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从“疯狂”到“遇冷”?NO,它只是走得更理性

VR从“疯狂”到“遇冷”?NO,它只是走得更理性

2016年,VR(虚拟现实)一度被认为将会是颠覆传统经济形态的风口。

从BAT巨头到三星、oculus、HTC再到创业企业,纷纷杀入,媒体追逐,资本大举入场。

同样是这一年,裁员、亏损、倒闭,资本黯然离场。VR还在摇篮,市场及媒体就已大规模唱衰。

暴风魔镜裁员,米多娱乐、众景视界拖欠员工薪资,锤子科技VR项目遭遇分拆......

“VR头盔早被我扔了,抗眩晕做的不好,戴着脑袋受不了了,体验感太差了。”这是一位VR 消费者给出的体验反馈。

设备体验不佳,内容的极度匮乏,核心技术缺失成了众多VR企业难以突破的瓶颈。

VR从“疯狂”到“遇冷”?NO,它只是走得更理性

但,仅今年4月份,一群重庆玩家就打造出全球首个用全身姿态控制VR体验的人机交互系统,深圳亿境发布千元级VR一体机,谷歌将VR头盔降价一半以提振市场,甚至澳洲还推出世界首款动物VR眼镜“Cat VR ZOOS”......

VR遇冷之下,这个市场依旧有人坚守,以该有的姿态前行。

从航天博士做的VR摇摇车,到能在杭州体验《头号玩家》场景的KATVR,锌财经对于VR行业一直关注。那VR是否遭遇“骤冷”,其未来又该如何落地?锌财经请到了VR行业专家来解读。

VR从“疯狂”到“遇冷”?NO,它只是走得更理性

KAT VR联合创始人 | 周骏

炒作之下,是技术沉淀和应用落地

VR浪潮从2013年开始,2016年被国内媒体称为VR元年。2016年底,媒体宣传减弱,2018年头号玩家的上映,热度又开始有所上升。

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对于一直在VR行业深耕的企业,外界的炒作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比较小。

新技术曲线从萌芽到发展,中间就有一个U型低谷,这是每一个新技术必经之路。

目前VR的发展阶段已经到了U型的右边上升通道,即进入发展通道,预计再过2-3年,开始进入成熟期,8-10年进入鼎盛期。

VR从“疯狂”到“遇冷”?NO,它只是走得更理性

▲ VR发展U型图

相比前几年,现在的VR头显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价格大幅下降。比如HTC Vive,今年出了一款Pro版,性能、清晰度等提升不少,Facebook的Oculus rift价格比16年刚发布的时候已经降了一半,2000多元能够让VR爱好者都能承受,同时国内也出了一堆VR品牌。

今年最大的看点是大家都推出了VR一体机,这种产品主要是为了VR的普及而推出的。VR游戏这块,海外销量千万级的PC大作也出了好多VR版本,带动了很多普通游戏的粉丝进入VR领域。

VR行业应用,这两年方兴未艾。今年国家教育部及其他相关部门都推出了红头文件,“VR+教育”成为今年的一个重要方向。

所以综合以上来看,这几年VR还是有很多突破点的。

VR从“疯狂”到“遇冷”?NO,它只是走得更理性

VR是又一个多巨头参与的行业

VR是一个新科技,从2013年美国OCULUS发布DK1头显开始,这波浪潮就来了。电脑计算能力提升,同时其他因素也基本满足了VR的环境,所以这次VR被全球知名分析公司高盛称为: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计算平台。

当然,VR目前还是处于发展期,大的市场规模还没有形成,但也足够很多VR公司成长了。

目前全世界的大公司都在布局VR行业,比如国外的Facebook、微软、Google、苹果、LG等,国内的HTC、阿里、腾讯、百度、小米、华为、联想等也都有所布局。

“VR+”是VR的很多应用,如VR+游戏、VR+旅游、VR+教育、VR+电影等等。这是新科技发展的必经阶段,其中很多商业模式都被验证大有未来。比如,Facebook在力推的VR+社交,就像创造一个类似头号玩家中绿洲的社交世界,这会改变人类的生活习惯。

VR行业的各个大公司已经各方面开始准备了,无论是从硬件、软件还是内容。

VR从“疯狂”到“遇冷”?NO,它只是走得更理性

映墨科技创始人 | 吴震

“凉了”假象下,VR依然活跃

VR没有凉,只是现阶段有点儿“闷”。

原来做C端产品的企业很多开始转型B端,从而使得C端用户有一种VR“凉了”的假象。实际上,在家装、教育、儿童娱乐等场景及海外市场,VR依然活跃。

在用户端,手机版VR设备体验不佳,PC版VR设备又售价偏高,所以VR一体机是一个不错的折中选择,国内目前就出现了不少较优秀的一体机品牌。

游戏、娱乐领域确实是VR在C端的突破口,比如PSVR生化危机就是一款比较不错的VR游戏。

所以,并不是没有优秀的游戏,只是受限于硬件、市场等各方面的因素,市场还未能引爆。在B2B2C领域,VR小步慢跑还是可行,轻量级益智游戏、儿童游乐领域等还是存在一定的市场空间。

VR从“疯狂”到“遇冷”?NO,它只是走得更理性

苏州九锡常务副总 | 孙铁权

拿了投资的,死得更快

VR行业只是在资本市场遇到了“冷”。

都说2016年是VR元年,但火了半年不到的时间,就突然悄无声息了。资本市场变化很快,刚面市时,VR是一项全新技术,资本都一拥而上。硬件成本太高,在推广过程中,应用场景受限,C端市场普及不了,VR行业就遭遇阵痛。

就好像现阶段的区块链,如果没有实际的东西出来,都在炒币这个概念,也不会长久,但区块链一定是未来的方向。

犹豫很正常,但VR投资是一直存在的。有的厂家不愿意接受投资,因为接受投资后生产就会不自由,受限因素较多。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拿了投资的VR厂商死得更快,不接受投资的反而活得更好。

VR从“疯狂”到“遇冷”?NO,它只是走得更理性

硬件厂商存活艰难,软件厂商活得较好

VR硬件厂商遇“冷”,主要原因还是研发成本太高。

中国现在有很多做VR软件服务的,主要针对机构,做场景化建模,带给用户更加逼真的视觉体验。他们活的还不错。

体验感差的原因是双方面的。眩晕感就是一个痛点,解决这个痛点要投入更高的研发成本,以致于硬件过于昂贵,价格一直降不下去,C端无法消费,就难以普及。

VR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硬件技术,硬件厂商拼的无非技术实力。但目前很多体验问题都还没解决掉,市场空间还很小。

VR从“疯狂”到“遇冷”?NO,它只是走得更理性

轻量化和平民化才是VR未来方向

未来的VR一定会像谍战片中那样,戴一个很薄的镜片就能感受到最直观的体验。通过镜片,会有真实的场景,也有虚拟的场景,这是混合技术的运用。

等到VR技术真的落地运用的话,售价也不会太高,大概就一部手机的售价。

未来穿戴设备会越来越多,芯片技术越来越成熟,产品也会越做越小。伴随技术进步,VR会更加平民化。

VR行业会一直存在,而且会越做越好。

文章|响婷 璐璐

编辑∣精卫

摄影∣黄硕

手绘|精卫

©本文版权归“锌财经”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4-23
VR从“疯狂”到“遇冷”?NO,它只是走得更理性
2016年,VR一度被认为将会是颠覆传统经济形态的风口。从BAT巨头到三星、oculus、HTC再到创业企业,纷纷杀入,媒体追逐,资本大举入场。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