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民俗能否拯救中国传统年?

摘要:要成为深入人心的科技新民俗,最重要的还是要深刻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深刻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使科技和中国人的情感世界深度融合。味道越来越淡的中国新年“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但如

要成为深入人心的科技新民俗,最重要的还是要深刻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深刻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使科技和中国人的情感世界深度融合。

味道越来越淡的中国新年

“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但如果论进化速度的话,还要属第五大发明:手机红包,尤其是手机拜年红包。从2014年春节前微信推出微信红包以来,在各大互联网巨头的努力下,这第五大发明不断进化,从微信的最初版衍生出集五福抢红包、黄金红包、答题红包、膨胀红包等种种,而在刚刚过去的狗年春节,最流行的则是快手短视频拜年红包,除夕夜和大年初一刷爆各大群和朋友圈。

在中国,手机拜年红包为什么能够不停的进化?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在表面上看,似乎是互联网公司的产品力量和商业力量在驱动,而背后真正的“原力”,却是强大的用户刚需。过年,在中国上千年来都是一种幸福感的代称,但随着城市化以及现代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却产生了一种人民对过年幸福时光的期待与年味越来越淡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

不是吗?年假虽然还是那么长,年味却是越来越淡了,这从春节前后北京交通的变化越来越小就可以看出了,在往年,北京这个时间都已经近乎空城了,但现在却依旧熙熙攘攘,越来越多的“非原住民”都选择留在大城市过年,但大城市现在连鞭炮都不让放(比如北京从2018年开始重启禁放政策),普遍三两个人的家庭也组织不起上规模年夜饭,至于走亲访友拜年的流程其实也是不存在的,没有了这些外在的形式感,年怎么还叫年呢?

想想我们小时候怎么过年,二十三,祭炤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杀鸡;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去灌(买)酒;年三十,吃扁食(饺子),大年初一穿新衣戴新帽......这是一整套持续很多天的仪式,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磕头等活动和习俗,充满仪式感,使中国人在忙碌中体会到过年的幸福。过年的核心其实是满满的仪式感,仪式感淡了,年味当然也就淡了。

这个时候,手机红包这种科技新民俗就应运而生,成为拯救新年的一支奇兵。

新民俗成拯救新年的奇兵

现代文明对传统习俗的摧毁力是巨大的,比如日本以前是过春节的,但明治维新之后,就基本上没人过农历新年了,民国初年废除旧历之后的中国也有类似迹象,但一系列新民俗的出现,使我们的传统新年得以继续繁荣,从近一百年看,最主要的就是两点,一是袁世凯时期正式确定农历的第一天为“春节”,并规定了春节期间国民放假的习俗;其二就是从1983年开始的春节联欢晚会。

而在传播大变革时代,春晚地位弱化之后,来自互联网业的新民俗开始顶上来,最初是与晚会同步进行的,在社交媒体上的集体吐槽,成为中国人过年新的仪式。最近几年,则是手机红包的崛起,经过历次迭代,正在逐渐成为中国人新年中影响力最大的一项新民俗。

尤其是这次快手短视频红包拜年的推出,使人看到科技新民俗重塑新年仪式感的更多可能性。

所谓短视频红包拜年,是短视频平台快手春节期间推出的一项活动(也是产品),在2018年2月14日—2月17日春节期间,用户可以在快手平台上,通过快手短视频的形式给家人、朋友送去春节祝福,同时快手会在视频中随机放入不同金额的红包,收到祝福的亲友除了看到拜年视频,还能得到红包。

在微信红包推出初期,它实际上是过年发利是红包这一传统习俗的电子衍生品,意义比较简单,但快手的短视频红包拜年却通过红包与拜年短视频相结合,大大强化了新年仪式感,在送出红包利是的同时,使用者还可以将拍摄的短视频一并转发出去。事实上,对于拜年而言,红包是次要的,关键是送出的祝福,在传统民俗中这表现为作揖、磕头、颂词等,温情满满,但却受制于时空限制,而视频被用来拜年,却能够在千里传情的同时,立体的呈现出你的表情、言语以及周边的即时环境,所传递信息量几何级倍增,相应的仪式感也大大增强。可以想象,家中老母亲肯定更喜欢看到异乡儿子发来的短视频拜年红包,而非冷冰冰的红包钱数。

相信在今年快手短视频红包拜年的第一次爆发之后,来年会掀起一股席卷全网的短视频红包风潮,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新民俗能够在科技力的加持下应需而生,使中国人的新年重新热闹起来。

什么样的产品才有可能成为科技新民俗

毫无疑问,成为科技新民俗是几乎所有中国互联网产品的梦想,但到目前为止,似乎也就手机红包一项,短视频红包拜年今年虽然爆火,但能否成为新民俗还有待时间考验,不过,其很多成功经验依旧是值得总结借鉴的。

以超1亿日活稳坐国内短视频APP头把交椅的快手其实创造了很多流行语,最出名的大概就是“老铁666”了,但在短视频红包拜年中,快手成功的核心却是科技与温情、风俗的融合,用乔布斯的名言说就是“站在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这是一次相当精准的卡位,真人不缺席,让拜年更“走心”,同时也体现了企业的温情和人文关怀。

相比于文字和图片的祝福,短视频拜年活动,不仅突破空间的限制,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更是降低了表达的门槛限制,爷爷奶奶看不清字,爸爸妈妈想看看儿女是胖了瘦了,这些都是刚需。

红包拜年渐成套路,而短视频拜年因为近在咫尺的看见和听见,凸显温暖和温情,更符合过年大团圆幸福洋溢的气氛,这也是刚需。

短视频拜年以短视频作为新型传播介质,实现了从文字、图片到视频的升级,增添了更丰富的社交元素,在春节这一典型场景的火爆,实际上反映出短视频社交正在成为移动社交的一种趋势。社交最初的形态就是face to face,本源也是心与心的交流。短视频社交如果成为趋势的话,实际上又反映出互联网产品对社交本源的进一步回归。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快手这次力推短视频红包拜年并非只打了一张牌,而是打出一套以“温情”为核心的组合拳,比如返乡列车“快手号”的推出,车身上的“记录世界 记录你”令人印象深刻,据说快手在春运期间,共在280辆列车上投放了广告,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多数城市;再比如从十一前夕一直延续到春节期间的“五百个家乡”活动,都给快手的内涵附加上旅途、漂泊、回家、团圆、思念......等深具人文情感色彩的符号。

总而言之,要成为深入人心的科技新民俗,最重要的还是要深刻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深刻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使科技和中国人的情感世界深度融合。

所谓知易行难,这说起来简单,真正能够践行的又有几家?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2-18
科技新民俗能否拯救中国传统年?
摘要:要成为深入人心的科技新民俗,最重要的还是要深刻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深刻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使科技和中国人的情感世界深度融合。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