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粮生化9位核心高管一夜闪电辞职 3人称个人原因6人因工作原因
作者:清微
审校:一条辉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8月5日晚间,中粮生化(000930.SZ)接连发布公告称,公司总经理张德国以及四位副总经理、财务总监、一名独立董事、两名非独立董事共9人辞职。
根据公告,3名董事辞职原因是“个人原因”,其余人员为“因工作原因”,原总经理张德国持有公司股份7275股,辞职后仍任公司董事。
中粮生化将在8月31日披露2019年中报,在这关键节点,重要高管一夜间纷纷辞职,令投资人疑窦丛生。但官方对外回应称,属于正常的人事调整。
一系列核心高管离职对二级市场股价带来不小的冲击,8月6日,中粮生化股价收跌4.18%,7日收跌0.45%。
官方的说辞显然并未获得市场的认可。业内认为,中粮生化高管集体辞职,或与近期约83亿元的并购案有关。
中粮生化主营农产品的加工出售,产品包括燃料乙醇、淀粉、味精等。中粮生化原东家与中粮集团于2007年4月3日办理完毕股权过户手续,中粮集团成为中粮生化第一大股东。
2018年底,生化投资介入后,“事情正在起变化”。2018年底,中粮生化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向中粮集团旗下生化投资收购其持有的生化能源、生物化学和桦力投资三家公司的100%股权,交易对价为82.85亿元,其中生化能源账面价值20.33亿元,评估值33.61亿元,增值率65.28%;生物化学账面价值36.37亿元,评估值45.48亿元,增值率25.03%;桦力投资账面价值3.39亿元,评估值3.76亿元,增值率10.87%。
3家标的公司共增值22.75亿元,如此算来,此次公司收购溢价近四成,按照中粮生化的官方说法,本次交易属于中粮集团内部的资源整合。收购完成后,生化投资一跃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持股47.8%。而生化投资背后的唯一股东是中粮香港,中粮生化的实控人并未发生改变。
新东家上台后,中粮生化究竟有多大变化,还不太明显。中粮生化2019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实现营业收入46.05亿元,同比增长3.27%(调整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93.47万元,同比下降47.84%(调整后);扣非净利润5258.72万元,同比增长8.99%(调整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5.22亿元,而上年同期为净流出1.55亿元(调整后);基本每股收益0.0314元/股。
从财务报表看,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差额缩小,现金流也在改善。上半年经营业绩是好是坏,只有待8月底半年报公布后才能知晓,而当前一直下跌的股价,或许能部分地反应市场的预期。
- 世间将再无松下电视:松下官宣解散家电子公司并彻底放弃电视机业务
- 雅迪集团与南都电源签署协议:携手共绘固态电池未来蓝图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