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吉贝尔冲击科创板:单一产品闯市场 研发投入低于5%
作者:蔚芮
审校:一条辉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2019年6月25日,江苏吉贝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贝尔”)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被上交所科创板委员会受理。
吉贝尔在招股书中称,自己是一家专业从事化学药品制剂、中成药制剂、原料药的研发、生产、销售的医药高新技术企业。
营收增长缓慢,靠单一产品闯市场
资料来源:吉贝尔招股书
在吉贝尔的招股书中显示,吉贝尔的营业收入在逐年增长,但是增长速度较为缓慢。2016-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44亿元、4.52亿元、4.85亿元。2017年同比增长1.78%,2018年同比增长7.21%,且与其它同在科创板拟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相比,吉贝尔的营收增长速度远低于其他同行业企业。
并且GPLP犀牛财经从其招股书中发现,吉贝尔的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一种产品销售所得。吉贝尔主要的产品包括片剂、胶囊剂、和滴眼剂。片剂包括利可君片、醋氯芬酸肠溶片、尼群洛尔片、细辛脑片等,胶囊剂产品主要为玉屏风胶囊和益肝灵胶囊,滴眼剂则主要包括加替沙星滴眼液和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等产品。
而其中的利可君片的销售收入成为吉贝尔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利可君片是一款对白细胞有促进增生作用的药剂。
资料来源:吉贝尔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利可君片贡献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01亿元、3.14亿元、3.49亿元,占同期的营业收入比分别为67.70%、69.44%、72.05%。并且占比在逐年上升。
吉贝尔虽然是国内利可君片原料药的独家生产企业,但是如果随着其他药企的开始仿制并推向市场,吉贝尔利可君片的市场竞争力定会受影响,依靠单一产品的吉贝尔的盈利能力也会受影响。
研发不足,占营业收入不足5%
资料来源:吉贝尔招股说明书
研发费用与销售费用一直是医药企业避不开的话题。吉贝尔的招股书中显示2016-2018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0.16亿元、0.17亿元、0.19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比分别为3.77%、3.79%、4.04%。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不足5%。低于科创板已经受理企业的平均水平。
然而再看吉贝尔的销售费用,2016-2018年分别为2.30亿元、2.32亿元、2.49亿元,是其同期研发费用的13倍之多。占同期营业收入比分别为51.80%、51.32%、51.44%。
而对研发投入低,吉贝尔解释为项目研发前期公司仅需向合作方支付基础研究经费,但随着临床研究的逐渐开展,公司研发投入将大幅度增长。
然而,对于一个自称“医药高新技术企业”的吉贝尔,如此低的研发投入显然说不过去。
“创新”是科创板抛不开的话题,而生物医药企业更是科创板创新的主要动力。依靠单一产品来获得营业收入,研发投入又不足5%。吉贝尔选择科创板上市究竟是浑水摸鱼还是真有实力?未来又能否成功上市充满不确定性。
- 世间将再无松下电视:松下官宣解散家电子公司并彻底放弃电视机业务
- 雅迪集团与南都电源签署协议:携手共绘固态电池未来蓝图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