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Intel十代酷睿扩军:性能飙升50%
今年5月,Intel在台北电脑展发布了万众期待多年的首个10nm工艺产品家族,代号Ice Lake的第十代酷睿移动笔记本处理器,包括酷睿i7、酷睿i5、酷睿i3三大序列,而且都更换了新的LOGO标识。资料显示,第十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基于10nm工艺、Sunny Cove CPU架构、11代核显GPU架构,英特尔 Wi-Fi 6 (Gig+)和Thunderbolt 3技术,并第一次为PC大规模引入AI,应用于轻薄笔记本电脑和2合1电脑。
而在8月21日,Intel宣布十代酷睿家族扩军,新加入“Comet Lake”,继续分为U低功耗系列、Y超低功耗系列,可提供更强的办公和娱乐性能,尤其是高负载和多线程生产力、计算密集型创意设计、4K影音娱乐等等,提供现代高速连接能力,同时仍能维持轻薄的笔记本外观设计。
Comet Lake就是此前第八代酷睿Whiskey Lake、Amber Lake的升级版,继续采用14nm成熟工艺和架构,其中U系列在最高标准热设计功耗坚持15W的情况下,规格最高提升到6核心12线程,内存升级支持LPDDR4X。四核心aDSP、UHD核芯显卡、傲腾H10混合型SSD等特性则都延续下来。
连接性方面,在配套的400系列芯片组中集成Wi-Fi 6 AX201(Gig+)无线网络,速度比802.11ac快将近三倍,同时可外接支持雷电3,最多四个接口,40Gbps超高带宽,相比USB 3.0快最多八倍。
与此前发布的Ice Lake相比较,Comet Lake也涵盖酷睿i3、酷睿i5、酷睿i7三个序列,标准热设计功耗分为7W、15W两个档次,但是CPU规格更强,最多6核心12线程,三级缓存最大12MB,加速频率最高4.9GHz,不过核显只有UHD而没有锐炬Plus,雷电3也非原生集成,内存频率也略低一些。
Comet Lake的型号命名也有一套自己的新法则,采用五位数字加字母后缀的方式,其中前两位数字均为10,代表第十代酷睿,之后三位代表SKU规格高低(第四第五位均为10)。
Intel解释说,同样属于时代酷睿,Comet Lake、Ice Lake命名规格不同,是为了帮助消费者更好地区别,其中Ice Lake的核芯显卡更强,特意在型号里突出显示。
而末尾的字母后缀,U代表低功耗版,标准TDP 15W,最高可开放到25W,Y代表超低功耗版,标准TDP 7W,最高可开放到9W,最低可调至4.5W或者5.5W,支持无风扇设计。
Comet Lake家族共有八款不同型号,包括四款U系列、四款Y系列。
i7-10710U是旗舰型号,也是唯一一款6核心12线程,12MB三级缓存,频率基准1.1GHz、全核加速3.9GHz、单核加速4.7GHz,核芯显卡24个执行单元,最高频率1.15GHz。
i7-10510U、i5-10210U则都是4核心8线程,三级缓存8/6MB,频率1.8-4.9GHz、1.6-4.2GHz。
i3-10110U则是2核心4线程,三级缓存4MB,核显单元23个(全家族唯一的一个),频率2.1-4.1GHz。
Y系列也从以往的最高双核全面升级四核,旗舰型号i7-10510Y 4核心8线程、8MB三级缓存、24个核显单元,其中CPU频率基准1.2GHz、全核加速3.2GHz、单核加速4.5GHz,核显频率最高1.15GHz,热设计功耗标准7W、最低4.5W、最高9W。
i5-10310Y、i5-10210Y也都是4核心8线程,三级缓存减至6MB,CPU频率范围分别为1.1-4.1GHz、1.0-4.0GHz,核显频率最高1.05GHz。
i3-10110Y是唯一的2核心4线程,核显单元还是24个,三级缓存减至4MB,CPU频率范围1.0-4.0GHz,核显频率最高1.0GHz。
内存方面两个系列也有所不同,其中U系列支持LPDDR4X-2933、LPDDR3-2133、DDR4-2666,Y系列则支持LPDDR3-2133。
Comet Lake系列也全面支持Intel Adaptix动态调优技术,并增加了新的机器学习功能,首次支持基于人工智能进行预先训练的算法,预测工作负载,并允许更高的睿频加速,通过智能利用功耗和散热空间余地,更长时间运行在更高TDP,额外获得8-12%的性能提升。
按照Intel给出的指标,Comet Lake相比上代U系列产品,在不损失电池续航的前提下,整体性能提升最多16%,Office办公性能提升最多41%。
对比5年前的笔记本电脑,Comet Lake整体性能提升超过2倍,办公性能提升超过2倍,照片渲染性能提升超过2.5倍。
Comet Lake十代酷睿笔记本即将陆续上市,到年底圣诞购物季时将有超过90款设计面世,同时部分产品正在进行Intel雅典娜计划的认证,它们会带有“Intel移动超能版笔记本电脑”的宣传标识(不是贴纸)。
- 世间将再无松下电视:松下官宣解散家电子公司并彻底放弃电视机业务
- 雅迪集团与南都电源签署协议:携手共绘固态电池未来蓝图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