伴随一则公告的发布,远离视线的赛伯乐开始重新出现在大家见面。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